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摘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仅会受到施工技术影响,最主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基基础以及地桩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地基与地桩稳固性还会与建筑工程的运营关系以及经济效益存在相对直观的联系。所谓地基基础,主要指的是建筑结构下部的支撑基础结构构成,主要是由岩体或者土体来承载外部荷载作用之下的相关形变结构,并且它也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性组成部分之一,基础则指的是结构形式的一种,其主要效用则是将建筑物的荷载逐渐传递给地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以往相比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有关建筑物的质量水平要求在提高。另外,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进程日渐加快,为应对国家与城市需求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高楼层的建筑。传统建筑施工进行之时,由于受到施工地基的强度不足、抗震以及抗沉降性状况不佳等问题的影响,会导致高层建筑的结构问题开始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开展将来的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之时,需深入的分析研究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灵活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具体需求等选择最合理与科学的施工技术相关方案,以此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提升建筑安全。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0.
绪论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民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也随之逐渐提升,因此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工艺以及整体稳定性等提出了较高水平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基于此,在开展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相关施工工作之时,需仔细与深入的分析,尽可能使用合理与科学的有效措施,令我国的建筑事业逐渐朝着稳步与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基本概念
1.地基基础
(1)地基础概念
地基基础主要是建筑工程的一种下部结构,其主要由主体与岩体来共同组成,从建筑物的角度而言,地基是十分重要与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根本。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做好有关地基的准备性工作,可有效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整體使用寿命以及相关的使用功能。总的来说,地基的主要功能在于有效传递荷载,促使基础逐渐形成应力以及应变。基于此,开展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充分保证其自身较强的牢固以及稳定性。图1是地基荷载扩散图。
(2)地基基础施工特性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为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也作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打好地基基础才能很好的承受上层压力荷载,并且对地下部分应力荷载进行很好的应对。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否具备牢固性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项目作为隐蔽性工程,加大了整体施工难度,也具备了较高的施工技术标准。如果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没有实际符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例如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时,会导致整栋高层房屋建筑布局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多地出现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造成高层房屋建筑出现倒塌现象,导致出现人员伤亡,给我国社会带来了非常负面影响。由于地基承受上部施工结构整体重量,立柱和墙体的重量都作用在地基上。因此只有确保地基具备稳固性,才能使地基长期承受着上部结构带来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地基施工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施工造价约为20%以上,高层房屋建筑楼层越高,占据的比例就越重,甚至高达高层房屋建筑的30%。
2.桩基础
(1)桩基础概念
所谓桩基础主要是发挥承台或者梁的作用,联系沉入土中的桩,以此逐步达到承载上部结构的最终目的,有着相对较强的抗压力、承载力等,对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非常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期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潜在性风险问题以及安全事故。下图2是桩基础示意图。
(2)桩基础类型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有着沉降量小、承载力较高等各方面的特点。
1)摩擦桩与端承桩
这两种类型主要是依照具体的持力状况分出来的。端承桩首先穿过的土层主要是软土层,继而逐渐深入到深层的比较坚实的土层,上部分的荷载多数都是需要桩尖的阻力作为承载体的,在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之时,需要坚持以贯入度为主,有关桩尖进入到持力层的深度以及标高,需要参考摩擦桩只打入软弱土层一定的深度逐渐将软弱土层挤密,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的提升土壤的密实度实际具体的承载力。
2)灌注桩与预制桩
灌注桩以及预制桩主要是依照具体的施工方式来分类的。灌注桩需要首先在桩位的部分打上一个孔,之后再放置一个钢筋骨架,在将其中浇筑上混凝土之后形成桩,有关灌注桩的种类划分需要依照其具体的成孔方式: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等等不同的灌注桩。预制桩主要是利用打入桩、静力压桩与水冲桩等方式将桩沉入到土中。
二、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出现的问题
1.桩质量管控力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发挥桩基础作用增强地基基础稳定性,但是这一方式方法在广泛推广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多数施工工作开展之时,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抗压力等非常有限,甚至还有桩长度不够、桩头桩身损坏断裂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时间存在就会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对建筑基础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基于此,工作人员需重视装质量的管控工作,严谨依照规定标准进行检查、安装、施工等工作。
2.地下水处理不合理
地基的基础深度相对较深,多数情况下都是比地下水位低的,因此地基基础开展具体施工工作之时,极大可能会诱发地下水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地下水会对地基基础稳定性造成十分直观的影响,在开展建筑物建设工作之前如果不将其重视起来,那么在后期建设乃至于投入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诱发极大隐患问题,甚至严重威胁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因此从工作人员角度而言,在地基基础的施工工作中,需在完善止水环节的同时,采取科学高效的排水方式,保证地基基础稳定、牢固性。
