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晶晶
1904年的春天,浙江桐乡乌镇的植材高级小学里,8岁的小男孩沈德鸿在一帮学生中显得尤为出众。特别是他的作文,总能洋洋洒洒地一气呵成,不僅文藻出色,还颇显少年的情怀与担当。12岁时,沈德鸿就在会考作文中写下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小学毕业后,沈德鸿听从家人的建议独自踏上去往湖州的列车,开始异乡漂泊的中学生活。在一次自命题写作课上,沈德鸿巧妙而大胆地借鉴庄子的《逍遥游》,以《志在鸿鹄》为题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意在借鸿鹄自诉抱负。读罢此篇作文,当时的任课老师颔首而赞,并在文章后写下一句批语:“将来能为文者。”
1913年,信心满满的沈德鸿报考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觉考得不错,但在发榜时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直到后来收到北京大学寄来的写有“沈德鸣”三个字的入学通知书,心急如焚的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填写报名单时,由于自己书写得太过潦草,“鸿”被工作人员误认成了“鸣”。这以后,规规矩矩写字成为沈德鸿的日常,他一度细致临摹隋代楷书中的精妙之作《董美人墓志》,取其清朗雅致的用笔为己用,由此磨炼出一种温雅而含蓄的文人笔风;直到80多岁高龄撰写回忆录时,沈德鸿还能用毛笔正楷将每个字书写得有模有样。
1916年,20岁的沈德鸿大学毕业,随即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译工作。这年春节,他与自小定有婚约的孔德沚正式成婚。孔德沚识字不多,随丈夫到上海后,开始在爱国女校习读文科。追求进步的夫妻二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沈德鸿每月拿出五元钱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孔德沚则积极参加各类妇女运动,她的见闻亦为丈夫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南昌起义失败后,沈德鸿不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惆怅不已的他权将情绪投于文字,首次以“茅盾”为笔名发表了反映革命风云的小说《幻灭》,之后又完成其姊妹篇《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
20世纪30年代初,可谓茅盾创作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其关注新兴工业动态的《林家铺子》,关注城市发展进程的《子夜》,以及关注农村自我觉醒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相继发表。
“七七事变”后,茅盾夫妇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于香港、广州、武汉、新疆多地,最终在组织的安排下抵达重庆。栉风沐雨的路上,茅盾陆续完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源自生活现实的作品。
1978年,新版的全国通用语文教材欲收录茅盾的《风景谈》一文,并对该篇文章进行了大量删改。曾在西北边疆生活过的茅盾对此举相当不满,在他的坚持下,教材编写组保留了行文中的绝大部分原貌。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其生前将积攒的25万元稿费全部捐出,意在设立一个“文学奖”,用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者。
可以说,茅盾不仅是一位佳作频出的文艺创作者,更是一位思想恢宏的社会刻画者;当“文学自觉性”在其笔端恣意流淌,茅盾俨然记录和昭示了那一整个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