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曹叶晨 张 杰
城市更新作为复杂、动态、长期的行为,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环境整治、遗产保护等领域,及原住民、政府、开发商、运营商、消费者、城市市民等群体,上海永康路的更新改造直观表现了城市更新的复杂过程。
2012—2016年,永康路东段作为酒吧一条街,名声大噪,特殊的业态与消费人群为街道注入超乎寻常的活力,同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永康路整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各方的热烈讨论。2016年7月,上海市政府开始取缔永康路酒吧街擅自“居改非”违规无证经营的商铺,永康路酒吧街被列入下半年业态调整计划。2017年8月,永康路东段完成部分业态转变,变为主打“网红”“小资”店铺的下午茶一条街。
永康路整改过程生动表现出政府治理观念及政策,社区自主调节与协商房屋业主与附近居民的利益冲突,以及商家、顾客、游客、居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尝试梳理永康路更新全过程,通过实地调研直观分析永康路二次整改后的现状,包括业态、商家、消费者等方面及居民意见,阐明其更新机制。
上海市徐汇区永康路有“最上海的街”“西街”之称,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东起嘉善路西至太原路口,是自东向西的单行道,长529.0m,宽12.0~13.0m,车行道宽约8.0m,两侧人行道宽1.5~2.0m,以襄阳南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永康路两侧以居住及公共服务用地为主,沿街南侧9处、北侧6处,共15个住宅区入口,对应7个住宅区,其中东段住宅区与西段永太小区文安坊为新式石库门建筑,西段除永太小区为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多层住宅楼,其余均为花园洋房。西段北侧有2所中学,南侧有1处优秀历史建筑——永康路永康新村(旧称雷米坊),为典型西班牙式花园里弄住宅,曾为在上海洋行工作的洋人及富人阶层的住所,俗称“外国弄堂”。永康路141弄文安坊6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式石库门建筑,砖木结构假3层,曾为胡风旧居(见图1)。
图1 永康路两侧的历史建筑
1938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划定高档住宅区,西以海格路(今华山路)、姚主教路(今天平路)为界,南以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为界,东以古拔路(今富民路)、拉都路(今襄阳南路)为界,北以福熙路(今延安中路)为界,规定该特定区域内,只可建设“连幢房屋” “单宅或双宅房屋”,且需有暖气(壁炉)和卫生设备。规划将永康路一分为二,其西段被划入高档住宅区,导致东西两段建筑的类型、质量、风格差别较大,进而造成居民的文化素养、职业身份存在较大差异,对永康路认知大相径庭。
永康路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用地性质、优质地理位置与基础设施、公房分配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人口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小、居住环境不佳等上海多数历史文化风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永康路西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破墙开店,许多沿街房屋在围墙上开门、开窗,形成杂货铺、水果铺、早餐铺等便民商铺。2009年前,永康路东段是巨型露天马路菜场,摊贩沿街摆摊,菜场腐水横流、腥臭漫天。“脏乱差”的菜场为居民提供价格优惠的蔬菜肉品等,致使菜场与居民共存的情况一时难以改变。
2009年,徐汇区政府借“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管理指挥部办公室”展开大规模市容环境整治的契机,将永康路东侧马路菜场迁至复兴路菜场,并对东侧建筑进行整治修缮、业态调整与重新定位。襄阳南路号称“上海小香港”的华亭路服装市场关闭,与之相邻的永康路有意承接,故政府初步将其定位为以服装、文具、文创为主要产业的时尚特色街区。
通过3家国企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派丰永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运营方),统一向业主提供13年租赁使用权(业主保留产权同时得到一笔大额租金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其持有永康路东段60%的商铺,招商50多家店铺。
永康路于2009年10月开街,2010年大部分商铺搬迁,其后3年内商户频繁更换或商铺就地空置。由于服装业受到网购热潮冲击,原有定位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运营方持续亏损,其后尝试引入咖啡厅、面包店等轻餐饮业态,直到2012年第一家西餐酒吧出现,带动永康路转型发展成为上海第一条主打“慢生活”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酒吧街。
永康路东段酒吧业兴盛发展与外国人向永康路聚集的情况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为街道注入活力,为商家与运营方带来利润,同时店铺租金攀升,由2010年300元/(m2/月)激增至2015年1500元/(m2/月)。东西段部分底层业主在利益驱使下纷纷自主改造、非法“居改非”,以致2016年整治时,43户家商家仅有11户证照齐全。