三、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中,地基基础的实际施工质量水平将会直接对建筑的相关耐久性与结构强度等带来直观的影响。在施工区域以及地质条件不同的状况下,地基施工的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施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存在差异的施工条件,从施工人员的角度而言,都需尽可能促使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尽量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从施工人员的角度而言,需尽可能完善好低级的结构加固类工作。一旦施工区域的相关地质条件无法有效满足地基施工的要求,从施工人员的角度而言,可灵活选择最佳的加固技术对地质条件来进行有效改善,逐步满足相关的施工要求。
1.分层填土方式
在施工区域中,多数土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湿润与碰撞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其实际承载力变小,难以实现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需求,对建筑的稳固性以及结构的基本强度造成极大消极影响。基于此,开展施工过程之时,需尽量减少土层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沉降性,保证施工地基基础的整体强度。要实现这一目标,从施工人员角度而言,需保证使用的砂石与沙土的材料是满足具体施工要求的,用其来替代软土层。在进行替换的过程中,多数会选择使用分层填土的方式开展施工工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可有效避免施工地基土体在具体替换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缝隙或者是孔洞等问题,让施工土体的整体结构密度及承载力充分符合施工的具体需求。
2.化学加固
开展施工工作之时,使用化学方式保证土层结构的整体强度。化学加固方式的步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清掉施工土地上的石子以及砂砾等物品,在开展处理工作之时,需尽可能保证场地的整体平整以及清洁度。其次,完成清除工作之时,再开展土司的喷桩施工相关工作,在开展喷桩施工工作之时所使用的喷剂,需灵活性的依据对施工场地自然环境的调查明确具体配方。因而在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需仔细勘察研究四周环境的湿度与水文状况等。另一方面,化学加固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平较高,施工前,必须仔细调查以及分析建筑的建设地基及其周邊的水文地质状况,开展施工工作之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仔细勘察周边施工场地,同时将获得的资料以及具体调查结果当作设计的最终基础,依据具体的环境特征优化建筑,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切忌发生设计与环境条件脱离等问题,尽可能合理控制施工周期。
3.碾压与夯实
在土层松软状况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使用碾压与夯实的方式来提升地基的整体稳固性。由于碾压与夯实对土层作用的深度较为有限。在进行土层碾压与夯实的施工工作过程中,需尽可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对土层进行冲压,以此才会有助于保证地基的强度,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竣工之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概率。
四、桩基础施工技术
开展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之时,地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桩基础同样如此。桩基础具体主要指的是桩基础土建施工工作,需预先选择具体的方位,之后使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逐渐建造成桩。稳固相关成桩结构,令其尽可能满足建筑物的实际建造需求,提升建设整体质量水平。
1.静力压桩
这一技术主要结合具备一定重量的物体与选定好的桩,之后将桩基以及压力逐渐推动到施工场地的具体土壤结构里。由此可知,这一技术的优势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成本的消耗量有限等方面。不仅如此,在施工的过程也很少会产生污染,环保性能非常显著。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静力压桩需充分保证其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在连续性进行的过程中才可逐渐满足有关施工的相关需求。因此也导致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得较为狭窄,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的需求。
2.灌注桩基础施工
对于一些楼层较高的建筑来说,建造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灌注桩基础的方式。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加固法可有效应对高层建筑的各类建筑方面的要求,其承载力也达到了3500KPa,不仅十分适用于目前社会中建筑物的相关建造特征,同时也非常有助于控制各类不必要问题的出现频率。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相关施工环节中,需首先选好最佳的钻孔位置,做好埋设状体内部结构的清理相关工作。其次,选择最适宜工程建设规格的相关混凝土的材料,之后将其依照标准来制作,将其和清理完毕之后的状体结构开展关注的相关处理工作,
对于沉管式的灌注桩,需尽可能在顶端位置对其开展捶打的相关工作,以此完善打孔工作,该施工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应用的范围也不够广泛。另外,挖孔桩不仅需对选择的桩开展挖孔处理工作,同时还需选择最佳的挖孔设备来逐渐完成这一工作,令混凝土浇灌在挖孔桩中,客观合理的控制好所有的深度以及大小。在处理这几个灌注桩的施工工作之时,将所有微笑细节重视起来,以此为上层建筑创造更为坚固以及稳定的地基。
3.振动沉桩技术
在发挥此项技术的作用之时,桩基础施工工作主要在振动器的辅助作用下,对桩身进行振动来完成的。这一技术的优势十分显著,不但可有效控制桩身与土层之间出现的摩擦力,增加沉桩效果,同时极大增加了沉桩的整体速度。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进行基础施工工作之时,首先进行小段时间的小距离的锤击动作,使用较小的力度,在看到桩身进入到土层大约一米左右的深度之后,再大距离重锤,在锤击动作结束之后,保证在桩身可完全进入到土层中去。另一方面,这一技术的成本以及工作效率虽然非常令人满意,但是其产生的噪音也较大,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一技术之时还需全面考量施工场地的具体状况。
结论:
开展建筑工程土建项目工作之时,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安全。基于此,为有效提升建筑物的稳定牢固性,在后期使用阶段获得最大效益,工作人员需尽可能提升有关基础建设的相关施工水平,了解必要的土建施工之时,选择对应施工技术,制定对应施工质量标准,施工部门增强培训与管理类工作,以此保证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稳定性,增强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江平.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6):155-156.
[2]雷衍发.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4):171-172.
[3]肖振华.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118-119.
[4]宋蕾,付晨涛,王晓敏,宋姣姣.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