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栗荣晓 陈庆贺
总有一些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为之沸腾。
这是一个难忘的夏天:从7 月20 日开始河南多地持续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这场大雨纵横肆虐,部分城市河道水位高抬,城区发生严重内涝,多个区域断电断水断网,道路损毁、交通中断、多处出现重大险情,部分城乡成为一片泽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一次次山洪暴发,一间间房屋坍塌,地铁5 号线乘客被困,牲畜被冲走,庄稼被淹没,道路被毁损……郑州市告急!新乡卫辉告急!鹤壁浚县告急……
这是一个不屈的夏天:骤雨急流、洪峰浪尖之上,郑州、新乡、鹤壁挺起不屈的脊梁,各地上下一心、党群一心、干群一心,用热血、用汗水、用身躯、用智慧,与暴雨比毅力,与洪魔比气势,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我们测绘人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言勇担当的为民情怀,传承“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精神,一起熔铸出“顽强拼搏、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见证了“万众一心、力伏洪魔,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河南力量。
● 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应急测绘工作
这是一种不畏艰险的担当:洪灾面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先进的测绘技术与一线群众同奋战共进退,筑起了一个个防汛抗洪的坚强堡垒,汇聚起共产党员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先锋力量。
“新密市五星水库超过最高水位警戒线,情况万分危急,堤坝多处出现裂缝,武警官兵正在装填沙袋、加固堤坝。但是抢险范围过大,给指挥决策带来困难,我们急需水库的全景影像辅助决策。”7 月21 日傍晚,伴随着哗哗的大雨声,武警河南总队电话那头传来急切需求声。
灾情就是命令,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应急测绘保障专班,所属各单位联动出击、高效有序、通力协作、共克时艰,快速形成强有力的防汛抗洪应急救灾体系。河南测绘人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困境中坚守,于危难时见义,在改革中创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测绘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特大暴雨灾害就在跟前,河南测绘将全力发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为各级政府和应急救援部门在指挥决策、抢险救灾、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等方面提供科学高效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勇做抗洪救灾的‘千里眼’。”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济宝郑重地说。
“灾区电力、网络一度中断,幸好有免费的北斗高精度服务公共账号,让我们的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差分信号,获取灾后最新航拍影像。”7 月24 日,正在新乡市开展灾后航飞的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禄二峰介绍。
禄二峰所说的免费公共接口是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中紧急开通的免申请、免注册、全天候的北斗高精度定位信号接口。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毛忠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紧急开通的公共接口,免去了申请注册账号、架设基站等复杂流程,让参与救援的无人机、车辆等可以快速接入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获取免费厘米级定位信号。”
受特大暴雨影响,郑州市电力、网络、用水和交通陷入瘫痪。为确保北斗系统正常运行,7月20日晚上,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启动紧急预案,组织技术骨干排查安全隐患,启动应急设备、疏通网络服务,要求迅速恢复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
执行此次任务的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技术人员在对全省247 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进行逐一排查时发现,郑州地区个别基准站受暴雨影响信号中断。技术人员立即根据郑州市域站点受灾中断情况,跟踪CORS 站网解算状态,重新调整优化站网布局,确保郑州市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稳定畅通。
经技术人员全力测试,全省247 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除部分站点因灾受损外,整体运行良好,可以提供全天候厘米级精度的位置服务,满足无人机飞行、车辆导航等应急救援需求。
“7·20”暴雨灾害发生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CORS 管理中心实行24 小时专班维管制度,严格保证了机房和系统稳定运行。在河南各地抗洪救灾关键时刻,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为应急救援部门和各救援机构免费提供账号达200 多个,服务时间超过2000 小时。
据了解,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于2018 年12 月26 日正式启用,由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历时两年建成,兼容我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用户定位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效率更高。目前,遍布河南全省的247 个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密度基本达到30公里一个站,可对4 个卫星导航信号增强修正,实现了包括西部山区等原来信号薄弱地区的全省覆盖,具备实时、无缝、快速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 毛忠民与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领导商讨救灾情况
