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婕
摘 要: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节奏,借鉴先进技术进行推进。文章主要阐述区块链技术下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研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图书馆与该项技术的结合形成的优势,进而推动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9-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9.022
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形式,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性主要体现在其可以使学习者脱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寻找相关学习资料,也可以理解为便携性的可移动图书馆。区块链技术作为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正确科学的运用,实现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 区块链技术的概述
1.1 内涵
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上的解释主要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链上的每一个单元数据都是一个数据块,并且可以将数据的区块根据某种顺序进行排序,通过相关密码设置保存数据信息。广义上的区块链指的是技术形式,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块链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储存相关的数据信息,再通过分布式节点共同识别算法,生成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密码的方式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1.2 特征
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化,在整体框架结构中,不同的分布节点都属于对等关系,且数据信息中的储存、处理、传输等都应依赖中心处理节点。整个系统的运输过程都是分布式共同识别机制,从而在各个节点的共同作用下维护整体系统操作。在区块技术链的推动下,任何数据技术的记录、储存、修改都需要得到整个区块链接网络的认同。
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通过共同识别机制的分布式节点,可以优先完成区块数据封装节点,为区块赋予使用权,使用操作数据是不可以随意篡改的[1]。
可追溯性。区块链是通过时间的顺序链接构成的一种链状数据结构,可以保证整个区块链接数据记录都具追溯性,通过追溯数据信息的过程,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安全性。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以及追溯性保证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有效,通过分布式网络基本框架,每一个节点的使用都可以保证区块链内部的所有有效信息。
2 区块链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联系
2.1 数字化图书馆的创建背景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并结合我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在1999年成立了中国数字化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步入正轨。两年之后,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联盟也正式建立,其中主要由全国多家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共同构建完成的,还有大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例如,书生之家数学图书馆、世纪外文数学图书馆等。尽管当前已经投入了建设,但是在这样的图书馆形式中还要进一步提升对数字化信息开发,加快技术研究进展,拉近与国外的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差距,力争早日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完美融合。
2.2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如果把智慧图书馆看作一个记账的账本,那么,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就是在记账的过程。在选定合伙人后,制定针对性的建设规则,然后发给所有参与建设的合作人,所有人都可以复制账本信息,最后通过共同整合完善记账过程,形成完整的账单。数字图书馆系统由获取系统、加工系统、处理系统以及储存系统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线性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尽管存在局限性且面临较大的风险,导致数据库的反应迟钝,但是,智慧图书馆在建设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各个系统之间变得更加紧密,并能够配合通过完成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建设。
2.3 转变读者阅读形式
在当前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阅读可以使人们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进而愉悦身心。阅读媒介与相应载体发展的多元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阅读经验。新型数字媒体包括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使人们的感官得到不断激发,具有生动和美的特点,把更多信息内容呈现在阅读者面前,给阅读者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在数字媒体下的阅读促进了信息文化之间的互动及交流,也就是说,在线阅读方式已经取代了传统图书馆的阅读形式,通过灵活、丰富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同时也是从深层阅读逐渐走向浅层的阅读形式[2]。
3 区块链技术下智慧图书馆信息化的优势
3.1 实现自主学习
智慧图书馆改变了阅读方式,图书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更多互动的机会,使得学习者选择信息的范围更加丰富,确保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阅读,实现自主化模式。例如,学习者在获取消费的信息时,智慧图书馆可以为阅读者提供有效的消费信息,阅读者在进行自主阅读后,通过网络实现网上购物。智慧化图书馆可以吸引更多人自主学习、个性学习,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激发更多人的学习欲望,促进学习者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
传统的阅读方式比较单一,过于一成不变。有效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阅读者获取更多信息。由此可见,新型数字媒体具有动态阅读的特征。
传统的阅读方式会导致人们被动地接受一些信息,在读书馆内阅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太少。但在区块链技术的不断促进下,图书馆阅读形式可以进一步增加阅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阅读者与创作者共同制作全新书籍。
新型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图书馆阅读可以促進阅读者通过对话形式进行阅读,使阅读者在情感上获得更多体验,进一步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阅读者的知识储备量。
3.2 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学习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首先,信息种类的多样化,包括文字信息、数字信息以及视频信息、软件信息,学习者还可以对多重信息都有需求。其次,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人们需求的信息载体不仅是纸质文件,还可以是电子设备等,方便读者进行学习。最后,学习目标具有多样化,学习者在智慧图书馆的影响下,对学习目标有更高的需求[3]。
4 区块链下图书馆信息化的应用
4.1 区块链技术的意义
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人们将重视素质教育,图书馆作为公共产品,最根本的建设目的是准确服务用户、提高服务质量。当前,高科技迅猛发展,区块链技术是当前智慧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有利条件、抓手和共享纽带。区块链技术直接激发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动力,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为满足群众的全方位需求,智慧图书馆应加强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载体是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筛选与定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对获取信息进行保密处理。区块链技术完美解决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解决数据分析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图书馆的发展[4]。
4.2 区块链技术对智慧图书馆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智慧图书馆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去中心化”的技术以及分布式算法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由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使人人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使信息得到妥善处理。
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方式以及不可更改”技术在信息经过的审查以及验证后将永久保存。区块链这一特性为智慧图书馆带来了新模式,可以保障馆内信息安全。区块链的“开放和共识”技术使广播范围得到扩展,系统随时开放,但是对于交易类的私人信息将会做好保密工作,将整个智慧图书馆系统高度透明化[5]。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离不开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中,该项技术也预计将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彦梅.区块链理念下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创新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2):186-187.
[2] 张娅.“互联网+区块链”时代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信息建设[J].数字通信世界,2020(11):50-51,59.
[3] 田丽梅.区块链理念下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探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5):8-12.
[4] 张达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探析[J].西部学刊,2020(19):128-130.
[5] 宋扬,李东.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應用研究[J].职教通讯,2020(9):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