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李雪娇 李 洁 牛金英/文
机场作为重资产企业,最大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在机场运行过程中,做好各类资产的投资、日常管理和运用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作为我国主要的枢纽机场,深圳机场预算管理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涉及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贯穿预算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分析与考核等全过程。深圳机场主要是靠增收节支来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收入方面主要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其增长受行业政策、地理位置、城市经济实力等诸多限制,在建的卫星厅、规划中的三跑道、T4航站楼等大体量、高投入的建设项目,将使机场的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势必对机场未来的利润造成影响。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资产折旧成本不断增加,维护成本也将逐年增长,成本费用管理更需要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
本文以深圳机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资产类成本为切入点,以深圳机场2016~2020年资产类预算管理情况和预算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产类预算管理现状和逐年预算数据对比分析,从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分析、考核等方面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信息化需求模块进行完善优化,从而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手段,为未来深圳机场卫星厅、T4航站楼的资产类预算管理提供依据,为业界提供参考
资产类预算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类,包括运输费、维修费、车船使用税、低值易耗使用费、岗位劳动保护费、警卫消防费、民航制服费等7个科目(见表1)。
表1:深圳机场资产类预算费用类科目
另一类是先计入资产成本后通过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的资本性支出,包括设备购置、大修改造、基建投资等3个科目(见表2)。
表2:深圳机场资产类预算资本性支出类科目
历年的预算审核是以“由下向上,由上向下,上下结合”的方式,由预算责任单位填报预算,审核人根据自身经验对预算进行审核,并依据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的整体把控,最终形成各单位预算审核金额进行下发。本文选取2016~2020年度资产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费用类预算增幅较小,其余年份费用类预算增幅为8~15%。
预算管理只有严格按照编制、审核、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的顺序进行管理,根据分析和考核结果为下一年度的编制审核工作提供依据,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不同于其他成本费用掌握科目数据和少量预算说明就可以进行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资产类预算科目类别较多,需逐项审核,大部分项目需要提供项目方案、项目情况说明、会议纪要等支撑材料,且信息化系统使用性较差,预算编制审核耗费大量人力,执行控制环节完全依靠人工手动填报大量表格,使分析考核环节管理较为粗放,管理上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预算编制水平较低,预算责任单位没有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来编制预算,而是盲目追求多报多填,多多益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避免因预算填报缺漏而发生预算外事项,影响年底考核;二是由于预算审核单位会核减预算,不如多报数量和金额以供核减。这种方式不能客观反映预算责任单位的真实需求,造成预算填报金额虚高,给后续审核工作增加了难度和负担。
预算审核原则及标准不够明晰,预算审核多凭借经验,没有科学的审核方法,没有形成审核原则和标准,无法给出指导性意见,且需要在1~2周时间内审核3000余项资产类预算项目,审核压力较大,审核效率较低,不能保证审核质量,大部分项目的审核是为了核减而核减,无法真正判别出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图1:2016~2020年资产类预算情况对比
经过多次调整监督方式,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动态监督机制,但是预算执行情况数据都来自于各单位预算管理员手工填报,无法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预算审核单位没有形成客观手段对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进行复核。预算下发时间较晚,对于需经过立项、招标采购、预结算、签订合同、验收等审批程序的项目,第四季度预算执行压力较大。
预算控制情况是根据预算责任单位报送的预算执行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按季度对进度滞后的项目予以提示。每年11月初要求各预算责任单位对全年预算完成金额进行预估,根据预估情况,对各单位进行加快实施或暂缓实施的指令,但预估情况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预算控制较为薄弱。
预算分析是以预算责任单位填报的月度执行情况和季度执行报告为依据,进行股份公司执行情况的分析。目前仅针对年初下发的预算内项目,缺少对预算外项目的把控,预算分析不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等前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预算分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能为后续编制和审核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预算考核是按照公司业绩考核制度中关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相关评分细则,对预算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和管理化水平进行打分。目前仍沿用2012年预算考核细则,对预算内项目的考核只要低于预算完成指标的100%即得满分,即使年初大量填报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没有按计划实施,也不会扣分,这与实际情况相悖,对预算上报较多但执行率较低的单位没有约束力。