与此同时,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技术人员对“天地图·周口”和“天地图·安阳”实时更新发布两个受灾区域的积水点、禁行点、停水停电小区等便捷查询服务。这些信息也为参与抗洪救援的各类物联网终端提供统一时空基准体系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让防汛救灾变得更高效。
另外,该院为地方政府和应急部门制作的防汛专题图清晰地展示了受灾区域的全方位情况,提升了灾区抗汛应急处置能力。防汛专题图中集成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为抗洪救援队伍提供了清晰可辨、精细可达的道路专题信息,融合北斗精准定位,极大便利了救援车辆的指挥调度。
救灾就是责任,“7·20”暴雨灾害发生以来,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的统筹指挥下,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充分发挥“天空地”监测体系,持续昼夜奋战,为省、市抢险救灾提供了及时的应急测绘保障。
——获取加工灾后第一景卫星遥感数据。郑州7月20 日特大暴雨当晚,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就协调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以及多个商业卫星公司,调动ICEYE,COSMO,RADARSAT,GF3,GF1B、C、D,GF6,吉林一号,高景一号,共计4 颗雷达卫星、6 颗光学卫星获取灾后最新遥感数据,保障暴雨灾害紧急测绘卫星数据需求。
——制作灾后第一幅现场全景图。7 月21 日10 点,郑州雨势减弱,但市区洪水尚未退却,河南省遥感测绘院迅速出动多个无人机航摄分队,克服种种困难,分别赶赴常庄水库、郭家嘴水库、贾鲁河河道及市区多个隧道涵洞积水点开展应急测绘。当天在野外现场完成17 个点位的全景影像制作,传至省应急指挥中心,为指挥救援决策提供参考。
● 何晨到新乡灾区督导应急测绘工作
——监测车记录灾后第一手道路状况。在郑州市区地面上,河南省遥感测绘院7 月21 日派出激光全景扫描系统对灾后市区花园路、三全路、江山路、北三环、中州大道、商务内环路、黄河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街景数据采集。制作360 街景,及时为省应急指挥中心提供街景灾情数据服务。
——制作防汛应急测绘一张图。针对郑州市领导提出“制作防汛应急测绘一张图,达到直观、可视化效果”的急切需求,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在极短时间内研发出“12345”市长热线灾情点、四通一排(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排水)进度地图展示、郑州市防汛应急无人机遥感巡查系统、暴雨灾害影像对比系统等多项成果,为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精准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为进一步准确掌握灾害现场信息,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启动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开展灾害应急监测工作。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积极响应号召,7 月22 日出动无人机小组赶赴巩义市米河镇灾区,获取38 平方公里受灾严重区域的0.2 米分辨率影像,当天制作完成正射快拼影像并及时提交给减灾中心。紧接着,又完成豫北卫辉、浚县、淇县等受灾严重县区共计918 平方公里范围的0.1 米高分辨率正射影像。
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地救援力量紧急驰援河南。7 月23 日,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驰援官兵分散在郑州市区10 多处抢险救援现场作业。由于人生地不熟,各支队坐标位置在哪里?相隔距离多远?湖南消防救援总队指挥部急需应急测绘保障,以便挂图作战、看图指挥作业。
接到保障指令,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立即调取郑州市城区灾前灾后卫星遥感数据,叠加道路、地名地址等矢量数据,制作并喷绘了大幅面郑州市城区灾前和灾后的影像图,送至湖南救援总队指挥部,供他们挂图作战标绘,同时向他们推送共享了无人机航飞的郑州阜外华中医院、地铁5 号线两个站点全景影像成果。
随着郑州市应急救灾的进一步深入,根据湖南消防救援总队指挥部需求,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紧急赶制了湖南救援总队15 台排涝车在12 个排涝点作业区域的局部高分辨率航摄影像图。
“我院在启动‘天空地’全方位灾区数据获取的同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需求开展工作,为研判灾情、决策部署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支持。”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院长武永斌告诉记者。
这是一种忠诚为民的奉献——灾难面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的应急测绘小分队勇往直前,用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测绘人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谱写出一曲新时代忠诚事业的生动华章。
灾难面前,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危急关头,总有一种精神在迸发。这是一种人民至上的忠诚奉献,更是一种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
挟风裹雨,浊浪翻滚。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测绘队员的身影,他们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防汛救灾中。
7 月19 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黄松涛在省遥感测绘院调研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应急测绘保障的重要性,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要主动做好应急测绘准备,及时提供应急保障服务。”
