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新格局中央将部署数字贸易顶层设计

2021-09-22 06:45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服务业贸易数字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9月2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主题是“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

在9月7日完满闭幕时,已是硕果累累。据初步统计,截至9月7日16:00,本届服贸会发布各类成果1672个,其中,成交项目类642个、投资类223个、协定协议类200个、权威发布类158个、联盟平台类46个、首发创新类139个、评选推荐类264个。

服贸会,是我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交出的这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也让其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高水平展会,实至名归。

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40年全球服务贸易份额将提高50%,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以上。

尤其是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加速融合,我国的数字贸易亦蓬勃兴起,日益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展望未来,中央已对服务贸易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将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可以预料,随着一系列决策部署逐步落地,我国服务贸易将继续加速高质量发展。

“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是今年服贸会的主题。 当“贸易”与“数字”联姻,已然体现出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测度口径,我国数字贸易额由2015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947.6亿美元,增长了47.4%,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从30.6%增长到44.5%。

但是从总体上看,与世界服务贸易强国相比,在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关键领域,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仍存在一定差距。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占比为54.5%,低于世界服务业在世界GDP增加值中的占比67%。

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传统行业改造赋能的相关工作将持续加深,我国服务贸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已趋于正常

9月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去北京首都机场乘坐飞机时发现,机场上的国际航班依然很少,“这说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像国际航空、跨境旅游等一些跨境服务业还没有正常化。除了这些行业,我国服务业总体上已趋于正常化”。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达到了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这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已率先在全球恢复增长态势。

不仅今年上半年,去年在全球疫情蔓延扩散的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仍交出了不错成绩单。《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服务业仍逆势上扬,比上年增长2.1%。

盘点力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诸多因素,外资对我国服务贸易作出了突出贡献。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020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767.7亿元,同比增长13.9%,占比77.7%。

近78%的外资為何热衷投向服务业?

张燕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外资青睐服务业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用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来改造传统行业。而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资讯服务、专业服务等都是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也是全球化的产业。2020年我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大量增加,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向中国生产性服务业。”

我国数字贸易占比服务贸易近半

数字贸易,简而言之,是指信息通信等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新贸易形式。

数字贸易不仅包括基于信息通信等数字技术开展的线上宣传、交易、结算等促成的实物商品贸易,还包括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语音和数据网络等)传输的数字服务贸易,如数据、数字产品、数字化服务等贸易。

在业内看来,试点一方面是尊重地方和基层的经验、智慧和首创精神;另一方面,试点仅在小范围试行,有进退余地,容易与持不同意见者达成妥协。

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是否仍需延续试点路径?张燕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基于中国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基于移动网络的高度普及,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在全中国都适合,甚至包括贵州、宁夏、内蒙古、西藏等欠发达省份,也适合作为数字贸易示范区。

“过去4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路径是先试点再推广,但这是过去高速增长的经验。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类似数字经济这样的扁平化结构,不适宜先试点再推广,如果数字经济也是大城市先做,会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城乡社会之间的数字鸿沟。” 张燕生说。

在他看来,下一个30年,中国到了一个制度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法治现代化的新阶段,顶层设计、精准实施、综合监管非常重要。“可以先做好顶层设计,尤其是做好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制度架构和风险点防控机制,然后再全面放开。”

关于数字贸易的顶层设计,商务部已开始部署。

王炳南在数字贸易高峰论坛上表示,接下来要加快构建顶层设计,“我们将根据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实际,借鉴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有关数字贸易的内容框架,深入地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贸易战略布局和工作举措”。

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中国仍需努力

当前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还相对较弱,服务业在GDP增加值中的占比为54.5%,低于世界服务业在世界GDP增加值中的占比67%。

二是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为14.64%,低于全球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24%。

三是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相对不足。

四是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缓慢,“十三五”期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居第4位,位于美國、英国和德国之后,服务贸易逆差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放眼“十四五”时期,以数字贸易为新引擎的服务贸易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东堂在数字贸易高峰论坛上,将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机遇一一道来: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贸易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推进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

其次,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预计将推动全球数字贸易保持高速增长,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快速推广应用,也为数字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但是,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王东堂将其归纳为3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主要大国纷纷出台数字贸易国家战略,完善国内立法等数字贸易规则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道、新领域。

其次是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尚未形成,加剧数字鸿沟和数字贸易失衡,影响全球包容性增长。

第三是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数据泄露、黑客攻击、侵袭数据系统等事件频繁,一些国家将数字安全泛化,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

在张燕生看来,我国服务贸易总体而言是“大而不强”,这是最大挑战。所谓“大而不强”,即规模大,我国是世界第一外贸大国,但是外贸话语权、定价权、规则制定权缺失或受制于人。此外,我国服务贸易的短板之一,比如货物贸易跨境运输、保险,还有巨额的逆差;在知识产权、工业软件等方面,我国跟国外的差距也比较大。

如何解决我国服务贸易“大而不强”的问题?张燕生提出了3项举措:第一是吸引培养留住一流人才;第二是打造一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创新链;第三是提升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现代化水平。在这3项举措中,人才是最核心的因素。

“未来中美之间的战略能力较量,就是看谁能吸引、培养、留住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人才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大软肋:我们懂国际规则的人才太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商太少,协同贸易、金融、实业的综合商社太少。而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基本上以服务贸易为主,未来要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中国仍需长期多方面协同的综合努力。”张燕生说。

猜你喜欢
服务业贸易数字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答数字
数字看G20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