深圳机场全面预算管理依托于财务全面预算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财务类成本预算、薪酬成本预算的编制审核,并能根据财务会计科目实时查询完成金额。但是对于按照预算项目逐项审核跟踪的资产类预算,其只能勉强实现预算编制和审核,由于数据量较大,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中需要人工不停地补充调整数据词条,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预算审核完成后形成审核结果,报送预算管理办公室,按照公司利润要求和预算管理委员会决策,对审核结果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审核金额下发到各预算责任单位。预算下发后,预算系统不再发挥作用,未能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控制,更无法进行分析、考核,对下一年度预算审核起不到参考作用。
审核原则和标准不明确,使预算责任单位和预算审核单位直接面对大量的项目,预算责任单位不分主次逐项填报,审核单位不分级别逐项审核,浪费审核资源,无法抽出时间解决需要重点分析研究的项目。明确预算审核原则能够减少人为左右预算审核结果的情况,避免追求预算金额节约的绝对化,从而形成良性的预算审核机制,同时也促使预算编制规范化。
1.加强资产类成本与三大指标的结合
机场运营三大指标即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及飞机起降架次,资产类预算审核单位应在年度预算工作开始前将资产类成本与三大指标将结合,对于与业务量直接相关的业务单位和预算科目,应量化标准,建立正确的函数关系,依靠科学的判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预算审核的合理性。
2.灵活运用资产类预算编制及审核方法
预算编制及审核方法有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确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资产类预算10个科目中每个科目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如表2所示,明确审核方法后,可以使预算编制规范化,提高审核效率,将审核资源投入在维修费、大修改造、设备购置等科目的重点项目上(见表3)。
表3:资产类预算编制标准及审核方法
表4:2016~2020年审核下发维修费项目信息
表5:2016~2020年维修费分类情况
对历史数据进行研究,以审核通过并正式下发的2016~2020年一线保障单位预算项目为研究对象, 对固定维保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固定维保项目数量不多,但是金额占比均超过50%,说明固定维保项目单项金额普遍较高,是维修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预算编制和审核环节可以对固定维保项目明确编制和审核方法,应用固定预算法根据项目维保合同的标的、合同金额、合同期限等关键条款对其进行编制和审核。
由于项目名称不统一,对大量数据按关键词进行分类处理,将1762项重新分组,对同类项目进行筛选,统计出项目总金额100万元以上的费用类别,并逐年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初步筛选分类出13类维修费项目,项目金额在统计对象项目金额中占比均超过66%,2018年接近80%,可以代表维修费的主要发生情况。未进行分类的维修费项目有各单位特有设施设备的相关维护维修,各年突发性的整改项目等金额较低或不易归类的项目。该分类思路可以与预算信息化系统的完善优化相结合,预算责任单位可以在系统中相应的模块填报预算,预算审核单位可以依据分类对预算进行审核。
预算审核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类别模块进行分级控制,成本费用预算主要包括与业务量有关的变动成本费用预算、与计划有关的总额控制费用预算和固定成本费用预算,根据预算执行的控制程度、项目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等指标,将各项成本费用分为一、二、三级,一级成本费用指的是只能调减不能调增,刚性控制的成本项目;二级成本费用允许项目之间互相调剂;三级成本费用是不可控项目。
对于资本性支出项目,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程度、项目金额、使用频率和优先级别分为一、二、三级,一级为重要生产设施设备,二级为一般生产设施设备,三级为办公设施设备。设备购置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有关分类,按照设备的重要程度、使用频次、维修情况等分级管控;大修改造中有关设备大修按照设备分类分级管控,对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改造应重点管控;基建投资项目统一设定为一级管控。
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阶段,会存在漏报、错报、调整等情况,目前主要靠线下审核,线上补录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报错报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系统,同类项目逐年形成滚动数据,预算填报时可以批量生成至本年度再进行修改。
对于成本费用类项目上一年度未完成的,本年度做重点审核评估,逐渐改变盲目追求多报多填的预算编制习惯。对于设备购置、大修改造、基建投资等需要跨年度发生的资本性支出项目,在系统中按年度实现动态调整。
预算考核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最后一步,不仅考核评价了预算责任单位全年预算的编制水平、执行效果,也反映出预算审核单位全年预算的审核水平、监督效果,为本年度预算的分析和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审核提供重要依据。预算考核指标应能体现预算目标完成性、预算目标准确性、预算过程管理规范性。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相结合,制订每一步骤的考核标准,以突出流程控制的重要性,形成顺畅而严密的闭环管理。
目前亟需彻底改变资产类预算管理迁就系统的局面,根据资产类预算管理的特点优化或重新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从预算编制、审核、执行、控制到考核的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的满足管理要求,减少人工填报和人为统计的情况,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客观性。
资产类预算管理系统在优化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拓展新功能,如增加分类编制、分级审核功能模块,建立与资产类预算管理相匹配的数据库,跟踪项目的实施进度,探索如何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与项目立项、招标采购、合同签订、预结算审核、验收、财务报销等关键环节的对接。优化后的系统将会对整个预算执行做全方位监督,超出预算的项目将会被系统自动驳回,按照预算外事项进行处理;对未按预算计划实施的项目进行提示,并将驳回和提示情况纳入考核环节;建立资产类预算数据库,可以进行多维度、多类别的预算分析,为下一年度的编制审核工作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预算编制审核到预算分析考核全流程的高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