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9-22 12:02李中虎张广芹刘聪张树宝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产建议问题

李中虎 张广芹 刘聪 张树宝

摘要: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质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对象的安全。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从一线养殖户反馈的信息和大量调研分析结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针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建议:推进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加大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补贴以及不断增强对水产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工厂化水产养殖高效、有序发展。

关键词:水产;工厂化养殖;问题;建议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对传统渔业养殖模式的革新,它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最终目的是实现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健康、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1]。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大菱鲆工厂化为代表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在山东沿海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2],对名贵水产品的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主要的养殖品种包含大菱鲆、舌鳎、南美白对虾、斑石鲷、海参、海肠等。笔者作为山东烟台地区水产技术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养殖户反馈情况,梳理了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供读者朋友参考。

1 传统水产养殖向工厂化养殖转型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几年,大面积长时间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冲击。例如2019年的9号台风“利奇马”对山东青岛、潍坊等地区的网箱养殖及土塘养殖都造成了惨重的损失[3]。对于外塘养殖来说,环境和季节的变化都是不可控的,很可能给养殖池塘的各项水质指标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短时间内由于降雨、高温、霜冻等天气的变化极易导致水温、酸碱度、溶氧量等这些关键指标的突变,从而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最终造成水产养殖总量的减少,甚至是绝收。靠天吃饭的土塘养殖模式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越来越多,传统水产养殖行业的转变也越来越迫切。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水质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对象的安全。从整体来看,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值得行业内人士持续关注和不断尝试完善[4]。

近年来,在国内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环保政策实施的双重压力下,新型健康、高效、环保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受到了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密切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5]。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从一线养殖户反馈的信息和大量调研分析结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业的发展受到的限制条件比较多,虽然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但在全球范围内当前仍然处于较低的初级水平。尽管这几年我国循环水养殖观念的传播和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养殖主体多以个体户为主,规模化养殖企业不仅数量极少,而且总体规模也较小。

2.1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体上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3种形式。在山东沿海地区,受水处理成本高、海水或者地下卤水资源较充足等因素的影响,基本上绝大多数还是以流水养殖为主,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厂比例极少,技术应用还处于工厂化养殖的初级阶段,海阳、莱阳等地区的工厂化养殖状况基本上还是处于“人工养殖池+厂房外壳”的低端模式,设备、设施较少,单位产量较低。据统计,流水工厂化养殖单位水体产量为10~15kg/m3·年,而发达国家密集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产量高达100kg/m3·年[6]。总体来看,山东沿海的工厂化多以流水工厂化养殖為主,养殖模式的发展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2.2 投入高、回收难、风险大

无论是流水养殖还是循环水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养殖工厂基础建设、养殖设备采购安装、苗种饲料购买以及技术人员的招聘等,投入金额很大。例如烟台地区的工厂化养殖场租金多在6万元/亩·年,中小散养殖户几乎无法承担。同时工厂化养殖的资金回收时间相对较长,运行管理、成本控制、产品销售等因素都影响着成本的回收与盈利。长期存在的“高投资、高风险”问题,直接限制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

2.3 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需求

据近年来从事工厂化养殖的用户反映,目前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能耗上。经过多年的实践,传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操作管理难、维护成本高、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工厂化水产养殖对养殖技术要求非常高。一般情况下,无论何种规模的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都会招聘至少一名水产技术员在养殖管理上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但实际上,当前水产养殖行业这种专业有经验的水产技术员少之又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对于该类水产技术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两个硬性要求也在凸显:一是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另一个是多年养殖成功的实践经验。

2.4 水质污染严重,病害频发

在高密度、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下,饲料投喂用量是土塘养殖的十几倍甚至是数十倍,大量的残饵粪便极易造成养殖水质的严重污染。饲料残饵、养殖动物的粪便在水中分解出过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养殖经济动物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海水中的弧菌、大肠杆菌等一些有害菌得到了良好的繁殖环境,进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因此,工厂化水产养殖对养殖水质的要求特别高,而且流水养殖模式对换水量要求特别大。

2.5 养殖品种的附加价值要求高

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与普通低附加值水产动物无缘。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从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养殖户和企业大多数会选择大菱鲆[7]、舌鳎、南美白对虾、斑石鲷、海参、海肠等生长周期短、多茬养殖、产品价格高、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相对稳定和经济附加值相对高的名贵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养殖品种的附加价值要求高直接限制了绝大数的淡水养殖品种,当然鲑鳟类冷水鱼作为价格较高的淡水养殖产品,一直以来被工厂化养殖户所喜爱。较单一的养殖品种,造成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容易使消费市场饱和,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3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出的意见建议

虽然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养殖模式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但毋容置疑,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符合山东省内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通过养殖情况来看,工厂化养殖具有产量高,效益好,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等特点优势,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山东省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契机[5]。

3.1 推进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

潍坊、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自上个世纪以来,积极发展“深水井+大棚”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为代表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当然,实现循环水养殖模式的重要一点就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革新,真正开发出易于管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3.2 增强对水产相关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整体上来看,农林牧渔对于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工厂化水产养殖对于技术要求极高,以往传统养殖模式下的靠经验养殖几乎行不通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对于水产技术员的学历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山东省内各大院校提高对水产养殖学科的重视程度,加强水产学科建设,并对水产养殖学科的高校人才做好行业前景展望和从事行业引导。

3.3 加大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补贴

受安装设备、场地租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流水养殖还是循环水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综合养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该模式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8,9]。建议将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建设与国家农业基础设备改造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相结合,并进一步降低农业用电成本,沿海各县市区成立工厂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切实降低养殖个体和企业的负担,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雷霁霖.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丁永良.中围流水高密度养鱼的沿革[J].渔业机械仪器,1988(4):6-7.

[3] 台风"利奇马"致530余亿元直接经济损失[N].新京报网,2019-08-15.

[4] 王峰,雷霁霖,高淳仁,等.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3(5):192-203.

[5] 刘宝良,雷霁霖,黄滨,等.中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渔业现代化,2015,42(1):1-5.

[6] 王清印.海水设施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7] 王峰.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与养殖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8] 张宝龙,赵子续,曲木,等.工厂化水产养殖现状分析[J].养殖与饲料,2020(1):31-34.

[9] 陳军,徐皓,倪琦,等.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J].渔业现代化,2009(4):1-7.

猜你喜欢
水产建议问题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