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张杰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长高,花费数万元去打“增高针”;有的成年人通过手术方式,欲实现“断骨增高”;在购物网站搜索“长高”,搜出的增高产品数以万计……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用?成年人还能再长高吗?
现代社会的“身高焦虑”有多严重?
高跟鞋、增高垫等物品在“极端增高”手段面前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长高,花费数万元去打“增高针”;有的成年人通过手术方式,欲实现“断骨增高”;在购物网站搜索“长高”,搜出的增高产品数以万计……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用?成年人真的还能再长高吗?
增高针其实很危险
为了长高,有些人把目光投向了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即“增高针”。
8月4日,新华社发文,直指当下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实际上,滥用生长激素反而可能让骨骺线过早闭合。
有人通过手术方式,欲实现“断骨增高”。但这存在感染、致残的风险,现今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用作美容项目。
还有人通过科学的训练矫正脊柱的异常弯曲,让身姿更挺拔,也可能变高1至2厘米。但通过助长机等外力将人“拉长”,无异于拔苗助长,有害无益。
服“巨人套餐”两月,身高未变
有些人会问:XX产品也没用吗?听说是“某研究院监制”“某国最新研究成果”“某营养专家建议”“老中医独家秘方”……有的产品还有“受益者”的前后对比图。
2018年初,记者曾购买一款名为“金福阳牌生长胶囊”的增高药,由于包装上印有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很受欢迎,一家店铺月销量就多达1.6万单。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查询发现,这款产品的确可以声称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保健功能。
当记者询问对29岁的人是否有效时,该店客服肯定地回答:“可以长,无效退款。一般成骨骨骼生长的空间是3至5厘米,您的年龄在有效范围内。”
记者购买了一个疗程的“巨人套餐”,包含生长胶囊、钙加维D软胶囊、维生素C片,并严格按客服提供的方法连续服用两个月,结果身高未出现丝毫变化。
此外,购物网站上的增高药、助长机、增高精油、增高足贴、按摩增高鞋垫等各式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广告大多吹得天花乱坠。
值得提醒的是,成年人的骨骺线绝大多数已经闭合,下肢骨骼不会继续生长了。任何宣称适用于25至40岁,或可迅速、大幅增高的产品,都是天方夜谭。
另外,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保健品功能只有27种,“促进生长发育”位列其中,但是促生长发育≠增高,号称能“增高”的产品都是在虚假宣传。
人的身高取决于什么
人体的身高实际上取决于骨骼的发育,更具体地说是长骨的发育。在长骨的末端存在骨骺板。骨骺板里面的软骨细胞会在生长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增殖,并逐渐骨化,从而使长骨得到加长。
如此反复,长骨越来越长,身高也越来越高,直至骨骺线闭合,长骨不再增长,人的身高也就基本定型。
骨骺线闭合男性一般在20岁前,女性一般在18岁前。营养代谢障碍、遗传、外力损伤、激素等原因,都会影响骨骺线的闭合时间。对于骨骺线已经闭合的成年人來说,即使注射生长激素也无法长高。
父母个子矮,孩子该如何逆袭
虽然人个子的高矮,约70%至80%源于基因,剩下的20%至30%取决于生长期的生活环境。但其实遗传只决定身高增长的潜能,在骨骺线闭合前,营养代谢、运动、睡眠等多方面都可以对身高造成影响。
饮食要营养均衡。三餐做到荤素搭配,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能量、优质蛋白以及各类维生素、矿物质。适当补钙可以促进身体发育,但补钙过度也会造成骨骺线闭合,导致发育迟缓。
坚持体育锻炼。在骨骺线闭合之前,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内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作息规律。在机体进入深度睡眠以后,生长发育所需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青少年每天应保证拥有8至10小时的睡眠时间。
保持心情愉快。有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过大会抑制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青少年应保持愉快的心情。
(《生命时报》 徐文婷、张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