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新品种桂糖53号的选育与种性评价

2021-09-26 03:12王伦旺黄海荣王宇萍黄赞斌邓宇驰
甘蔗糖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宿根机收区域试验

王伦旺,黄海荣,王宇萍,黄赞斌,经 艳,邓宇驰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0 引言

甘蔗是中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生产基地,甘蔗种植面积、甘蔗产量及产糖量居全国第1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最大的糖料生产基地和产糖中心[1-2]。品种改良对发展蔗糖业的作用十分显著,选育和推广新品种是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3-4]。宿根蔗栽培能节省蔗种、人工、机耕等种植成本[5],且生长周期长、产量高、收益高,因此甘蔗宿根生产非常受重视;甘蔗倒伏后会降低产量和蔗糖分,同时增加人工砍收费用[6];甘蔗黑穗病是目前我国经济危害性最严重的主要甘蔗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黑穗病严重时可使甘蔗减产高达30%[4,7]。育种单位和相关农业部门在选育、推广甘蔗新品种时,应重点考虑宿根性强、宿根产量高、年限长、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优良甘蔗品种,同时兼具中大茎、抗倒伏、抗病性强、脱叶性好等优良性状[6]。

桂糖53号具备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抗病、抗倒伏、中大茎等诸多优良特性,在蔗糖分、甘蔗产量较对照ROC22均具备明显优势,宿根蔗产量优势更突出,且适应性强,在广西各蔗区均有较好表现,引种和推广时应进行区域试验[8],因地制宜地制定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以充分发挥其种性优势。本文通过介绍桂糖53号的选育历程及种性评价,为甘蔗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及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 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桂糖53号是2005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配制杂交组合计划并委托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进行甘蔗杂交,2006年获得杂交花穗,并经“五圃制”选育程序逐年优选而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其母本是高糖、高产、中大茎、长势好的我国常用的自育亲本湛蔗92-126,其父本是美国引进的早熟、高糖、抗病性好的CP84-1198,均已在生产中利用多年,属于公知公用品种或种质。其亲本系谱见图1。

图1 桂糖53号系谱图

以ROC22为对照,桂糖53号(选育编号为桂糖06-98)依次参加2006~2009年在隆安县那同镇金穗农业发展公司基地进行的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新植和宿根试验;2009~2010年分别在南宁市本所甘蔗试验场和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友谊分场开展1年新植和1年宿根预备品比试验;2011~2013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甘蔗育种基地开展3年新植2年宿根品种比较试验;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预备试验及2015~2017年在广西崇左、南宁、柳州、河池、龙州、百色等地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

2 育种历年试验结果

育种各试验圃的表现和历年选育试验结果见表1。桂糖53号平均出苗率66.2%,宿根发株率112.3%,分蘖率80.5%;有效茎数达到67160条/hm2,比对 照ROC22多8120条/hm2;平均茎径2.75 cm,与ROC22的2.76 cm相当;蔗茎产量91.58~99.87 t/hm2,比对照ROC22增产8.93%~9.15%;蔗糖分15.61%~15.65%,比对照ROC22提高0.73~0.90个百分点;含糖量14.30~15.63 t/hm2,比ROC22增产14.58%~15.61%。

表1 桂糖53号五圃历年选育试验结果

3 区域试验结果

3.1 农艺性状

在2015~2017年度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3号出苗率(64.2%)和宿根发株率(101.6%)高,尤其是分蘖强(分蘖率61.10%),有效茎数达65280条/hm2,比对照多7830条/hm2;株高(273 cm)中等,茎径2.73 cm,比ROC22粗0.12 cm。抗病能力比较突出,黑穗病、梢腐病田间发病率均较低;枯心率较低,抗倒伏能力较强(见表2)。

表2 桂糖53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1新2宿平均值)

桂糖53号人工接种黑穗病的发病率为3.68%,抗性反应为高抗(HR);花叶病的田间自然发病率为0.75%,抗性反应为高抗(HR);梢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为2.71%,病情指数0.62%,抗性反应为高抗(HR)。抗旱能力中等。

3.2 蔗茎产量和含糖量

桂糖53号在2015~2017年1新2宿平均蔗茎产量(92.6 t/hm2)比对照增产6.22%,其中新植平均蔗茎产量(102.27 t/hm2)比对照ROC22减产0.66%,宿根蔗茎产量优势明显,1年宿根、2年宿根分别比对照增产12.86%、8.47%;平均含糖量为14.14 t/hm2,比对照增产14.31%,其中1年宿根、2年宿根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增产达18.93%、13.17%(表3)。

