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二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头盔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据说,一名法军炊事员在阵地遭受德军炮击时,随手抄起一口铁锅扣在头上,正巧此时弹片袭来,击中他的头部。幸运的是,有这口铁锅的保护,他的头部仅受了轻伤。自此,头盔便在战场上变为士兵们的守护神,成了现代战场必备的防护用具。
头盔已经在战争中被证明是有用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国家,至今还在持续不断地研制新头盔。不过常看战争电影的小军迷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虽然战场上的士兵个个脑袋上顶着头盔,可被派去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的队员们不知道为什么,似乎都不喜欢戴头盔。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都不怕死吗?
其实,头盔虽有用,但是否需要戴,还要取决于实际情况。
现代头盔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当时的堑壕战中,头盔确实对士兵起到了保命的作用:虽然它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防御近距离直射的子弹,但是对于流弹和各种弹片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而头盔迅速在世界各国中推广开来,到现在,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材质的防弹头盔。
因为要给予士兵可靠的防护,所以通常头盔的重量都不轻,大多在1.3千克以上,如果还要继续提升防护力,一般还会更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抵挡当时的步枪子弹500米以内的射击,日本的98式钢盔重量已经接近3千克,这么重的东西,长时间戴着是非常难
受的。
“吃鸡”游戏中的“三级头”头盔则是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例子。在现实中,“三级头”就是俄罗斯的K6系列“电焊盔”,它的防护力惊人,但重达4千克以上,就更考验士兵的颈椎了。而且头戴这种头盔,射击时为了让枪械抵肩,又不得不掀开面罩,把弱点都暴露在敌方的枪口下,这就有点儿讽刺了。
普通步兵的头盔在有炮击和战场混战时,的确具有相当不错的防护效果,但有时因为设计问题,头盔也会帮倒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的头盔涂漆质量很差,掉漆后反光明显,经常因此暴露目标。
日军101师团步兵第101联队队长饭冢国五郎就是因为钢盔掉漆而暴露,于1938年9月3日在江西德安被中国军队一枪击毙;在太平洋战争中,也有日军部队因为掉漆的钢盔反光,导致地面一片亮闪闪而被美军飞机轻松消灭的例子。
抬起面罩射击,惊人的防护性顿时减弱了
为解决反光问题,日军头盔后来加上了一个盔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军伞兵盔,它的表面光滑,防止出现钩挂等问题
所以,有点儿经验的日军士兵,往往不会戴掉了漆的头盔,以免白白送命。但有些性格死板的日军军官,往往还会强令部下必须把“反光镜”扣在头上,把他们变成战场上绝好的靶子……当然,后来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行,根据士兵反馈的意见,在头盔外部加了盔罩,算是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么,特种部队队员到底需不需要戴头盔呢?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特种部队是指受过特别及高强度军事训练,专门执行特种作战、侦察、渗透、狙击及反恐等任务的部队。如果外延大一点儿,伞兵一类的部队,也可以算在特种部队之列。
多数伞兵盔和纯粹的步兵盔并不一样,因为要避免碰撞、钩挂等问题,所以往往要设计成无檐形状,还要牺牲一些防护面积。其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时,头盔是有些碍事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不用。
有一些特种部队队员常常执行特种作战任务,这时候头盔反而会变成拖累。比如说狙击手在执行潜伏猎杀任务时,要长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如果顶着个沉重的头盔,颈部会很快陷入疲劳,舒适度很差,会严重影响任务,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候如果戴一顶轻便的布帽,往往既舒服又不影响隐蔽。
电影《美国狙击手》的男主角在执行狙击任务时就不戴头盔
此外,特种部队队员在执行诸如渗透、侦察之类的任务时,往往也不会戴头盔。因为这种任务对防护性的要求不高,而更强调隐蔽性和机动性——头盔增加了额外的重量,影响舒适度和机动性。而且相比外形规则且坚硬的头盔,容易变形的布帽能更好地隐蔽起来。所以,特种部队队员特别喜欢戴一顶能遮阳、能挡雨,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的奔尼帽。当然,特种部队队员在执行实打实的作战任务(比如解救人质或巷战歼敌)时,还是要戴头盔的,毕竟这时候面对的火力很强,没有头盔的保护过于危险。
其实,战场上的士兵和坦克一样,也要讲究防护、机动、火力和隐蔽性的平衡,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全,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因此,特种部队队员并不是不喜欢戴头盔,头盔究竟戴不戴、应该怎样戴,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一个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问题。
奔尼帽才是特种兵的最爱
奔尼帽对狙击手来说实在太有用了,隐蔽性绝佳
同样是电影《美国狙击手》,男主角与战友在可能遭遇巷战的情况下,都戴上了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