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丰富也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思考,人们日益高度地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云南红河哀牢山的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地生活和居住着这片梯田,他们在和社会、自然界长期相互共存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着梯田文化。梯田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显示了红河的当地特色。目前,红河哈尼梯田存在一些生态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保护。
关键词:哈尼梯田;发展;保护
引言
2013年,在中国柬埔寨金边地区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认定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经由21个委员国专家代表的审议和最终表决,被正式批准了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红河哈尼梯田已申报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获得成功,使得中国云南目前共计成功拥有5处国家级自然文化遗产,其中位于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两个古村均已被归类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三江两河并流、石林和位于澄江帽上的天山洞等古生物地貌化石群均已被归类为世界一级自然文化遗产,云南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属于中国的一个世界遗产强国之省。红河哈尼梯田在整个中国乃至遍布全球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地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辛苦勤劳奋斗智慧和伟大的民族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云南的悠久历史文明发展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彩云之南的壮美高原风光自然景色和美丽的生态家园,凸显了云南民族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念。
一、哈尼梯田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1.劳动力的流失与梯田的荒弃
有些哈尼村寨里,除了过年的节日,其余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小孩,这是云南其他一些汉族村寨所看不到的景象。年轻的哈尼人本是梯田耕作的主要力量,如今他们宁可在繁华都市中过着艰苦的打工生活,也不愿在梯田从事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梯田产出过低的农业性收入,与城市同等劳力付出的所得相比,是不情愿离开无夜城市的主要原因。
据一般情况估算,梯田农民生活费的所得成本可以直接扣除各种农药和农用化肥等生活成本,收入己算是接近微薄,梯田经济大都只能刚好能够保障一户家庭对粮食的需要,少有任何结余。当然这与哈尼梯田的传统耕作技术和生产方式还有一部分的联系,梯田的独特地形直接决定了它既不能彻底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也不能直接实现产业化的规模经营,而仅仅只能进行传统的精耕细作。并且有的地方梯田由于距离较远,步行必须在一个小时左右,来回回家走路就要两个多小时,更遑论大家是把从梯田中产出的瓜果蔬菜和其他谷物全部都运送到家中。
另外,农村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和基础设施简陋,公共社会文化信息空间狭隘,难以充分适应农村年轻一代的政治思想精神物质生活需要。而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和不断普及,青年哈尼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也就必然会随之相应地发生改变,已经不再那么愿意甘心于在偏远的村寨和蜿蜒曲折的河谷山坡上和梯田里继续进行日复一天的艰苦耕耘。
2.哈尼梯田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最终后果即是越来越多的哈尼人尤其特别是青壮年人员加入了中国农民候鸟式的劳务流动大军,从梯田走进了城市的制造厂、食堂和建筑工地,越来越多的哈尼山在梯田被抛荒弃种,昔日热闹的山区和小村也变得越来越少了积极性。一方面,这就促成了乡村的人力结构与社会结构几乎失去了一个固有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令许多中国人感到担忧的事实之一就是,当许多中国农民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耕作于自己的土地而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农民工时,当许农民因为对于一些现代的农业机械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熟悉而对于一些传统的机耕农具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时,其对于土地的基本认识逐渐开始退化,越来越多的关于现代农业以及手工艺品的文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更何况有一些中国学者甚至提出:此时此刻中国乡土阶级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是留守,当农民不再那么愿意倾注全部精力于自己的一亩农田,当城市的繁荣与城市喧闹日益地发展成为农民最衷心敬仰和迫切向往的一个生产经济活动的目标时,农耕文化也就已经只能可以说是残阳了。
二、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
1.全面保护森林水系
在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重点实施耕地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对于农业国有林和民间企业公益林、农村企业自营林和生态林都分别实行造林补贴扶持政策,调动景区人民干部群众荒山造林、护林的主动积极性,提高景区森林绿化覆盖率,形成一座"天然水库",保障利用梯田式造林灌溉作为水源的大江长流生生不息。在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大力推广引进天然沼气、節能发电改炉、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优化世界遗产保护区内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替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和薪柴的严苛要求,使哈尼梯田原始森林及其上游水系得以获得长久的生态环境保护。选取一些性质适宜于当地园林本土树木生长,与其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自然风貌协调密切相关的园林树木,对于容易暴露的当地山体、荒野和其他荒地地区进行实施造林用和绿化用地建设工程,并把该工程项目规划新增加的造林用地绿化工程建设用地面积全部预算纳入当地公益林的整体生态环境效益增值补偿。打造"绿色水库",涵养绿色水源,确保哈尼梯田节水灌溉综合利用和供水及其水源生态均衡。
2.推行梯田耕种优惠政策
禁止征收、占用、转用非农用地,将遗产地农田划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管理范围,保持哈尼梯田种植水稻的传统功能。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梯田种粮农户的政策性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提高农民保护梯田、梯田的积极性。大力推广梯田红米种植,促进市场销售规模。发展哈尼梯田丰富的肉类、鱼类、蛋类等农产品和相关生态食品,通过加快优质、有特色的梯田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种植梯田综合价值,提高农民种植梯田的积极性。
3.坚持人才培养,构建全民参与的规范管理体系
把培训与引进相结合,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在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行业服务三个层面上形成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强化导游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联合培训、考察学习、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熟悉旅游业务、掌握多种语言的景点导游人才。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组织旅游服务人员到专业院校、知名旅游团体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旅游院校、酒店管理集团、旅游营销策划机构和旅行社等高层次人才,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与此同时,保护梯田就是要保护梯田文明的耕者,没有梯田的耕作者,就没有梯田的文明。要有效地保护哈尼梯田文明,必须充分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发挥哈尼人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能量,让世界永久享受到哈尼梯田文明的成果。
三、结论
红哈尼梯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是由于红河州委.政府对梯田采取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护了梯田的完整,使梯田得以健康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做好红河的生态保护工作,让它能长盛不衰,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神奇的哈尼梯田(下)[J].郎南军.社会主义论坛.2017(08)
[2]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垂直特征[J].姚敏,崔保山.生态学报.2006(07)
[3]红河哈尼梯田密林深处的特色湿地[J].欧光辉.绿色中国.2013(20)
[4]哈尼梯田湿地水文特征研究[J].袁梦.绿色科技.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