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然 李雪松
摘要:中国电影产业近十年发展迅速,但体育类型的电影依然是稀缺题材,2021年《夺冠》热映,体育题材电影重回观众视野,在体育产业和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体育类型电影的理论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体育电影叙事的时间表达和意象修辞这两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海外同题材影片佳作浅析对比。
关键词:体育电影 时间表达 意象修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145-03
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寄托人类超越自我、征服自然的精神理想,到中国的传统武术,东西方历史文化中都有对于体育竞技的记载,体育逐渐演变为世界性的运动和竞赛形式。而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个体极限的探索,比赛过程中充满不确定的戏剧性,因而吸引无数追梦者前仆后继,竞技体育精彩纷呈,充滿魅力。体育题材的电影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电影产业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三管齐下的文化产品。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类电影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谢晋,1958)弘扬时代精神,流传深远,影响深刻;《沙鸥》(张暖忻,1981)聚焦在女排姑娘沙鸥的形象塑造,她一生都在争取夺冠的路上,展示了中华儿女铿锵玫瑰砥砺前行的顽强精神;新世纪之初,紧抓时代脉搏的体育题材电影《女帅男兵》(戚健,2000),探讨国内体育俱乐部制、引进外援等与国际化体育产业发展融合中的中国体育人;林超贤导演的虚构类型体育电影《激战》(2013)和《破风》(2015)展示新生代中华体育健儿的破风前行、逆流而上的成长心路历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08)、《许海峰的枪》(2012)回溯历史,同是洛杉矶奥运会,但祖国已经强大;陈可辛导演的《夺冠》(2021)用三段式叙事结构展现了中国女排与时代精神的传承。这些影片所展现的历史图景映射了体育运动员个体成长与国家命运的共鸣,每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在叙事内容、历史时间底色、视觉效果等方面又不断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中国体育影片的时间表达
笛卡尔认为:“我们所称为时间的那种东西不是加于一般绵延上的一种东西,乃是一种思想方式”。电影通过视听语言展现了多线程的时间阶段,包括历史时间、场景时间和意识时间,正是这些时间的绵延与压缩,将电影叙事的艺术性与戏剧性精彩呈现。
(一)中国体育影片中的历史时间底色
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时间底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20世纪50年代的《女篮五号》为代表,电影塑造了纯真灵动、充满期望、积极向上的人物群像,彼时中国第三代导演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正是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每个人都想尽快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充满理想与抱负的集体兴奋时代,虽然《女篮五号》中呈现激烈比赛对抗的场景不多,但影片中天安门、家居环境、道具服饰等都体现出所处时代人们思想、面貌和生活,是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女排题材的影片《沙鸥》,那时女排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接连获胜,出现人们扎堆看直播的景象,但在光辉背后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与顽强隐蔽而动人。女主角排球队员沙鸥是经历与世界冠军擦肩、疾病抗争、痛失爱人磨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映射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顽强不屈的站起来;第三个阶段是到了90年代与新世纪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艰难调整,很多球类运动与国际化俱乐部制接轨,职业化改革成为重要的电影叙事题材,代表作品有《女帅男兵》《女足9号》(2000)等,主要表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进入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精神和自我追求发展的共鸣;第四个阶段是全民筹备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开始,伴随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国产纪录片的崛起,《筑梦2008》(顾筠,2008)、《永恒之火》(顾筠,2009)、许慧晶导演的《棒!