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我在抖音看“修驴蹄子”

2021-09-24 04:00李楠吴娇颖
当代工人 2021年18期
关键词:蹄子师傅年轻人

李楠 吴娇颖

越看越上瘾

曾经,“网抑云”是一些年轻人的深夜主旋律,现在,凌晨3点不想睡或睡不着的年轻人,都转移到短视频平台上看“修驴蹄子”了。

修驴蹄子是门很传统的、充满乡土气息的手艺活儿。为了让驴正常行走、劳作,修蹄师傅要定期对长长的蹄壳进行修剪,使其保持结构稳定、避免肢蹄疾病。剪、切、削、磨,一套固定的流程下来,就完成了一次对驴蹄的修复。

短视频火了以后,有人觉得这门手艺新奇,就把整个过程传到了视频平台,没想到成了“爆款”,更成了不少年轻人深夜的精神食粮。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抠藤壶”“篾竹条”“开珍珠蚌”等视频、直播。影星章子怡也曾被曝出,痴迷熬夜看直播开蚌,引得无数网友惊呼:“我和她看的是同一个蚌吗?”

与大多数短视频内容猎奇、搞笑不同,修驴蹄子这类视频被形容是强迫症的福音,有令人舒爽、解压的奇效。

“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像被短视频里的驴蹄子操控了。”短视频“中毒用户”吴晨,就是无意间在抖音刷到这类视频,“感觉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越看越上瘾。现在,看修驴蹄子已经成了他睡前的固定仪式,明明已经困到不行,却还要眯着眼睛滑动着一条又一条短视频,到凌晨两三点。“虽然第二天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懊悔,但晚上肯定还是要继续看的。”吴晨说。

在吴晨看来,看视频时,情绪会被操刀的师傅牵动——生怕切到肉了,又怕切得不够,还怕师傅被驴踢。痴迷于看修驴蹄子的同时,他也好奇:“驴为什么要修蹄子、驴修蹄子疼不疼、野驴的蹄子谁来修?”

好奇之余,吴晨小心翼翼地在社交平台提问:“喜欢看修驴蹄子正常吗?”没想到,竟获得了大量回复,同他一样在深夜发出“灵魂拷问”的大有人在。

既看又聊

喜欢看修驴蹄子,正常吗?

“00后”李笑是一位职场新人,在被“种草”(推荐)修驴蹄子视频之前,她也是零点准时打开网易云音乐的“老网抑云”。喜欢一边听歌一边看评论,在网友或真或假的故事里共情。

段子看多了,李笑发现很多人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她决定换个娱乐方式,不再做痴男怨女发泄情绪的“垃圾桶”。“白天的工作已经足够‘致郁了,晚上抑不动了,不如换点轻松的来看。”李笑说,现在她是坚定的修驴蹄子视频爱好者,甚至能总结出不同修蹄师傅的操作习惯和手法。她还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修蹄师傅,一讲起来像守不住闸:“这个师傅工作时戴手套,修蹄时不骂脏话、不吐口水,不拿鞭子抽打驴子,出手又准又快。”李笑甚至还经常留言,建议师傅能在修蹄之前先把工具磨快点,不然容易掉粉,“看到有技术不怎么样的师傅拿剪刀剪半天没剪着蹄子的,真是急人,压根儿不解压。”

有类似观感的人很多,他们自称为“老驴蹄粉”,时常在视频评论区互动。“比如有新人问这马疼不疼啊?我马上就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马是不会疼的,就算把它的一整条腿剪下来,马也不会疼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头驴啊。”这些“抖机灵”的内容,甚至成了看修驴蹄子以外的另一种情感寄托。

一个怪圈

视频中,修蹄师傅先是牵来一头驴。这驴或多或少有些毛病,比如食欲不振、日渐消瘦、不爱干活等,这基本意味着:蹄子该修了。

修驴蹄子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修剪时,师傅先用铲或剪刀去除驴蹄长出的部分,再固定住驴蹄,用铲子进一步地切削。使用哪种工具取决于驴蹄的状态和师傅的习惯。有些年份长的蹄壳,还需要在下刀前事先洒些水。蹄部如果出现溃烂和裂开,还需要用到其他的材料修补。修剪干净后,裂开的驴蹄还要挖干净粉末杂质,用高度白酒冲洗掉腐坏部分杀菌,在驴蹄裂缝中塞满黄油。

目前,抖音上有不少专业更新修驴蹄视频的博主,凭借这些视频,粉丝数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最火的博主粉丝多达166.6万。热度最高的视频,获得了184.4万点赞和10.3万评论。

与修驴蹄子类似,抠藤壶、篾竹条等视频,都是年轻人少见的新鲜事物。像篾竹条的视频中,篾竹师傅也会根据固定的流程来操作:刮竹节、开竹、打竹节、破竹条、破蔑、刮篾光丝、匀篾。从观感上讲,与修驴蹄子大同小异。

土味解压视频,为什么能迷住年轻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分析,这种让人感觉“过瘾”“解压”的视频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包含重复动作、规则形态的机械运动;另一种是包含切割、挤压、破碎、研磨动作的。

窦东徽解释说,前者通过秩序和结构让人获得控制感,从而减压;后者的动作行为本身就有减压的作用,因为它们有明确的结果反馈,能形成响应的闭环,可以增加个体控制感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一些老驴蹄粉则把沉迷的原因归为不用动脑,“这和那些知识类、教程类短视频不一样,你的眼睛和脑子,随着修驴蹄的刀游移就可以了。”对这些人来说,工作状态时,身体和精神已经很疲惫,空余时间只想躺在床上收获一些轻松愉快的视觉刺激。

本质上,年轻人爱刷修驴蹄子视频,也属于行为上瘾。一位知识类抖音博主就对此进行过分析:“打开这类视频的瞬间,首先获取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和听觉,那些大多数人没见过的新奇画面会首先刺激大脑,其次才是视频内容的输入。这决定了视频本身不需要承载多少内容,只需要满足用户的直接感受。用户不断地刷视频,便会获得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和渐进式的情绪改善。当大脑适应了这种刺激,就会想要重复这种观感,从而形成渴求,根本停不下来。”

也就是说,虽然观看视频的人并没有真正置身于修驴蹄子、抠藤壶的情境之中,但会通过视觉代入情境并产生相应的感知,这种感知刺激使人在身体各个部位产生一种独特的、令人愉悦的刺激感,从而达到解压的效果。

现在,许多年轻人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陷入了短视频的怪圈——为了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主动拥抱它,甚至把它奉为精神食粮,无法自控地沉迷或上瘾后,又想拼命戒掉它。

这类视频,究竟是低智洗脑的“猪食”,还是满足精神愉悦的“速食”,一时间无法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面對现实生活的压力,到短视频中释放一下,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

猜你喜欢
蹄子师傅年轻人
狗蹄子花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叫男人大猪蹄子,到底冤不冤
年轻人如何理财
《红楼梦》“蹄子”意象创意及译者的策略适应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