● 黄松涛到应急测绘一线指导工作
由于连续多日暴雨,河南省新密市五星水库于7月21 日超过最高水位警戒线,达到历史峰值218.5 米,堤坝多处出现裂缝,坝体一侧滑坡垮塌。武警河南总队官兵接到抢险命令后,立即从不同任务现场分批赶赴五星水库装填沙袋、铺设防雨布、加固堤坝。但抢险范围过大,给统筹指挥工作增加了困难,急需水库的全景影像辅助决策。
7 月21 日傍晚,应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请求,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安排省遥感测绘院紧急派出一个应急小组前往新密市五星水库,为武警河南总队官兵应急抢险调度、指挥工作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应急小组于18 点30 分从郑州出发,赶赴40 公里外的五星水库。暴雨过后,多条道路受阻,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他们整整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现场。7 月22 日早上7 点,应急小组再次赶到五星水库。由于武警官兵急需水库的全景影像,应急小组迅速启动无人机,对水库及周边8个点进行720全景影像拍摄。拍摄完成20 分钟后,8 个拍摄点的全景影像制作完成,第一时间提交给了武警河南总队。此次提供的全景影像可以全面展示五星水库的现状及救援现场,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受到武警河南总队的高度赞扬。
没有灯光照明,没有空调,一群技术人员汗流浃背地在蜡烛下彻夜工作。原来,应急用电仅能供应电脑设备使用,为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他们正在分析、整理焦作市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10 个县域的相关3D 数据和国情数据。7 月22 日夜晚,这是发生在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办公室的感人一幕。
随着暴雨灾害北移,黄河北岸的新乡市小时雨强和累计降雨量超过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7 月24 日,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3 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突击组携带赶制的22 幅新乡城区图、新乡市域图奔赴新乡,深入受灾最严重一线开展应急测绘保障。
7 月25 日,应急突击组技术人员对卫辉市上乐村镇段庄等4 个村,以及宋村、北辛庄周边卫河决堤口两个重要区域,分别进行6 个监测点的720 全景影像拍摄和视频监测,获取了大量灾区实况数据。当天下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纪委书记何晨在新乡市督导应急救灾工作时要求:“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怕吃苦、勇担重任,持续为新乡受灾严重地区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 打印新乡北部地区洪涝灾害监测图
暴雨过后,有效开展灾情评估与灾后重建成为首要任务,7 月26 日,应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需求,应急突击组调配无人机设备再次奔赴卫辉市灾区腹地,开展全域高精度航空摄影,获取了卫辉市1000 多平方公里的0.1 米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为国家应急管理部减灾中心及省市相关部门准确实施救灾、灾情评估、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目前,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为新乡市提供了城区地图11 幅、市域地形图11 幅,制作洪涝灾害监测图、卫星影像灾情分布图、滞洪区和走水区域等各类专题图8 幅,研发“天地图·新乡”汛情专题系统,开展20 余架次无人机航摄监测,为相关部门和新乡市政府精准研判险情、周密组织指挥、科学制订方案提供了及时的空间信息数据支撑,对该地区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河南省地图院发挥制图专业技术优势,紧急制作领导应急决策和抢险救灾用图,利用河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河南),发布受灾信息和民生保障信息等服务,帮助公众避险和自救。
周雪丽是河南省地图院技术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接到应急通知,她克服困难,组织核心成员自带电脑到应急点集中办公,连夜赶制郑州市积水点、取水点、塌方点、千户以上停电小区和停水小区、断行道路等专题电子地图,发布在天地图·河南上,两天时间专题图浏览量就达5 万多次。
● 省内最大应急测绘无人机开展灾后航摄任务
在抗洪救灾最紧要时刻,周雪丽每天早上6 点出门,半夜两点还在加班。她一边协调沟通服务需求,一边进行技术指导,研发人员实在熬不住了,她就自己顶上去。
7 月23 日下午5 点,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接到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紧急电话,对方称基层单位上报的大量数据信息汇聚后,无法在地图上可视化显示,请求提供地图保障服务,并实现由基层单位在图上标注信息、数据汇总展示等便捷功能。
接到请求后,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紧急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研讨会,安排河南省地图院连夜研发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将社区上报的信息以地图形式在郑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展示,辅助领导会商决策。由于系统面向的是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用户多为非专业用户,界面、功能设计需要简洁、便于操作,研讨会激烈讨论到晚上9 点多。
紧接着,研发小组开始通宵制作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他们搜集了郑州市16 个县区100 多个社区(乡、镇)的信息共计4500 余条,认真分析筛选出700 多条信息导入系统后台数据库。考虑到界面要简洁、操作要便捷,编程人员又对系统前端、后台的代码进行调整,新增了几千行代码。经过技术人员同心协力,连夜奋战,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于7 月24 日清晨上线。
