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赵 强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叶 青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赵 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昕阳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局 孙晓峰
20世纪中期,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开始萌生。此后,著名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从生态学角度创新性地提出“生态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概念应运而生。国外绿色建筑研究将绿色建筑发展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多年来,国外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至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个领域,呈现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各国普遍做法是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积极推行经济奖励政策等。国内绿色建筑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经济、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教学、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政策、绿色建筑案例、绿色建筑发展模式等方面,而针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阶段和趋势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新时代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绿色建筑运营评价体系及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引入我国。2004年9月原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正式掀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序幕。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的深入探究,从政策法规、发展规模、评价标准、科研投入和社会力量5个角度分析,大致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划分为绿色建筑萌芽期、新兴期、发展期等阶段。
1)从政策法规层面明确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及绿色技术创新。
2)我国尚未制定普适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出台个别技术导则。
3)国内尚无绿色建筑项目落地。
4)国内科研院所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展课题研究。
1)法规政策重点关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落实。
2)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单一,主要用于评价绿色建筑标识。
3)绿色建筑不被认知,尚处于发展前的试验阶段,规模增长缓慢。
4)国家设立科研课题支持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5)成立国家层面的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1)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法规政策,许多省市将绿色建筑标识申报由自愿申报改为强制评价,促进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2)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覆盖不同建筑类型及适用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
3)绿色建筑规模快速上涨,关注重点转向绿色建筑的城区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4)绿色建筑科研领域不再局限于标准规范和技术措施,还进一步拓展绿色建筑内涵,实现绿色建筑与工业化、健康化、智慧化的融合,国家层面设立绿色建筑科研课题,各省市纷纷设立绿色建筑相关课题支持科技创新。
5)国内各省市、地区成立绿色建筑管理机构、评价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等社会团体,为绿色建筑的快速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提升。
在国际社会全面深入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生态转型已成为资源禀赋条件下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积极响应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围绕绿色生态发展的规划部署。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生态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举措。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详细阐述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产业园区循环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绿色新生活行动等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为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和城区建设进行指引。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即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及海绵城市等,这也是新时代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二○三○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展现我国作为负责大国积极履行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的鲜明态度。建筑领域能源消耗是社会总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建筑能耗占世界终端能耗总量的35%,是最大的终端用能部门。发展绿色建筑可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对终端用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建筑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原则。绿色建筑的发展既要降低使用能耗,提升建筑性能,还应注重人文关怀,为使用者创建舒适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谋而合。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构建人类的安居之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舒适度等生活质量要求也更迫切。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视野已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绿色建筑已从高新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空间的关注,还致力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提升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绿色建筑概念的诞生是建筑界的一次革命。从此,建筑领域正式引入生态、环保、可持续理念。在我国,自2006年至今,绿色建筑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从试验、推广阶段发展到强制、普及阶段,同时也出现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运营不理想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既有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也有绿色建筑本身的理念、技术、管理、政策等问题。上述情况易让公众甚至专业人士对绿色建筑产生误解,怀疑绿色建筑是否真实有效,不利于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问题,以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为例,历届大都围绕提升绿色建筑质量和性能召开(见表1)。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必须关注绿色建筑的运营阶段。以一般的建筑项目为例,其建设周期平均只有2~3年时间,但运营阶段却可延续几十年,占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95%以上。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所承诺的节能环保效果需经历漫长的运营期来展现。
表1 2015—2020年历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主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万余个,建筑总面积超10亿m2。从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分布情况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较快、数量较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相对较慢、数量较少。在绿色建筑星级分布上,根据2008—2017年的标识数量统计,高星级项目占比逐年提高。在建筑类型分布上,在2008—2017年的建筑标识比例中,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占比差距较小,但工业建筑占比较低。截至2016年9月,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3个气候区共获得4237个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占全国获取绿色建筑认证项目总量的94%;其中夏热冬冷地区214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占认证总数的48%;寒冷地区139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占认证总数的31%。
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下,暴露以下问题。
目前,我国已完成的绿色建筑评价项目中94%为设计标识,而获得运营标识的项目较少(见图1)。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如下。
图1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类型比例
1)绿色建筑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节能措施无法实现。
2)未百分之百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图纸施工,节能技术设备无法落地。
3)绿色技术措施存在缺陷,使用后无法达到设计预期。
4)缺少对绿色建筑运营单位的针对性培训,导致相关技术措施的闲置或错误使用。
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受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阶段影响,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最终结果偏离预期。
在市场实践中,开发商为营造噱头,在项目设计阶段过多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却忽略其本身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导致节能技术措施在运营阶段无法发挥优势,反而带来更多能耗和浪费,从根本上违背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必然产生增量成本,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项目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阶段,作为一次性投入较受关注。但绿色建筑带来的持续性收益涵盖经济、环境与社会等方面,且分布于建筑漫长的运行周期内,难以直观感受。正因为投入与产出的巨大感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对绿色建筑的接受度和开发积极性。
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开发为辅的发展阶段,更多依靠行政命令与政策扶持等手段推行,商业开发的内动力不足。对绿色建筑落实监管,我国在推广过程中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并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化机制,导致绿色建筑成为建设方的宣传噱头,节能技术措施浮于纸面。
目前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以评价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为主要目标。其中,2019年新颁布执行的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评价节点定为竣工验收阶段,因而并未覆盖运营阶段的评价和监管;2017年颁布的《绿色建筑后评估技术指南》(办公和商店建筑版)(建办科〔2017〕15号)(以下简称《指南》)是对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可作为绿建国标的补充。然而,《指南》在体系架构、评价内容等层面与2019版绿建国标存在不一致,导致其评估结果与2019版《标准》的评价结果无法建立对应关系。综上所述,由于缺乏标准作为标尺,难以对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营效果进行评价,无法准确引导运营阶段的各方利益主体改善运营效果,更无法根据运营效果实施针对性激励措施。
建立我国的绿色建筑运营评价体系可充分发挥运营阶段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各主体间相互协调配合,保障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营效果,从而弥补运营阶段的管理空白,进而形成覆盖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另外,通过对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评价与监管,可保障绿色建筑的运营效果,降低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