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与传承

2021-09-22 16:42:13唐小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8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凝汇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经典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和谐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为切入点,浅谈在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展与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关键词:古典诗词歌曲;发展;传承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意境高远,内涵深刻,传承了中国古代儒家美学思想,大学生是时代的新鲜血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声乐技巧与音乐修养,更有助于我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一、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现状

由于古典诗词较为深奥、难理解,传统音乐作品难以把握,加上普通老百姓的文化艺术水平不高,难以体会、领悟古典诗词歌曲这样的高雅艺术,因此形成了曲高寡和的现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对中国古典詩词歌曲缺乏一定的认识,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够重视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授,且各地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多以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为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闻所未闻,形成演唱盲区,这样极不利于我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与传承。

二、中国古曲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结晶,是中华历史长河里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神韵,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古典诗词歌曲的教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背景,解读歌词背后的含义,体会作品中的诗词美、意境美,做一名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接班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旋律优美典雅,节奏舒缓,篇幅较短,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演唱这样舒缓的作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气息调控能力,另外古典诗词歌曲讲求咬字清晰,发音圆润,歌调流利动听,情感细腻真挚,体现出其演唱的声腔意境美特点,学习这类作品,有助于提升演唱者的语言能力、气息控制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音色审美能力等,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声乐技巧。

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发展与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策略探索

(一)成立古典诗词歌曲教学团队

要想中国古典诗歌曲在高校音乐专业中得以发展传承,成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古典诗词歌曲教学团队是很有必要,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好坏,进行古典诗词歌曲教学的教师要精通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对古典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与研究,了解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掌握其特殊的咬字吐字及演唱韵味,平时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文化涵养及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团结团队,共同探讨古典诗词歌曲教学中各方面的难题,使教学专业化、细致化。

(二)编写古典诗词歌曲教材

具调查显示,目前的高校声乐教材大多以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为主,没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古典诗词歌曲声乐教材,因此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古典诗词歌曲教材,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发展传承古典诗词歌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教材编写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音乐特征、演唱特点的介绍,下部分是教学曲目,教学曲目应该按照年级高低,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分为初级曲目、中级曲目、高级曲目。在教材上的每一首作品都要显现完整的歌谱、歌曲介绍(包括歌词解析和音乐分析)、演唱提示,使得学生在使用教材学习歌曲时,也了解到了除歌谱以外的其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歌曲,提高演唱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在高校中开设选修课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史”、“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赏析”等,丰富学生关于古典诗词歌曲知识的了解,为更好的普及古典诗词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定期举办古典诗词歌曲专场音乐学,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机会,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方法并将其准确演绎,理论结合实践,使得古典诗词歌曲得到更好的传承。

(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

古典诗词歌曲教学要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聘请古典诗词歌曲研究及演唱的专家、学者开专题讲座,从专家的研究中汲取精华,鼓励教师及学生积极参加与古典诗词歌曲相关的讲座、研讨会、比赛等,线上或线下观看著名歌唱家举办的古典诗词专场音乐会,如吴碧霞、方琼、雷佳等,通过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汲取百家之长,扩大眼界,开拓思想,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韵味贯穿着我国音乐史,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重视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古典诗词歌曲在音乐发展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为发展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魏琳.古诗词歌曲教学在高师声乐课中地应用价值 [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2):91-95.

[2] 路统洁.古诗词歌曲在音乐院校的传承与应用 [J]. 四川戏剧,2016(10):166-168.

[3] 冯晓玲.古诗词歌曲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 [J]. 黄河之声,2019(14):94-95.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YZ2020JP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小贤(1993-)女,汉族,广西南宁,广西演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5:56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