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今年以来,政策不确定性对医药板块投资情绪造成压制,政策利空因素影响较大的细分板块估值承压。梳理近期的医药政策,可以发现部分已经落地。
与此同时,医药板块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域,行业长坡厚雪仍为投资主线,目前或为左侧布局良机。从上市公司中报可见,医药景气度较高,但子行业分化明显,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业绩增速遥遥领先。
今年做投资时,市场非常关心政策影响,包括互联网、教育、游戏等行业都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投资者担心关系到民生的医药行业也会出现变化,但实际上医药内部的改革一直存在。
过去几年包括集采、医保谈判等,已经逐步常态化,表面看对药企压价是利空,但破除伪创新、灰色地带和过度营销等,对医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有益无害。具体来说,政策的顶层设计有清晰的目标,如集采压缩虚高仿制药药价,鼓励社会办医、鼓励进口替代、加强医疗卫生支出等。
当前时点,医药行业已经具备不错的性价比。从历史上看,医药行业受到政策性打压往往是阶段性好买点。第5批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已于6月底公布,各省将于9、10月开始执行;安徽省IVD集采结果已于8月发布,中選的国产企业将加速国产替代。而今年的集采陆续落地,不确定性也在逐步消除。
9月14日,最新人工关节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出炉,本次集采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约82%。与此前冠脉支架集采93%的价格降幅相比有所缓和,预计相应中标制造商可以保留一定合理利润空间,政策或正引导集采由“唯低价论”向“合理降价”的温和方向回归。
根据中标结果,国产龙头全产品线中标。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集采落地后骨科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集体反弹。本次集采对经销体系影响明显,在渠道承担大部分降幅后,本次降价对国产龙头出厂价影响较小,因此集采后国产龙头毛利率有望维持稳定或小幅下滑。
经历了年内政策导致的调整后,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处在相对低位。截至9月17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PE估值仅33.48倍,位于历史20%分位,配置机会逐渐显现。
目前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已经有300多家业内上市公司。从指数化投资角度,其不能直接用来做投资,因为它包括所有的医药股,并非所有的股票流动性都符合要求。所以指数公司就会把流动性差的股票,以及ST/ST*的股票剔除,再选取市值居前的股票,形成的就是中证医药或者国证医药等指数,包含80家左右成份股。
如果再深入划分,一般把医药行业分为七个细分子行业,主要是药物的有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此外,还有很多和药并非直接相关,包括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医药流通。通过相应的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指数计算对比可以发现,药品中生物医药(生物制品)过去十年、二十年收益率遥遥领先,非药中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涨幅最大。
医药股中报也显现这样的分化,化学药在集采背景下存量业务承压,生物药受益于血制品采浆量恢复,以及新冠疫苗快速成长的拉动。此外,受到海外疫情反复影响,医疗器械中防疫物品如检测类试剂盒,以及所需相关耗材等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各医疗服务公司业绩重回发展正轨,经营扩张有序进行。因此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中报业绩增速也有明显优势。
随着集采等利空消息的释放,医药行业投资或回归基本面。多轮集采后,医药行业依然保持高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而当前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生物医药ETF,以及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各占一半的医疗ETF配置机会。
数据来源:Wind,截至9月16日,医药商业包含医药零售、医药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