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婷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要学会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改革。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也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迅速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多媒体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特针对多媒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展开分析,仅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多媒体教学教学应用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高中政治的教学越来越难,学习压力会随之增加。高中的政治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高中生在学习政治时不仅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还能通过对政治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材内容是非常枯燥的,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此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视频、图片和声音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被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才能提升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
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正因如此,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面对政治教材上大段落的文字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同时可以和教师形成有效的交流,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通过对政治的学习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原本单一性就很强,加上政治的枯燥,很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有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插入视频、声音或者图片,就能为學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能够高效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1]。
现如今,各科教师都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增加教材的直观性。由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关于抽象内容、纯理论内容和枯燥的知识点太多,而且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很多学生就会降低对高中政治的学习热情,教师只有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进度。例如:教师在展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设计成视频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2.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或者图片的方式将教材内容更直观的呈现,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设计成带音乐或者图片的视频,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有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合理的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就要格外重视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更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既然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音乐或者图片等形式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的兴趣,教师就应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课堂质量。例如:教师在开展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将《心理访谈》中一段关于母子和母女关系紧张的片段剪辑出来,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加深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由于视频是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互动能力,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主动意识。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传统教学中,高中政治课堂一直是比较沉闷的,由于高中政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特殊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太过于传统,就很难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就会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政治课堂中导入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学会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来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常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开展关于《矛盾特殊性》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是可以将网上特别流行的歌曲《猪都笑了》插入到教材视频中,由于选择的歌曲比较符合高中生的生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学生也会跟着一起唱,这样就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也能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方法时,首先自己就要保持生动活泼,由于自己能帮学生树立榜样,才能带动学生告别死板,在教师的感染下让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兴奋当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通过不断的互动磨合,教师就能找到最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更利于师生之间增加沟通的效率,教师这时只要对学生稍微加以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倒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利端
1.告别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非常单一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师“灌输式”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无疑是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师在针对高中政治教学时,传统教学方法加上枯燥的政治知识,这样搭配已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到最低,但由于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些年来,我国的政治教学一直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延续的。这种枯燥的教学就会降低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对政治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就容易走神,溜号儿,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已经成了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焦虑的难题。随着多媒体教学方法导入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告别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评判代替了教师的双手,也让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音乐和图片代替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师开展关于《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教学时,中间有一段关于选举的内容,很对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选举没什么概念,教师就可以在设计教学视频时,将搜集到的关于生活中选举和被选举的图片或者视频插入到教学视频中,让学生对选举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同时刺激,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学历能力和综合素养。
2.节省时间成本,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随着我国教育的持续改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前的备课已经被PPT所替代,教师的板书已经被多媒体的显示屏替代,这些变化都在映射这我国教育的改革,这种时间上的节约其实是换种形式延长了教师给学生授课的时间,变相提升了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关于《辩证法》的教学活动时,会向学生举例子进行演说,如果教师在这时选择口述的方法,基于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可能学生在理解上就会出现偏差。如果教师在这时选择用粉笔板书时就会浪费课堂上的时间,同时就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教师选择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准备好的内容提前存入课件中,就能节约学生抄写的时间,节约时间成本就是为学生争取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这样也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弊端
1.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会让教学质量适得其反
凡事的出现都是有利必有弊,多媒体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可以过分依赖多媒体,这样就让多媒体教学方法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的板书,多媒体省时又省力,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反效果。如果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教学时只想到将教材知识点上传都多媒体上,就会让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另外,教师失去了书写过程就相当于摒弃了详细讲解的过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学的快同样也会忘得快,这样就会影响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关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真理时,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它呈现的知识都是抽象的,学生本身就很难理解其中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将文字、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并没有过多的阐述其中的要点,这个知识点很快就会从学生的脑海中消失,也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时,教师还是要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同时还要和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课堂效率。
2.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过于注重形式
多媒体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代表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但是针对其中的文字显现就有很多呈现方式。很多教师在设计视频课件时将精力放在了视频的形式上,一味追求设计的视频要新颖,在制作中太在意形式和視觉效果,往往这样就会忽略课件中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课件中的内容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要在设计课件时让形式喧宾夺主,这样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误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点,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是技术进步给教育教学提供的一个平台,多媒体本身没有分明的利弊界限,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媒体进入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后,不论是给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产生的弊端。运用高中政治所学内容,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件事情,要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它的便利,也要谨慎避免它的弊端,要懂得并且善于转换,将弊端以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向便利转变,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对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推动、促进作用。
结语
多媒体其实是一种中性的存在,教师要在运用过程中学会合理的将其导入到课堂中,才能让多媒体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它已经深的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正因在使用过程也有弊端的存在,教师才要掌握好使用的度,从而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纪春玲.浅论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70-271.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