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竹
摘要:在学习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照搬照抄,我们的视角是去理解他者音乐背后的文化,理解他人的过程也是在理解自己、对自己的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味去迎合或是贬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都是不正确的,若想要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其他人的文化,尊重不是逢迎谄媚,要先有自己的立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觉和自信,在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共同学习中成就自我。
关键词:文化属性 文化相对论 本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85-03
20世纪中后期,美国最早提倡多元文化观念,1953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成立,1955年音乐人类学学会成立,二者推动了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随着种族主义问题逐渐缓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不断发展,到了90年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美国走向成熟,因而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核心论域的讨论离不开对多元文化观念历史背景的关照。“论域”一词在不同问题中有不同的解释,从数学的角度看,它指学科理论研究对象所构成的不空的集合;也有学者在音乐学科理论研究中将其认作是“领域”进行论述①。本文论域指的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所涉及的有关人类学与音乐学的相关理论。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观念与音乐教育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核心论域:一是音乐文化属性认知的差异性,二是多元文化的平等性,三是本土音乐与多元音乐的互动性。
一、音乐文化属性认知——差异性
音乐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是通过声响作用于人的听觉,影响人的感觉、知觉,甚至通过人的音感和乐感影响人的情感和思想。人的主观意识在音乐中有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人们对音乐的创作或体验等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于音乐的认知理解都存在差异,正如有的人喜欢国际化一些的摇滚乐,有的人喜欢本土化一些的传统音乐。关于文化,我们无法给予一个精准的定义,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是多元的,正如洛秦老师在《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一书中写道:“无论从形式还是本质上来探讨,‘什么是音乐,音乐是什么的解答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是因为文化不同、社会属性不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异的。音乐可以是一种表达、一种精神、一种工具,也可以是一種‘无为的境地”。②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的形式,既可以是具体的史书典籍,也可以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不同人眼里的文化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有人认为是家乡的月光。音乐教育学者埃利奥特将人们对音乐的这种认知差异归因为由文化与语境决定的理解③,即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感觉、知觉、思维、判断、经验、知识、阅历等,人们不同的综合经验影响着人们对于音乐的判断。20世纪的人文社科学科经历了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后现代转向直至文化转向,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不同的音乐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其认知差异主要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即不同种族或地区中各具特色的文化。
文化多元主义反对以往以欧洲为中心的“一元论”,反对按人种将人划分成高等和低等、将文化分为高级和低级;提倡尊重多样的文化差异,消除文化歧视。文化本身就是多样且各具特色的,文化的多元使得音乐也是多元的,多元化的音乐成为了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多元主义进入音乐教育之前,音乐教育也不免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等思想影响,认为只有西方具有审美性的音乐作品才是好的音乐。中国音乐教育虽然以美育为基础,但在以往却过于注重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忽略了审美以外的其他形式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将所有的音乐都沿用一套西方的理论体系去评价,是不合理的,西方音乐的欣赏方式和评价标准仅限于西方的音乐,中国的音乐应当用中国的欣赏方式去理解,例如中国的文人琴曲讲究的是气韵生动、余韵绵长、琴人合一、以琴抒情,即不能用西方的复调理论将单声的中国琴曲简单评判为“落后”的音乐,也不能用西方以曲谱为核心的演奏理论将中国琴曲演奏者更多的二次创作看作是不合规则。审美主义音乐教育观念把民歌看作是不具纯粹审美属性的功能性音乐,但是民歌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曲,歌曲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以及历史阶段的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景况,民歌《小白菜》体现了旧社会孤苦孩童的悲惨命运,而民歌《茉莉花》又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的民歌代表着不同人群的文化观念,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这样的音乐无法用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去评判价值。
二、从欧洲中心论走向文化多元论——平等性
欧洲中心论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在19世纪得以发展,是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所谓欧洲中心论就是把欧洲视为世界中心,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认为其文化是先进的,经济是遥遥领先的,甚至人种也是比其他人种优化的。这是一种狭隘的认知,欧洲无法认清自己,同时也忽视了其他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而这种观念对于其他地区的文化观念也造成了影响,包含学术界在内,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如今很多国际标准如本初子午线、公元纪年、拉丁字母都包含欧洲中心主义思想。