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弦,李 宁,吴燕妮,刘鹏飞,齐保健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 100043)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类型较多,传统临床上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切除小肿瘤,大部分肿瘤类型则是采用揭翻路径或者鼻侧切开手术治疗,虽然这类手术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野,也能够彻底切除肿瘤,但是对患者正常的结构产生损伤,特别是面部瘢痕容易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伴随着鼻内镜的诞生,内镜下手术能够获得清晰的视野、手术进路非常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不会留下瘢痕,因此患者术后恢复快[1]。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作为一类微创手术,当前关于该手术在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研究甚少,本文就该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疗效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传统鼻部手术切除肿瘤,试验组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58岁、平均(36.54±4.36)岁,肿瘤类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状瘤18例、鼻中隔毛细血管瘤1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5例、右后鼻孔鼻中隔后缘纤维血管瘤2例。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60岁、平均(36.51±4.28)岁,肿瘤类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状瘤17例、鼻中隔毛细血管瘤11例、鼻咽血管纤维瘤4例、右后鼻孔鼻中隔后缘纤维血管瘤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术前经CT或者MRI,术后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伴有不够程度的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等临床症状,均符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中。排除标准:排除既往伴有鼻部过敏症或者哮喘史、鼻部手术史、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凝血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资料不完全的病患者。
参照组患者行传统鼻部手术切除,操作方法如下:术前对患者实施全身静脉全身麻醉,以患者鼻侧的鼻根与内眦之间做1条手术切口,完全切开患者的鼻腔及鼻窦肿瘤,然后朝着鼻腔深部将瘤体边缘进行分离,于患者肿瘤边缘外约0.5 cm的位置剪开中鼻甲,结合肿瘤侵犯的深度,开放处于筛窦口、蝶窦气房等等,再借助肿瘤刮匙将肿瘤基底刮除干净,待将其完全清除后,最后用0.9%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反复冲洗,最后实施止血缝合操作。试验组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所用的手术仪器为XION鼻内窥镜系统以及手术器械,国产高通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操作方法如下:术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方法与参照组相同,在术前若发现患者的血压水平过高时,术中需要给予相应的控制性降压措施,目的是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根据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病灶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自鼻腔或口咽部置入适当角度鼻内镜,暴露瘤体,对于较小的能够窥见瘤体基底部的JNA,可直接将等离子射频治疗仪功能挡调至6挡在瘤体表面先行凝固,此时瘤体会缩小、颜色变深,然后在瘤体基底部凝固消融,边消融边沿着骨膜表面向前推移,剥离切除瘤体。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案有3类,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扩大式鼻内镜手术、联合径路手术方式。其中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肿瘤位于患者鼻腔、中鼻道区域的患者,操作方法如下: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完整地切除肿瘤,在这类手术方式过程中,需要注意应当保留0.5 cm的黏膜安全边缘。在切除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的中鼻甲根部与下鼻甲根部被肿瘤所侵犯时,需要将软骨膜与软骨全部切除,并完全清理干净病灶组织。针对部分额隐窝发生病变的患者,需要对额隐窝实施清理,对额窦口实施扩大处理,并在内镜的辅助下检查额窦内黏膜,从而确保手术的效果。扩大式鼻内镜手术主要适用于肿瘤侵犯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下壁的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标准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上颌窦内壁切除术,在行手术时选择下鼻甲前端附着点作为切开位置,接下来逐一将颌嵴、下鼻甲前端、鼻腔外壁切开。而联合径路手术方案适用于上颌窦外侧壁、前壁以及下壁被肿瘤侵犯的病例,在实施手术时,需要完全切除上颌窦内壁,另外还需要联合应用上颌窦前壁开窗术,完全打开上颌窦前壁,然后再围绕病变范围灵活地选择窗口的大小,在行联合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的原理的是通过开窗在内镜辅助下观察窦内情况,再借助刮匙、钻头等等,针对额窦内伴有肿瘤入侵的病例,选择额窦前壁作为切口进路,针对个别病情严重的病例,便需要联合应用鼻外切口手术,尽快清除肿瘤,取出瘤体后,需要将残余的肿物清除干净,借助带吸引器电凝对创面予以充分电凝止血[2]。
两组患者术后在创面上覆盖可吸收止血纱布,选择胶原蛋白海绵填塞窦腔,用碘仿纱条填塞鼻腔以及鼻咽部,均给予完善预防感染以及止血治疗,术后72 h将鼻腔或鼻咽部的填塞物取出,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便可以实施鼻腔冲洗治疗。术后1周患者接受内窥镜检查,若未见残留病灶和并发症时,即可出院,定期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3]。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应用SPSS 21.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与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VA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术后VAS评分/分试验组 35 76.24±2.13 3.15±0.32参照组 35 120.25±6.35 4.12±0.52 t 38.874 9.399 P<0.05 <0.05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当前临床上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如果切除不彻底,容易引起复发,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恶变。而鼻内镜手术因为其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视野,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较好地保护了患者鼻腔生理结构与功能,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得以推广[4]。
在上文选择了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对患者分别实施传统鼻部手术切除肿瘤术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结果显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术中出血量与VAS评分均低于传统鼻部手术,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鼻部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与传统鼻部手术相比,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的创伤更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在促进患者康复中效果更加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可以获得清楚的视野,彻底将肿瘤清楚,降低了复发率,并且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所需时间较短,患者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患者康复,另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不会对患者颌面部发育造成影响[5]。
综上所述,针对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低,切口疼痛轻,并发症少,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