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 孙海江
[摘 要]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能熟悉学习情境,而且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法;教学研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00-02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设计合理恰当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要求我们学会分析问题和在特定情况下设定特定的模式。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积极参与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情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单一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深入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填鸭式”教学使大多数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语言学习从根本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生课本基础量和内容匮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依赖于课堂学习。由于教师的安排,学生往往充满了被动阅读。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基础内容的积累往往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此外,学习内容的延伸会受到限制,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也会受到影响。
(三)过于强调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推广,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文章答案的解读,注重阅读问题的设置和练习的解决。它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知识学习能力,也不能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对文章所抒发的情感进行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塑造。
(四)教学模式落后
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社会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而且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时代学生的特点,常常会出现课堂过于封闭,教学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在学校课堂授课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了一个充满活力、简单舒适的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知识后有实际参与的感觉,能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教师明白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创设有针对性的有趣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采用统一的知识实践和学习情境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认知水平。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情境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实现理解和记忆深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一)与实践教学结合
心理学家、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只有将在课上所学的基础内容与自己在脑海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结合在一起才算是有效的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教师选择把学生感兴趣或关心的事件作为教材来呈现,这样学生就可以认真学习课程里的内容,而且在课程内容中他们认为存在问题的地方会主动去探索或者主动请教老师、同学。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通过介绍实践课程的内容,学生可以在体会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未来职业联系紧密的同时感受到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新的实验教学中,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验内容的一味灌输性教学,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主体学科的紧密联系,不断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并注重知识的互补性和延伸性,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保持创新精神。
由于课程知识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和体系,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枯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知识难度大,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学生也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本课程,也很难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演示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尽快掌握知识,灵活运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素质教育强调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对学习情境的兴趣,将生活实例融入课程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活,促进学生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情感的关注。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学来解决与情境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有效地将现实生活与课程结构联系起来,丰富和充实教师的教学内容,自然地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带领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锻炼探究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多动脑思考的习惯,也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求知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