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生态空间管控策略研究

2021-09-26 09:2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范凯阳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8期
关键词:包头市廊道黄河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范凯阳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刘雨佳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城市规模飞速扩张,不断侵占外围生态空间,造成生态空间碎片化加剧,使其无法形成有机整体,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扩张缺乏对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打破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持续下降。

随着历史发展,包头市从边疆要塞转变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包头市城市空间迅速扩张,为寻求发展,不断吞噬生态空间,城市周边的绿色空间持续减少。包头市位于国家“三屏两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北方防沙带内,处于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边缘地带,生态结构单一,全市森林覆盖率仅16.9%。脆弱的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包头市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提升迫在眉睫。

1 生态资源要素分析

包头市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内蒙古中西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邻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山峰平均海拔2000m,最高峰海拔2324m。包头市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13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

包头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心城区北靠阴山,南拥黄河,市内有8条水系廊道纵向穿越城区。“城起山河间,碧水环草原”,包头市有极为优越的生态、景观资源及山水格局。

1.1 山体基质

包头市区北部的阴山山脉绵长厚重,山体起伏柔缓,相对高度较低。其中梅力更的大桦背为包头市北部山区最高点,海拔2245m,相对高度约1200m。包头市正北部其他山丘相对高度均在600~900m。山体南坡山势缓慢倾斜,承托包头城区。从阴山和包头市城区的体量关系来看,它不是威压包头市的高山,而是横亘其北的靠山。山体作为城市的背景画布,勾勒出城市天际线轮廓,构成一幅城市山水画。山地地区地形变化大,坡度较大,不适宜建设,应作为城市的生态空间进行保护。

1.2 黄河生态廊道

包头市南邻黄河,沿黄地区形成长170km,宽3km的狭长区域。黄河水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每年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黄河以南北两侧的景观道路为防洪堤坝,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近年来,黄河由于水流量关系多次改道,但从未超出堤坝范围。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最大的严寒高纬度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良好,物种丰富,景色宜人,由昭君岛、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5个片区组成。

1.3 河流水系

包头市区内河流水系众多,主要有“八水、四库、四湖”。

1.3.1 八水

“八水”为纵穿城区的8条河流廊道。包头市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度,降水较少。包头市河流廊道水量较少,按照功能与形态可分为河流和防洪沟2类,其中河流包括昆都仑河、四道沙河、二道沙河、东河,目前均在整治中,已完成整治的河段水量充沛,景观环境较好。昆都仑河黄河大街至黄河河段周边农田及开敞空间较多,不宜进行开发建设,城市应远离河道发展;昆都仑河昆都仑水库至黄河大街河段、四道沙河、二道沙河、东河,穿越包头市区,河道周边多为城市建设用地,景观环境较好,河道与城市空间相结合形成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城市宜靠近河道发展。未完成整治的河段水量较少,景观风貌较差,整体空间环境有待提升。防洪沟包括哈德门沟、白银湖及其周边廊道、阿善沟、五当沟,河道宽阔且常年无水,在洪水发生时是城市重要的行洪通道。防洪沟均从城市近郊穿过,缺乏整治,景观环境较差,周边多为农田、工业区及自然保留地。

1.3.2 四库

“四库”为城市的4个大型水库,包括昆都仑水库、香柏沟水库、花圪台人工水库和东河水库,水量充沛,景观环境较好。

1.3.3 四湖

“四湖”是黄河沿线的4个大型湖泊,包括西海湖滞洪区、小白河滞洪区、南海湖滞洪区和白银湖。除白银湖外的3个湖泊均已划入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良好。白银湖周边多为工业区,但经局部改造提升,景观环境逐步提升。

1.4 农田生态斑块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包头市所处的“前套”地区水草丰沃,孕育最初集聚于此的包头人。黄河周边农田资源丰富,是包头市中心城区内农田最集中的区域,沿岸村庄与农田交错,造就自然田地景观,其农田主要集中于城区西南部及城区东南部的五当沟两侧、白银胡南部。包头市农田资源受自然和人类双重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 城市生态格局构建

