孔德宇
(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40)
联边村隶属白云区鹤龙街,联边村西接鹤边村,东延伸至白云大道北,北面康卫路,南临黄边村。联边村面积约266.54 hm2。在本次改造中,所涉及的设计改造范围约为89.74 hm2,以期通过改造措施的落实,提高该区域的管网运行水平。
在市政给水系统的组成中,给水管网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给水管网的设计与建设,有利于优化提高整个市政管网系统的运行水平,彰显出其功能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性的优势。本工程中管沟及井室排水如图1所示。
图1 管沟及井室排水
从功能角度分析,给水系统所涵盖的给水管网类型主要有两类,即输水管网和配水管网。
输水管网指连接水源与水厂的管线,其主要功能在于输送水资源,配水管网至各个大型水户实现连接的相应管线,该部分也应被视为输水管的范畴。
配水管网含多处细分的管线,各自的功能以及管径均有所差异。在设计管径时,主要考虑消防流量,以此为参考,对该值予以确定。大型城市的该类管线的管径需要达到15~20 cm、中型城市10~15 cm、小型城市7.5~10 cm。
(1)给水管道设计布置原则。在对给水管道及线路进行设计布置时,设计人员要尽可能选择较短的定线布置方式,确保干线管道的延长线与管道线网的水流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布置干管定线时,设计人员应结合城市规划、周边管线及地下设备的实际状况、用户需求等多种因素,确定最佳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2)排水管道设计布置原则。在对排水管道及线路进行设计布置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道路的高度进行着重考虑,确保污水能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主下流。此外,布置排水管道时还要预留出部分空间,方便以后城市发展需要中的管线升级改造。
(3)综合考虑城市的多项因素。设计人员在布置市政排水管道时,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城市的地质水文状况和人文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提出符合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兼具可行性和经济性、科学合理的方案。
输水管网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输送水源的管线,应保证其具有合理性,同时也需要考虑水源以及水厂的管线特点。在设计中,应注重管网与水户直连,构成功能实用性强、精简的线路,避免输水管线重复[1]。
配水管道涵盖了干管、分配管道、接入户管三类,各自的管径以及布置区域存在差异,需分情况考虑。干管负责将水资源输送至城区的各个用水区域,管径为100~200 cm;对于分配管道,其需要与城市道路的结构特征相契合,形成顺畅的水体流通分配路径;对于接入户管,其侧重于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以可行的方法分布用水管道,使管道可以高效投入使用。
(1)环状管网。常设计为封闭式结构,依托于环状的管道,实现多个方向的输水作业,灵活性较强。采用环状管网的形式后,可以保证输水管道运行的安全性,也有利于提高输水效率,供水过程高效而稳定。
(2)树枝状管网。含主管和支管两类,以主管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分散出若干的支管,形状类似于树枝。可以发现,树枝状管网的结构组成较为简洁,无明显的复杂性,可减少管材的使用量,降低建设成本,经济效益优势较为突出。
(1)输水管网指分布在水厂与配水管网、水源与水厂之间的管线,其具有重要的联系作用,可高效转输水资源。管路无明显的分支,从配水管网接至个别大用水户的管线具有较突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即沿线不与用户连接。
(2)配水管网的功能在于承接输水管线的水资源,依托于配置好的各类管道,分配至具体的城市用户中,以满足各用户的用水需求。配水管网主要包含干管、分配管、接户管等,各自的功能有所不同,管径等基础参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干管的管径应具有合理性,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合理的选择,通常大型城市其管径需超过200 mm,中、小型城市则超过100 mm。配水支管主要敷设在城市各道路的下方,其是将水资源输送至城市各小区的重要渠道,以满足小区的整体用水需求。配水管的管径也需要根据城市的规模做灵活的调整,通常大型城市达到150~200 mm,中型城市达到100~150 mm、小型城市达到75~100 mm。接户管是衔接水资源与具体用户间的末端通道,可以将水资源输送至具体的用户,提供用水服务。通过多类细分管线的组合,构成具有层次化特性的配水管网。
(3)水系统的设计还需要紧密结合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总体平面布置情况,实现统筹兼顾。既要确保整个系统供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各类细分的管线,使其覆盖至整个给水服务区。除此之外,还应在设计中考虑到供水区域的间距,进行合理规划,以免出现局部管网断裂以及堵塞等异常状况。
在市政给水管网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是环状管网和树枝状管网两类,各自的应用特点有所不同,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对于大中型城市而言,其对供水管网的运行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宜采用环状管网的布设方式,减少水头损失,确保各管路均有两个方向来水,全面保证市政给水系统的供水稳定性。环状管网的建设成本较高,树枝状管网的细分管道分布形式更为简洁,建设成本较低,经济效益优势突出[2]。
两种方式均有其侧重点,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等基础要素,经过系统性的分析后,选择合适的管网方式或采用集两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方案。例如,对于城市主要供水区,较为适宜的是环状管网的方式;而对于城市供水区的周边区域,较为合适的是采用树枝状管网的方式。通过多种类型供水管网的配合应用,兼顾供水效果、经济效益等多重要求。
(1)合流制。统一收集城市的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某种方式共同处理,再将其排入特定的排水管渠中。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①截留式,通常会在临河底高程处配套合适规格的截留主干管,利用此类管道截留混合污水,产生的合流污水将从下游的排水口排出;②直排式,其排放方式更为简单,将混合污水直接排放至外界,由于未经处理,常会出现周边水资源受污染的问题,是一种粗放化的排放方式,缺乏可行性。
(2)分流制。对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分类考虑,分别为之建立特定的管渠,形成多条排放路径,建立特定的排放系统,例如雨水排放系统、污水排放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对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基础条件形成准确的认识,包含区域内的地形地势、水文条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位置及其运行水平等,并对污水进行合理规划,形成特定的类别,以便在建成使用后可以高效排水。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排水管网布置方式有三种,即正交式、平行式、截流式,各自的适用范围以及应用特点均有所不同。
(1)正交式。适用于地势比较倾斜于水体的地区,此时管网可以沿垂直于水体的方向设置,形成了正交的位置关系。在正交式排水管网中,所用管道的干管径长以及长度均较小,可减少管材的使用量,降低在此方面的成本投入,污水排放效率较高。为避免污染问题,不宜将其用于污废水的排放中,较为合适的是用于雨水的排放[3]。
(2)平行式。适用于地势倾斜较大于河流方向的地区,从布置角度分析,其呈斜角的方式设置,此时可削弱管道所受的冲击力。在应用平行式排水管网布置方式时,主要考虑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的形态,应形成相适应的关系。
(3)截流式。以正交式排水管网布置方式为基础,进一步沿着河岸再次铺设,形成更为丰富的排水系统,以便将污水高效排放至指定的污水厂。
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管径排水量,该指标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对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计算管径排水量时,需要着重考虑污水设计总流量和雨水设计流量两项关键数据。
污水设计总流量Q则取决于三个方面,即居民生活污水Q1、工业生活污水Q2、工业废水量Q3,得到Q1、Q2、Q3三项具体值后,将其相加,得到污水设计总流量Q的值。
雨水设计流量:
式中:F——汇水面积(m2);ψ——径流系数;q——雨水强度(mm/min)。
按照前述所提的方法展开计算,分别得到污水设计总流量和雨水设计流量,据此再进一步确定管径排水量,根据所得的结果开展设计工作,选定合适管径的管道,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高效排水。
综上所述,合理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方案至关重要,其会直接影响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运行水平,且关乎城市各项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的开展情况。在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管网形式的选择以及关键参数的计算,并准确把握技术要点,最终构成稳定可靠的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