在该系统上,社区人员登录后,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社区所在地,点击后会弹出采集信息对话框,可填写受灾地点、受灾类型、是否解决状态,同时可以上传现场图片、添加描述等。其中在受灾类型中,技术人员经过分析筛选,预设了12 类受灾类型供社区工作人员标注上传灾情点信息。通过将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上传的信息汇总,传至郑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展示,辅助领导决策指挥。
“当接到研发专题图层展示平台和灾情信息采集系统的攻坚任务时,仅有一个晚上的时间,面临着技术和效率的双重考验,其实压力蛮大的,但一想到郑州暴雨的严重性,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决带领团队按时完成任务。”腼腆的周雪丽笑着告诉记者。
此次重大暴雨灾情,河南省地图院为全力保障全省各地应急用图,连夜加班赶制和打印地图成了常态,在各项基础设施受损的情况下,应急测绘保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
7 月21 日下午,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需要河南省地图院紧急赶制“7·20”郑州积水区域分布图。接到任务时,该院办公楼面临无水无电无信号等困难,工作人员大多联系不上,此外道路断行、处处积水的情况下出行也存在安全隐患。
时间不等人,该院地图制作中心负责人黄世明冒雨蹚水找到离单位最近的两名工作人员家中,他们二话没说迅速赶到应急办公点投入工作。根据文字资料整理出制图数据后,大家争分夺秒进行修改完善,在7 月22 日凌晨3 点将《“7·20”郑州主城区积水区域分布图》制作完成,及时送达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
记者获悉,截至7 月底,河南省地图院为河南省、市县(区)提供应急专题地图158 幅(套),这些应急专题地图成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工作的“战时地图”,为河南省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怀,暴雨无情、人间有爱。当暴雨袭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与社会各界紧急动员、纷纷响应、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团结奋战、守望相助的抗洪救灾“交响曲”。
如果说,纵横肆虐的洪水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冷漠,那么心系灾区、无私奉献的一线测绘人,书写的就是一幕幕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7·20”特大暴雨,河南测绘人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员工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到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工作中,以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钉子”精神,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终极理想。
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获取准确的灾后影像专题图,是了解灾情信息、指导救援的关键,应急测绘保障就是灾区上空的“千里眼”。苏春耀是河南省测绘工程院规划与环境技术中心主任,也是这次抗洪抢险应急测绘突击队的队长。作为有着15 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曾远赴东帝汶共和国参加过测绘援建项目,还先后三次带队前往新疆戈壁滩支援数字哈密建设。这次他又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带领26 名应急测绘人员,携带6 架无人机、10 台RTK、1 套移动便携航空影像集群处理涉水进驻安阳灾区。
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要求的是时效性,全体应急专班人员每天都是马不停蹄的“连轴转”,很多同志连续几天几夜都在单位度过。曾庆傲和徐连震的私家车被泡,孙萌家的地下室被淹,尤其是李永利刚刚动过手术身体还在恢复期,同样和大家一起奋战在应急测绘一线。同志们互相安慰,车辆反正已经泡水了,早一天晚一天处理没啥区别,看到各地还有那么多灾区需要应急测绘支援,晚一刻都可能会有更大的损失,个人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党员秦岭自到达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后,迅疾投入了系统开发、搭建工作,舍小家为大家,接连几天吃住都在现场,家中的停水停电他全然不顾。由于过度疲劳,引发感冒、鼻炎,但是他没有因此怠慢工作,忍着不适坚持在一线,为应急测绘保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静霞,星期六一大早接到任务后,为第一时间取回所需工作笔记本, 在家中还未恢复供电情况下,不顾楼梯间的闷热潮湿,踏着一阶阶的步梯爬至22 楼,返回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翟晧是河南省地图院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骨干,是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思维活跃、技术能力强,是此次助民专题模块开发的主力。在面对灾害资料缺乏空间信息、积水、塌方点上图后属性显示不正确等一系列技术难点时,他顶着开发任务急迫、技术攻关点多的巨大压力,细致筛查原因,发扬测绘人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坚克难,于7 月21 日晚9 点,按要求完成了助民专题模块研发工作。
……
测绘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众志成城,不惧风雨,勇往直前。他们使命在心,用双腿丈量积水,与汛情展开赛跑 ;他们是那样质朴,那样敬业,那样不畏艰辛,那样不计回报;他们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忠诚,用青春和生命唱响了一曲曲平凡的测绘之歌;他们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和锲而不舍、以苦为乐的不懈努力铸就河南测绘事业之魂。
当岁月慢慢飞逝,灾难的记忆或许会随着时光的推移逐渐抹平淡去,而在灾难中屹立的不屈精神、用生命铸造的奋战精神与测绘精神融为一体,终将永久定格并持续不断升华,照亮那些受灾严重区域的光荣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