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云金
我的家乡在金沙江上游云南一条名叫龙街河的小河边,背山面水,祖辈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半猎半耕的生活,生产生活用品都向大山索取,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饭桌上的木碗、木盆、木勺。我现在城里生活,我的书房里一直珍藏着四代人用过的木碗。
过去听我的爷爷讲,在那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的二三十年代,除了生活用盐要用卖山里土特产品买回外,其他都是自给自足,衣服自己种麻织麻布,制麻布衣,制羊皮领褂,盆、碗、瓢、勺都自己到村后大山中找上好的水冬瓜树回来自己用工具挖成盆形、碗形、勺形后经细心打磨而成。
母亲回忆说,木碗沿用到了五十年代。到了五十年代,合作社开始办副业,村里一位见多识广的赶马哥,根据村子东边大石桥山上有制土陶碗的高岭土,提议办一碗厂,得到了合作社的同意,就筹办起了土陶碗厂。
土陶碗厂最兴盛的是六十年代。村里充分利用优质高岭土这一资源,聘请工匠,修建坛碗窑,烧制碗、坛罐等产品,在众多土陶品中,卢显勇、卢中周、张连平等有名的制陶师傅做的仿古青陶技艺堪称一绝,烧出的仿陶器碗美观耐用,深得百姓喜爱,一时间村里商客云集,马帮将土陶碗驮到大姚、元谋、永仁,昆明等地销售。
制土陶碗工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艺术活、苦力活。村民在制陶师傅的指导下,将挖回来的高岭土搅拌成浆,把浆打起来装在池里沉淀,待晾干成块后,再搬进房子里,用水合软,再用铲叠透,最后,把泥一坨坨取来放到一个石头做的陶轮车盘上,陶轮车盘由一面圆木盘架上一根立锥木柱上,轮的下面设有脚架附件固定。以脚为动力转动车盘,手持泥坯一个个地车,做成自己所需要的造型的碗,晒干,再一个个拿回来车底后拿去蘸墨画图,上釉。釉是用当地的米糠和石灰烧成灰后再兑上上好的高岭土而成。晾干后放进窑室烧制,烧好的陶器冷却三至四天,就可出窑。一件件充满艺术韵味的陶碗就这样产生了。
有艺术灵感的师傅不用陶轮车盘直接用手捏。一坨坨泥在他手里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一件件小钵、小罐、小碗、小杯、小人、小动物等精美的工艺品。
有的客户会提一些奇思怪想的商品要求,师傅要根据客户的设想用草、竹、藤编织成原型的器物作模子,将湿黏土涂抹在上面,晾干后放人窑内烧制。出窑后,编织物本身烧尽而留下粘土容器,就成客户想要的陶器了。
制陶碗技艺在六七十年代平凡的日子里,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小孩子们一放学总是跑去看师傅们制陶手艺,有的还去偷一点泥巴回来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老人们则在窑厂旁边议论着师傅们谁的手艺好。
制陶技艺代代相传,师傅们在精心烧制土碗的同时,选中自己喜欢的弟子做好传帮带,培养了卢文有、谢国富等弟子,徒弟们又到周边仓屯永胜、五湖西冲火山老卫家建制土陶碗厂。村里有捏土成陶的技艺,一个时期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产业。
七八十年代,瓷碗的出现,本地的陶制土碗受到外来瓷制品的冲击,村里的制陶碗厂歇业了。
到了九十年代,家里又将瓷碗换成了钢碗。
到二十世纪初,等我有了小孩当了父亲,母亲又将木碗带到城里给小孩用,说木碗盛热物端在手里不烫手,小孩不小心摔在地上也不会坏。这木碗一直保存在我的家里。
进入新时代,村里制陶碗传统技艺受到保护,制陶艺人谢国富被列为县级民间制陶技艺传承人,他又收了徒弟,將民间传统制陶技艺继续传承下去。随着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兴起,现土陶制品在市场有了销路,村里的几位年轻人又到技师学院学习新的制陶工艺,谢国富的几个徒弟正在村里谋划筹建着一个新制陶厂。
小小的碗,是我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须用品,我家里的木碗、土陶碗、瓷碗、钢碗见证了从爷爷到我小孩四代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一百年生活的变迁。
责任编辑:郭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