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1-09-22 04:17李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逐步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布局,在为学生课堂学习扫清障碍的前提下,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15-0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元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升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指导工作,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供课前微课,开展课前辅导

要实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前辅导工作,用微课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为课堂学习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这样让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1]。

以“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比较多,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也有相关公式的应用,如果全部知识都放在课堂上讲授,显然课业负担压力较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前布置微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师可以将关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的微课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先对公式推导的过程进行全面学习。微课模式构建了虚拟一对一的学习环境,通过微课,学生初步学习了面积公式推导的基本内容,了解了公式的演变过程,强化了对概念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除了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还可以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三角形面积公式背后的逻辑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2   注重课堂导入,充分了解学情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2]。了解学情能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也可以让教师有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从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以“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准备小数加减法的微课资料,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要先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的逻辑。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提供几道计算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如9.3?6.98、24?9.9、13.8?8.3和7.56?4.32。这四道题很有代表性,教师在学生竖式计算时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际计算情况,根据观察结果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根据观察,教师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7.56?4.32、9.3?6.98、13.8?8.3的计算,但不少学生在计算24?9.9时出现了错误,因为他们找不到24的小数点,因此不知道如何对位。基于学生的计算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这类题目的训练频率,以此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逻辑,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开展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

質量[3]。

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有“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图”的内容,教师基于该统计图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①蓝色直条和粉色直条代表什么?②优秀、良好、及格等级男生和女生各自有多少人?教师可通过提出此类问题,让学生对等级情况统计图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跳绳测验等级情况统计表”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这部分内容中,由于涉及的图表知识比较多,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观察图片才能得出数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以此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可采用包括小组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4   注重技术演示,降低理解难度

技术演示主要是利用电子白板等手段,将数学内容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4]。技术展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比较重要,也是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常用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发挥相关技术的优势,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以“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3个城市最低气温”的契机与学生交流。教师可先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教材中南京、三亚和哈尔滨的天气图片和温度计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地观察图片中的内容。然后先放大南京的图片,可以看到南京的天气情况和温度计情况,温度计的示数停留在0,即0℃;然后再放大三亚的图片,根据三亚的图片和温度计的情况,可以得出三亚的天气是零上20℃;最后放大哈尔滨的图片,得出哈尔滨的温度是零下20℃。基于对图片的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零下20℃、零上20℃在生活中应如何表示?通过对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讨论,结合学生提前预习的内容,得到零下20℃为“?20℃”,零上20℃为“+20℃”,以此就完成负数的初步认识。此外,针对“以学校为起点,小华向东走2千米到邮局,小林向西走2千米到公园”这一场景,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通过建立坐标轴的方式向学生演示,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负数,加深学生对负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5   注重课堂总结,归纳学习要点

课堂总结主要是归纳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课堂总结工作,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内容[5]。梳理的过程就是知识回顾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数学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了解课堂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课堂总结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总结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基础知识过一遍,而应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構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梳理。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从整数加减法的角度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理顺算理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提升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认识。又如在学习多边形知识时,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应围绕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面积公式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应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学习了梯形就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关系。教师在梳理总结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完成重点内容的巩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

课堂。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提升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拓展和课堂参与为核心。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明贤.探析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创新策略[J].新课程,2020(20).

[2]施蔡娣.借绘本启趣引思,助力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数学拓展性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小学时代,

2020(4).

[3]郑少林.为学而教——探析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考试周刊,2019(93).

[4]朱琳琳.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27).

[5]郑伟太.结合情景,提出问题——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8).

【作者简介】

李佳(198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