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1-09-23 01:59白晓芬
学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化小学数学

白晓芬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推进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特别是有效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以此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学工作的改革,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数学课堂和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具备交互性较强与可控性比较强的特征,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比较低,无法把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进度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来选择网络教育资源,导致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这样不仅无法展现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而且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跟上時代发展的步伐,做到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为学生展示出最为理想的数学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冲淡教学主题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过度重视教学情境的渲染,而忽视了教学主题。这种形式重于实质的教学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视觉疲劳感,进一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视频的设计过度花哨,完全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无法明确对应的数学学习任务。这种为了运用信息技术而开展教学的问题,完全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视听能力,是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

(二)学生被动接受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数学课堂主体对象,讲究师生平等,但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数学课堂中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只是机械地引入数学课件,导致信息技术完全成为数学课堂的点缀,这样一来,会让小学生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与厌学心理。而且,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但是很多教师只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便利性,运用数学课件与数学视频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却忽略了学生的体验感,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无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教师过度依赖数学课件

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更为注重数学教学中知识的生成过程,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中,教师完全忽视了这一点,存在过度依赖数学课件的问题,没有结合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现状来设计教学过程,仅仅是把数学书本知识搬到数学课件中。这样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数学教学过程显得更加枯燥与单一。同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学生处于机械式的数学学习状态中,根本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很多教师为了节省备课时间,会把网络中的数学课件直接搬到数学课堂中,完全没有考虑这些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更是无法促进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四)数学练习过程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数学练习过程单一的问题。一些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便无节制地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甚至在数学练习过程中也单一地运用信息技术,导致数学练习不能发挥出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只是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练习题搬到课堂大屏幕中,数学题型较为单一,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无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明确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相应的数学教学原则,以此来充分展现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让信息技术推动数学课堂的高效进行。首先,要遵循全面依次的原则。教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结合数学教材知识来设计教学顺序,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信息技术在各个数学教学环境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进而展现出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技能。再次,要遵循反馈及时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状态,及时调整信息化数学课堂教学进度,这样才能够让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真正展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最后,要遵循时间保证的教学原则。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数学课堂时间,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具体的时间比例,重点突出数学课堂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进而构建高效化与理想化的数学课堂。

(二)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理念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想全面展现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全面接受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够让信息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首先,教师需要积极接受来自外界的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特征以及工作特征,对现代化的数学教育模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知,要做到客观理解信息化数学教学的优势与特征,保障信息化数学工作的系统性与阶段性,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学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促使广大数学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工作。很多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教师,习惯于结合教学经验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基于此,学校需要多多给予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培训机会,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自我学习意识,提升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高效、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拓宽数学知识层面以及深入理解数学学科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化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