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定量参数在评价脂肪肝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9-22 10:55杨鹏春晏彩华戴迟兵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百分比脂肪肝脂肪

汪 菁, 杨鹏春, 晏彩华, 戴迟兵, 覃 涛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1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中脂质过多积累的疾病,主要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少量脂肪酸[1]。当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化超过30%时,或肝细胞中脂质的积累超过肝脏湿重的5%时,称为脂肪肝[2,3]。脂肪肝有多种原因,包括肥胖、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怀孕、药物、糖尿病和相关疾病等[4,5]。这些原因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过度积累,并最终导致病理变化。脂肪肝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检测等,超声检测是脂肪肝最常规的检测方法,它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特点,但准确性相对较低,特别是涉及与某些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时[6]。多层螺旋CT(MSCT)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肝脏CT灌注成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MSCT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增强扫描还可鉴别不典型脂肪肝,并且对显示患者不同密度的组织和器官具有良好的效果[7,8]。目前针对MSCT定量参数在临床上评价肝脏发生脂肪病变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基于此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39例作为脂肪肝组、同期行健康体检无肝脏病变的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脂肪肝的诊断参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诊断标准》[9];年龄范围19~79岁;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肝脏无病变对象;研究对象愿意接受腹部CT检查;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肝癌、肝纤维化、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近3个月具有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病史患者;肝脏手术史、射频消融术史患者;近3个月内患者使用过肝功能损伤相关药物。脂肪肝组:年龄54~79岁,平均(66.4±6.6)岁;男性74例,女性65例。对照组:年龄48~79岁,平均(65.0±8.4)岁;男性33例,女性37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MSCT检查所使用仪器为荷兰飞利浦生产的16排螺旋CT。采用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的模式,扫描层厚为5.0 mm,重建间隔为2.0 mm,薄层重建为2.0 mm。在进行动静脉增强扫描时,向患者的肘正中静脉团以3.5 mL/s高压注射60~70 mL碘海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26)。将数据转移到Philips brillianceCT工作站,并在肝右叶层面最大位置处进行测量。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勾画皮肤、腹腔与肌肉轮廓,在垂直扫描床处作一经过脐线段,长度为矢状径,取与扫描床平行最长径为横径,腰4/5后方棘突到皮下距离为皮下脂肪厚度。由软件根据设定的脂肪CT值范围计算该平面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abdominal fat area,TFA)、腹腔内脂肪面积(intra-abdomin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SFA=TFA-VFA,从软件中导出所有被检者的肝脏及脂肪组织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经计算得出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10]。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血压、性别、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MSCT检测参数比较

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肝脏CT值、肝脏骨密度(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MSCT检测参数比较

2.3 不同脂肪肝病变程度的患者MSCT检测参数比较

重度、中度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测定值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肝脏CT值、肝脏BMD值均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值均高于中度组(P<0.05),肝脏CT值、肝脏BMD值均明显低于中度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脂肪肝病变程度的患者MSCT参数比较

2.4 诊断价值分析

表4给出肝脏CT值、肝脏BMD值、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诊断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AUC)等相关指标。其中,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和VFA的AUC值较高,分别为0.896和0.848。

表4 诊断价值结果

3 讨论

目前,脂肪肝疾病的主要临床检查方法是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其中病理学检查是确定患者特定疾病的程度和类型的“金标准”[11]。MSCT目前是一种相对先进的影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它在病变血管造影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清楚地显示患者病变区域的血管,促使病变的中央支撑动脉和辐状动脉分布,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12,13]。还可以在同一时间点收集多层图像,执行多层图像重建,有助于了解空间解剖间的关系与病变细节。

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组的肝脏CT值、肝脏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中度脂肪肝组的肝脏CT值、肝脏BMD值明显低于轻度组。脂肪肝与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而血脂代谢又影响到BMD代谢。曲玉蕾等[14]认为,肝病的发生能引起一系列全身疾病,其中就包含骨质疏松这一并发症,且具有较高发生率。肝脏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联系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异常造成骨转换不平衡诱发的,最终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MSCT以常规CT为基础来定量分析松质骨BMD值,随着肝脏脂肪含量的增加,相应的平均肝脏BMD值和肝脏CT值逐渐降低[15]。在MSCT扫描中,注射的造影剂被输送进入肝动脉,显示增强扫描,但由于门静脉血供发生变化,肝实质血供也发生变化,轻度脂肪肝MSCT图像呈现轻度增强,在中重度病变中,增强信号比轻度明显。脂肪肝组病灶内出现了异常强化的血管,病灶边缘显著增强,肝脏超声主要表现为动脉期回声弥漫性增强,表现为低回声,并呈现向心特征,在不同程度中呈现不同特征,这有助于区分不同程度的疾病。与超声检查相比,MSCT增强扫描具有更好的穿透性,以及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MSCT可以获取更准确的三维图像并更准确地分析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MSCT增强扫描还可以快速形成图像,全面反映病变血供的特征,并大大提高诊断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和中度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测量值均明显高于轻度组。MSCT可以根据CT值的差异来区分脂肪组织,并且是横截面图像,可以从视觉上区分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脂肪肝患者的脂肪重新分布,脂肪含量显著增加,SFA由脂肪组织外周向中心变化,且随体重、BMD和VFA的增加而增加。关于腹部脂肪含量与BMD之间的关系,临床有许多不同的见解[16,17]。一些研究声称SFA对BM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脂肪组织可能通过增加骨机械负荷和改变骨代谢影响BMD[18]。MSCT经过模板校正,测量准确度高,并能准确勾画和测量腹部脂肪的面积。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和SFA测量值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比较本研究各参数ROC的曲线下面积值可以看出,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VFA>TFA>SFA>肝脏CT值>肝脏BMD值,提示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VFA较其他因素诊断脂肪肝的效能高。MSCT可以将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显示为横向图像,还可以通过医院工作站的后处理来完成器官表面重建、多层重建和三维重建。通过调整不同的重构阈值,可以逐层显示组织结构,并获得相对复杂的三维图像,实现了更加准确、实时的显示。在诊断脂肪肝的过程中,MSCT参数是较好的量化标准。

综上所述,MSCT定量参数在临床上评价肝脏发生脂肪病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发现,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VFA的诊断效能较好,可以从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腹腔内脂肪面积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为临床评价脂肪肝病变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百分比脂肪肝脂肪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脂肪的前世今生
反派脂肪要逆袭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