这样的偏见反映到音乐教育上,出现了作品思维教学,即认为只有西方的作品才具有审美性,否定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教西方的艺术作品,忽略了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多元主义的出现传达着民主的思想,最初出现在政治领域,以抵制政治霸权,随着文化人类学的不断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元主义思想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相对论思想逐渐被广泛认可,与欧洲中心论相对立,文化相对论指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不同民族文化的时候,应当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在音乐中,任何音乐都不可能在本质上比其他音乐更优秀,他们在自己的语境中同等有效,音乐应当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是指在不同生存空间中自身聚合方式不同而促成的不同文化,即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区群体所特有的文化,这也促使我们用全球视野研究音乐教育,并且在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面前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了未来人类文明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④此书在近20年前便预言文化将走向多元化,而今文化多元化趋势确实已不可逆转。但此书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却有争议,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于欧洲是一种威胁,这是在用西方狭隘的帝国主义眼光看待东方文明,虽然肯定了多元文化的必然性,但其态度仍然只是为美国自身政治利益服务,而非真正的为建设全人类的文化平等与文化共存而立意。赛义德《东方学》曾揭示东西方不平等,批判殖民主义。⑤《东方学》注意到了文化平等和文化差异,我们既要在文化差异中寻求文化平等,也要在文化平等中有文化差异。文化本身是存在差异的,而这些差异正是多元文化的价值所在,因而要寻求更好的文化多元化,首先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在差异中寻求文化平等;而文化平等并不是将一切文化的价值一概而论,那些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文化是价值更高的文化,而那些虽然具有特色但是违反了人类道德精神的文化是不被提倡的。如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延至今日成为了一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的现代体育精神,每一种人种、每一个国家的运动员都会被尊重,这样的精神促进了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既做到了保留文化差异,也做到了对差异的尊重。相反,那些违反人类道德精神用人皮做鼓、动物皮毛制衣的文化行为,在现代文明或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未来都是不被提倡的。
三、本土音乐与多元音乐——互动性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就有“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艺术,从而尊重艺术”。而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中,自然出现了一个问题:在音乐教学中,本土音乐与其他种类音乐如何共存?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五线谱、和声、曲式、配器等西方的音乐技术理论充斥着我们生活,渐渐的我们对于工尺谱、民族调式等传统音乐理论愈发陌生,这就像南京本地人精通小提琴却没听过本地的戏曲“白局”⑥一样,中国的音乐教育理论上是在走自己的路,但实际上却走上了西方音乐铺好的路,借着本土音乐的旗子却没有对本土音乐创新,将本土音乐与多元音乐变成了简单的拼凑,成为了塞义德口中被西方人构建出的他者。无论是本土音乐还是多元音乐的教育课堂,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即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通过学习音乐的形式、历史背景以及意义等理论知识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这是在做他者建设,我们更需要的是“局内人”的体验,通过尽可能的沉浸式学习更为深刻的理解音乐文化,这对于教材与课堂形式的创新都是一种挑战。例如在学习《赛龙舟》音乐时,如果能让学生模拟现场体验一次赛龙舟活动,那么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体验则更加深刻。在音乐教学中既要平衡本土音乐文化和其他音乐文化,也要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中进行创新。
音乐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的差异性之中。东方音乐以直觉为主,重视身体与心灵的建构,音乐的表达通常具有自主性和非定量性;而西方音乐则是以理性为主,注重数理逻辑的分析,把对音乐的认知建立在工具性的四大件中。追根溯源,中国农耕文明人文思想往往注重天、地和心灵人,而西方工业文明则更注重数、理性和逻辑。因此,在本土音乐教育中,需要以本土音乐文化为学习内容,并非借助西方理论学习本土音乐。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和理解应当放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西方的理论技术是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评判应用自己本身的体系去参考。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在全球化过程中虽偶有出现逆全球化状况,但总体的全球化趋势是没有发生改变并难以逆转的。伴随全球化的是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论域包括了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多元文化的平等性以及本土音乐与多元音乐的互动性,中国的音乐教育首先需要的是音樂文化观念的转变,需要构建一套适合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在本土音乐文化教学与多元音乐文化教学中既不能简单相加,也不能走上西方音乐铺的路,而是要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学习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能真实体验各种音乐现象,而不只是停留在艺术作品的审美层面。我国自身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有一段路要走,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积极吸收多元文化,既需要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本土创新,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对于他者文化的学习态度,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主编.21世纪主潮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4(06):7-15.
[3][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①秦雪峰:《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的发展与论域》,《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1页。
②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③(美)戴维·埃里奥特(David J. Elliott)著、刘沛译:《关注音乐实践 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④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6页。
⑤(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1页。
⑥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