表3 桂糖53号在区域试验中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表现

3.3 蔗糖分

在2015~2017年广西区域试验中的11月至翌年3月的平均蔗糖分,桂糖53号新植为14.70%,比对照ROC22高1.58个百分点,1年宿根、2年宿根分别为16.09%、15.11%,分别比对照高0.82、0.63个百分点;1新2宿平均蔗糖分为15.39%,比对照高0.92个百分点,其中11月、12月份达到13.92%和15.23%,比对照分别高了0.82和1.1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的早熟、高糖特性(见图2)。

图2 桂糖53号与对照的蔗糖分比较

3.4 宿根性

桂糖53号宿根蔗发株多,在区域试验中,虽然宿根蔗株高比对照矮,但1年宿根、2年宿根的平均有效茎分别达61260、61880条/hm2,分别比对照多9510、8490条/hm2,且蔗株粗壮、均匀,生长整齐,从而宿根蔗产量高,比对照具备明显优势。说明桂糖53号宿根性强。

4 机收试验结果

机收与人工砍收对比试验于2019~2020年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育种基地进行,参试品种为桂糖53号和对照ROC22,各品种在田间依次排列,设机收区和人工砍收各10行。新植蔗于2019年3月按公顷下种10.5万芽,行距1.2 m,行长150 m进行播种,采用中耕培土机和喷药机械进行田间管理,于2020年3月15~16日采用凯斯4000联合收割机对各品种其中10行的原料蔗进行收获,另10行人工砍收区的原料蔗采用人工小锄低砍的方式砍收。砍收后调查各品种的破蔸率,苗期调查各品种机收和人工砍收区宿根蔗的发株数,2020年12月20~22日调查有效茎、株高、茎径,并进行砍收测产,比较各品种耐机收的情况(表4)。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机收区的破蔸率均低于人工砍收区,桂糖53号不论是机收区还是人工砍收区的破蔸率均低于对照ROC22,但是宿根公顷发株数、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ROC22,人工砍收条件下比ROC22增产22.0%,机收条件下增产43.9%;耐机收指数(即机收后的宿根蔗产量/人工砍收的宿根蔗产量)方面,桂糖53号为1.12,比对照ROC22(0.95)高,说明桂糖53号耐机收能力较强,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可采用凯斯4000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收。

表4 机收与人工砍收对桂糖53号宿根主要农艺、产量性状的影响

5 形态特征

桂糖53号株型直立,中大茎,节间圆筒形,曝光前黄绿色,曝光后黄绿色,生长裂缝无或者极少,芽沟无或极浅;芽卵圆形,无10号毛群;芽尖达到生长带,芽基与叶痕相平,芽翼下缘达芽的1/2处;芽翼宽度中等;叶鞘易剥;57号毛群无或极少;内叶耳披针形,较小;外叶耳过渡形;肥厚带长方形,黄绿色。叶片弯曲度:叶尖弯曲;茎的均匀度:上下一致。

6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桂糖53号适宜在广西的桂中、桂西、桂南蔗区,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地和水田蔗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⑴种植时全年蔗应取中上部的蔗茎留种,半年繁殖蔗可全茎留种,砍种后应在15天内播种,以保证蔗种质量提高发芽率,可按行距1~1.2 m,公顷播种10.5万个有效芽;

⑵应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早种早管,地膜覆盖;

⑶适当早培土和高培土以控制无效分蘖;

⑷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对以莠去津、莠灭净、二甲四氯钠、氯吡嘧磺隆、硝磺草酮等为主要成分的甘蔗常用除草剂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不敏感,可因地制宜使用;

⑸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生产,以提高效益。

7 品种主要优点、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

主要优点为早熟高糖,适合机械化生产;但是对含敌草隆的除草剂敏感,应小心使用,以芽前封闭为主,芽后尽量压低喷头,不喷或者少喷蔗叶以减少药害。抗旱能力中等,应注意预防严重干旱可能对其生长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宿根机收区域试验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不同宿根年限甘蔗品种内源激素及酶活性分析
桂糖55号的宿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我喜欢宿根的东西
机收包谷
我国大规模小麦机收率达97%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