2.1 现状生态环境问题

包头市原有本底生态基础条件好,背山面水,八脉贯城。阴山山脉由于其生态与景观特点,更多被远观,从视觉上看山是城市的远景,从空间上看山是城市的背景。黄河是包头市的生活之源与生态之源,自古孕育包头人。由于黄河水位的不确定性,城市远离黄河发展,黄河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包头市良好的生态本底逐步成为城市发展背景,自然与城市缺乏有效连接。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注重空间的经济属性,绿色空间被挤压,30年来,城市建设侵占生态空间,造成生态格局不稳定、不清晰,主要体现如下。

1)山水视廊被阻隔,城市感知较差,城市建设未重视与周边山水的景观廊道塑造。

2)山、水、城之间界面破碎,观山风景不佳,城市外围的低端产业区、棚户区、矿区零散破旧,风貌较差,且缺少管控。

人类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理论学说丰富。19世纪末,霍华德认为应建设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早期人们对于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新型城市形态的设想;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倡导应用无控制增长模型分析土地现状和将来发展的物质成果,采用自然地理决定论来揭示最佳的发展模式,并提出著名的“千层饼”模式;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层出不穷,如“海绵城市”“蔓藤城市”等,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包头市自然资源丰富,通过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将包头市的山体、水体、农田、自然保护区、黄河廊道、淹没区等生态因子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梳理叠加各生态因子,构建包头见山望水的整体空间格局(见图1)。

图1 生态要素叠加

2.2 “北屏、中城、南带”生态格局的构建

包头市北部山体生态空间连绵成片,空间形态与平原地区完全不同,应作为统一整体考虑。南部黄河廊道沿线生态景观资源众多,并沿黄河带状分布。山水之间为包头市中心城区。北、中、南3种城市空间区别明显,城市空间结构明晰。

遵循城乡空间统筹、建设与非建设用地整合、多目标综合、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兼顾的规划策略,有助于协调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关系。为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阴山山脉生态环境保护,在东侧老爷庙山处划定沙尔沁生态恢复区,与梅力更自然保护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城市北部生态屏障。包头市中心城区依托哈德门沟、昆都仑河、四道沙河、二道沙河、东河、白银湖及其周边廊道、阿善沟、五当沟8条水系打通城市水网,滨水区域形成连续的公共开敞空间,构建城市绿脉,凸显包头山水特色。绿色开敞空间与城市空间交织共融,构建蓝绿生态城市。在黄河及其周边片区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依托昭君岛西海湖湿地公园、小白河湿地公园、南海子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万水泉环城郊野公园、九东环城郊野公园,打造黄河湿地保护带,构建“北屏、中城、南带”的城市生态格局。

3 结语

包头市有优越的生态优势及丰富的生态资源,对生态空间的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包头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提升是漫长的过程,现阶段对包头生态空间的管控主要体现在沿山、滨水、临黄3个城市重要生态区域。沿山区域是城市与山体相互交织的区域,由于山体空间的独特性,要控制好城市发展边界,避免削山挖山情况,同时控制开发强度,避免建筑过高遮挡山体,塑造良好的观山视廊。市内滨水区域是人与自然活动联系最紧密的开敞空间,也是城市重要的活力空间,河流廊道是城市重要的绿色通廊与通风廊道,需对河道两侧的空间进行管控,保持城市绿廊的畅通,同时打造良好的视线通廊。临黄区域是城市最大、最重要的开敞空间,从安全及景观角度确定城市的可开发区域,控制建筑体量,避免城市空间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打造景观环境优美的滨黄景观带。同时,带动城市其他生态空间如公园、田园等区域的环境提升。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包头市建设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都市。

猜你喜欢
包头市廊道黄河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黄河』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郑州市2014年拟再建千公里生态廊道 共涉9条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