少年》(2020)等体育题材纪录片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而电影市场上通过体育讲述中国体育人的故事也相继上映,陈可辛导演的影片《夺冠》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获得第三届女排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度夺金重回巅峰为时间节点,在30余年的历史跨度内呈现,将中国女排为国拼搏、精神传承、追寻自我的过程与国家发展意识变化交相辉映。
(二)中国体育影片中的场景与意识时间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笛卡尔的时间观念基础上提出时间绵延理论,他提出电影中展示的时间、空间与观众所欣赏的时间是有距离的。不同于其他电影中的体育表演情节,可以通过镜头切换或剪辑合成一些运动动作或效果,体育题材电影离不开赛场上令人激动澎湃的瞬间,观众尤其对于连贯的动作镜头特写格外期待,体育电影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相应的视听语言能否表现出源于真实赛场,又高于真实的悬念时刻、子弹时间、关键动作的瞬间画面的特效视效,这显然是体育题材电影的视效关键。在拍摄过程中,动作的理解和捕捉,运动节奏的控制,视效的呈现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电影有限的叙事时长内,赛场上紧张的每分每秒背后是长达几年或十几年的科学、刻苦训练,这些内容通过场景时间进行穿插呈现。
“‘以训练-成长-比赛-失败-最终胜利为基本结构的体育类型片在中国一直是弱项”。这种看似常规的电影叙事结构,需要真人真事的成长经历增加叙事的说服力,这也导致中国体育励志类型片的稀缺。电影《沙鸥》中沙鸥失去事业、失去爱情,在这种双重打击下,其独自一人在圆明园的残破雕塑中踱步,回忆往昔和恋人的美好时光,渺小的身影和巨大的残壁呈现了个人与历史的映射,镜头呈现的视听语言宏大而震撼,也给后续沙鸥战胜身心的巨大创伤,重返球场成为教练并将希望寄托在新一代女排队员身进行了生动可信的场景画面铺垫。电影《我是马布里》是篮球题材的体育电影,是真实与改编相结合的剧情纪录电影,其中最重要的情节就是篮球比赛,带给观众生动、直播沉浸式的视效体验;电影《夺冠》中用快速的摇镜推镜、变焦增加比赛现场的紧张感,或者用升格镜头慢动作交代关键球,使得这种紧张感得到了充分的延长,也在最后时刻使观众的情绪释放地更加彻底。《夺冠》展现了女排精神三十五年的艰辛历程,女排精神从“为国拼命”“永不言败”到“自信自强”“超越自我”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已经不再将树立大国形象的重担承载在这群顽强拼搏的女排姑娘身上。在《夺冠》中当郎平教练再次返回熟悉的场地时,往日的队友和训练场面在流动,电影画面展现了意识的流动。
二、中国体育电影的意象表达
意象是分析视觉修辞的重要视角,是指基于主体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相互感知而生成的集表面含义和内部意义于一体的艺术形象。在视觉修辞的语境之下,又可细分为原型意象、符号意象和精神意象。
(一)角色原型與国家形象的意象共鸣
李镇曾提到:“体育题材影片所倡导的体育精神,本质上是英雄传奇的再现,而当前一些作品在戏剧冲突上稍显弱势”。电影《女篮五号》在女排运动员原型基础上进行情感叙事的改编,共同输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绪,以当今视角回望略显夸张的表演动作,高度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劳动人民的亢奋心理状态;电影《沙鸥》里北京女排队员常珊珊饰演“沙鸥”,将运动员日常生活和比赛中的真实状态表现出来,运动员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挚爱的排球运动,不是常见的励志叙事,展现了现实的遗憾与无奈、挫折与沉沦、人生竞技与民族复兴的强国梦。电影《女帅男兵》原型为中国国家女篮主力队员李昕,电影自然表现了运动员发奋向上、不甘后人的优秀品质,尤其女主角不畏男性的猜疑勇于承担责任、富于开拓精神,到最终取得胜利,都显示出女帅的强大力量!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以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比赛过程中,刘长春孤独的身影肩负着民族的荣辱在奔跑,象征着东方坚毅的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气节;电影《许海峰的枪》以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射击比赛运动员许海峰为原型,以中国队首次在该项目上勇夺冠军的经历为叙事原型;电影《夺冠》将中国女排的真实事迹结合有限改编进行原型叙事。脍炙人口的人物原型和历史事件在电影媒介的叙述下释放出真实的独特魅力,也容易形成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与融合。
(二)身体符号与民族精神的意象
