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痛感一直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2021-09-24 16:48宗萱
家居廊 2021年9期
关键词:张敏废料景德镇

宗萱

“存在即美,不存在无用这回事,有用没用是人来界定的,但对造物主来说蚂蚁和树叶同样是美的,它们有着精美的结构,不是随随便便捏出来造出来的。”

生活在景德镇的张敏,从2016年接触陶艺,她发现陶艺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常见的日常器物,越深入了解她越被陶艺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吸引。当外人以为她会在陶艺这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她的创作材料又一次改变,建筑拆迁废料也成为她的创作素材。用她的话说,“材料研究和感知空间”是她的兴趣所在。在2019年张敏首场个人展览上,她展出了自己以探索陶瓷材料和结构可能性的一系列作品,通过切割、重复、对比,解构并重构,围绕陶瓷的脆弱和不可控性进行表达。在之后的创作中,张敏又用建筑拆迁中裸露的钢筋、水泥残块做材料,形成“废墟与痕迹”“隔绝”“无题”等作品系列;以及用铜材质做的“漂浮”系列;用陶土为材料、探索原始形态与力的“连续旋转”系列等。“我觉得自己对很多材料的使用一直处于学习的过程。其实我没有特别刻意去做什么,反而发现作品可以形成一个脉络自行发展下去。”

在张敏几年间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她不断在“系统、秩序、建筑结构、偶然性”几个维度上进行研究。在她看来,這种研究就像“做数学题和物理化学实验”一样,解完一个谜题还会想继续解谜,过程无止尽。除了这种抽象思考,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会触动她,促使她表达。在景德镇生活的这些年,她眼见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于是有了用拆迁废料来表达“不安,岌岌可危的状态”。最近的旅行又让她对宗教和神秘符号产生兴趣。

张敏说自己是喜欢和自己对话的人,想要持续发现一些本来就有、但是被掩盖的习以为常的东西。粗糙的、原始的、裸露的、直接的,在观看张敏作品时,我们很难不被触动。就像张敏所说,痛感,是她一直想表达的东西。“我一直对生活里各种痛比较敏感,我想借助作品把这种感受传达出去。痛是一种让你觉得活着的方式,你会明显感觉自己是在活着,在承受这一切。而痛又不是那么矫情的东西。我会尊重这些情绪的存在,不能非黑即白地划定快乐是好的。”是在游戏还是在梦中?这种分不清的状态是让张敏着迷的创作状态。

猜你喜欢
张敏废料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新婚夫妻是这样虐狗的
揭开虫虫世界的奥秘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我的家乡景德镇
非法占有加工产生的废料如何定性
“废料门童”(大家拍世界)
用棉布废料制成的环保气凝胶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