2012年,永康路商业街管委会成立,由运营方、街道办、居委会、居民、业主等成员组成,希望通过多方参与公治、共同协商,满足及协调各方诉求,达成商家守则,但民间自发组织的号召力、执行力、公信力始终有限,部分商家不遵守守则,运营方难以管制;居民参与人数不多,需求多样;消费者不听劝阻、无视守则;运营方能力有限,难以强制执行。2014—2015年,针对消防、市容市貌等方面,政府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短期内有效缓解商住矛盾。
2015年《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出台,明确“有机更新”基本原则,徐汇区人民政府明确永康路“过度商业化”,应突出居住和休闲体验的融合,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精品商业,其后永康路进行新一轮整治与业态调整,指出酒吧等扰民业态不得出现,永康路东段转变为主打“网红”“小资”“文艺青年”店铺的下午茶一条街,西段诸多餐饮店铺也改为花店、咖啡厅、体验店、服装店等。
永康路“精致”“慢生活”的街道定位既促使沿街业态转型,又促进两侧住宅内店铺出现。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大众点评网搜索关键词“永康路”的结果,统计沿街店铺与住宅区内店铺,沿街店铺共101家,住宅区内店铺70家,店铺总计171家。
统计分类中,将酒吧、咖啡店、面包甜品店、餐厅等归类为餐饮,将杂货铺、美甲店、美发店、干洗店、维修店、水果铺、房产中介等归类为便民,花店、家具店归类为其他,得到永康路业态情况,店铺171家,其中民宿(39%)占比最高,餐饮(25%)与便民(19%)次之。沿街店铺共101家,其中餐饮占比最高,便民与空置次之,民宿最少。
永康路当下的商业部分隐藏于住宅区内,民宿相较其他店铺具有特殊性,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沿街店铺中,餐饮与便民店铺数量相当,餐饮店中咖啡店、面包店、西餐占大部分,便民店类型、层次多样,业态上呈现本地居民与外国人、游客的两种服务人群的分割。
同时,永康路东段与西段沿街业态呈现明显的差异,分别统计得出:永康路东段店铺共47家,其中餐饮有23家,占比最高,空置店铺共9家;西段店铺共54家,其中便民店铺有23家,占比最高,受到东段业态影响,有咖啡店、西餐、花店、家具店等业态,呈现混合的顾客倾向(见图2)。
图2 永康路沿街店铺业态统计
自永康路东段酒吧街整改后,噪声、卫生等问题得到缓解,新业态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为大部分居民接受。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表明现存主要问题为自身居住环境难以改善,存在一家三代被迫蜗居、政府仅对沿街建筑进行改善、自发整修行为受限、拆迁可能渺茫等情况。
在永康路更新过程中未直接获利的居民,认为东段的商业店铺影响其日常生活:一方面,非沿街居民表示东段商铺开设店面针对顾客群体并非自身,东段仍存的部分便民店,随着外国人的惠顾和租金上涨,价格日益提升,居民生活成本变相提高;另一方面,西段居民感受到东段开发对其生活空间的挤压,多数便民店搬迁至西段经营,民宿、短租房造成人流混杂,影响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
永康路街道更新过程中对项目定位进行不断调整与探索,基于西班牙风格里弄建筑与现代商业空间结合的最初想法,经过多次业态调整,摆脱原本低端扰民的商住模式,力求表现上海人文历史底蕴和时尚新潮的交融,同时通过街道定期举办的多主题活动,“慢生活”休闲街道定位为街道持续活力提供保障。永康路更新机制相对简化,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分期开发避免对旧城区的大规模拆迁,保留风貌区内的城市肌理,并有效降低一期项目成本,通过一期成果更好吸引社会资本。
2)项目公司在政府帮助协商的情况下,采取租赁沿街首层商铺使用权的方式,使部分业主直接获利,同时通过低价租入、高价租出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部分收益用于街区持续更新。
3)2009年统一租赁部分房屋使用权后,项目公司可自行向居民租赁使用权,双方协商在运营方协助且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完成,居民利益得到一定保障;政府在项目公司持有股份,具有一定话语权,形成较为有效的持续管理,并给予社会资本适当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既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又带来可观税收,达到双赢局面(见图3)。
作为旧城大量存在且缺少自我更新动力的历史风貌区内的衰落地区,永康路更新机制提供了除大量资本注入更新模式外的机制,突破政府和开发商为主体的二元参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元化参与。同时,“酒吧街事件”表现出该机制存在如下问题。
1)相对简化的更新机制导致开发者与原住民矛盾不断,补偿机制难以使复杂构成的原住民群体满意,一期项目中未获利的原住民受到更新的负面影响,缺少相应的补偿机制,平衡原住民之间、原住民与开发者的利益成为未解之题,后续更新的空间条件不足。
2)项目一期的商业业态与空间相对单一、未成体系,同时周边商业地区的发展对其产生冲击,未形成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永康路,其后续办公、酒店、艺术等业态的引入稍显困难。
3)永康路街道立面外观尚未统一,各种管线、空调外机未进行隐蔽处理,街区绿化、座椅、雕塑、地面铺装数量不足且外观粗糙。
永康路更新试图建立城市“按计划的有机成长”改造方式,为失去更新动力的旧城区提供借鉴。同时,不足仍然存在,需突破其条件局限性,如街区建筑保护等级较低、项目一期涉及范围较小、参与主体相对简化,将个案延伸为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的城市生长”模式,需进一步探究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