吉尔德勒兹曾说过:“电影正是直接通过身体(而不是藉由身体)而完成它同精神、思维的缔结”。身体一直是人类文化艺术叙事的重要题材和主题,从维纶道夫的维纳斯寄托冰河游牧时期人类对繁衍的祈求到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直接将身体作为艺术作品,身体媒介始终是文学、绘画、雕塑、电影的重要表达意象。体育电影的本质是英雄抗争,电影媒介正好可以戏剧化的加工其中感人励志的部分,因而身体必然成为重要的叙事和符号。《女篮五号》中取材建国初期,国际舞台体育竞技结果和国家形象具有天然的关联,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羞辱,“为国争光展示傲骨雄风”,影片中青春靓丽的女运动健将们,是生机与活力的民族形象象征;《沙鸥》中身体的伤痛正如同新中国曾经经历的困难,身上的伤痕淤青,伤痛难忍流下的汗水泪水,诊室、轮椅等,通过视觉修辞呈现表达了在绝望中站起,永远不轻言放弃,顽强、坚韧、怀有强烈荣誉感的精神意象。《沙鸥》所代表的女排精神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共鸣,集体记忆。《夺冠》中的中国女排队员的身体意象是个体与国家,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的成绩与国家形象具有天然的关联,身前是运动服,身后是国家,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下,需要用金牌证明国家实力,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多的是青春书写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精神展现。
三、中外体育题材电影对比下的反思
纵观中外体育题材电影精品,都是在国家电影工业、体育产业两者合力下打造的。美国体育文化发展较早,竞技体育产业空前发达,因而故事素材丰富,除了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等运动题材的电影佳片不断;同样是体育强国的俄罗斯2017年也携带《绝杀慕尼黑》赢得中国本土第二大体育题材票房,后续《花滑女王》(2018)和《最后一球》(2018)分别登陆中国各大院线;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2016)赢得国内引进体育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电影中将体育竞技、性别偏见、家庭亲情关系等三重叙事线索交织,合力展现体育精神与人文情感。
(一)体育电影是人文精神与技术美学的合奏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战胜对手取得胜利是运动员的职业目标和精神追求,比赛战场上的短暂竞技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刻苦训练,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创伤承载着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中国体育励志类型影片数量较少,但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作品整体叙事结构和叙事节奏过于工整和符合商业规范,反而削弱了体育竞技结局不可预知的迷人魅力、运动员作为人的个体拼搏奋斗的真实性。观众欣赏运动员艰苦训练的过程,但也更期待看到精彩瞬间、关键时刻的场面重现。体育题材的电影需要电影工业和商业配合、脍炙人口的体育人励志素材、高水准视效技术三者合力。
(二)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社会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逐渐升温,中国成长为体育大国的道路上,用热血和汗水写就的运动传奇,外国优秀的体育电影除了在电影叙事中展现体育精神、体育竞技的紧张时刻,更多的注重运动员成长的心路历程及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感关系叙事,其本质都是讲述一个精彩动人的好故事,索亚斌教授指出“体育题材目前还不是市场青睐的主要类型,因为需在真实事例与电影加工之间平衡,创作难度极大”。俄罗斯体育题材电影《绝杀慕尼黑》用将近50分钟的电影时长呈现最后的决胜比赛,导演采访中自述对最后比赛的录像观摩500多次,7台机器封闭拍摄一个月时间,最后一球的镜头呈现了时间静止的瞬间视效,全体制作人员能够配合训练,拍摄制作精雕细琢,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结语
石川教授认为“当前体育题材影片对运动员生活和思想上的描写比较片面化,创作人员缺乏对体育题材的了解”。伟大的胜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奋斗故事,每一块闪耀的金牌背后都记录着运动员的血汗心路,期望中国体育类型电影在这些原型土壤上更深细,开出脍炙人口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王文新.观念的艺术表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2]尹鸿.梁君健.英雄殉道与凡人悲欢的双重变奏[J].当代电影,2021(03):8.
[3]李春雷,王玉迪.身体叙事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民族精神建构研究以《夺冠》为例[J].电影评介,2020(1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