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寄壶中

2021-09-18 23:21卢云
江苏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紫砂壶

卢云

摘  要  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让紫砂壶成为了集功效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品,紫砂技艺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安身立命之本,经过千百年的演绎传承之后,至今依然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一探其中的奥妙。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怀古提梁壶”,造型的设计特别的具有古典的韵味,能够找到最早的“吴经提梁壶”的影子,泥料的选择也是最为基本的紫泥,色泽也是非常的迷人,看起来简约的形态其实蕴藏着紫砂的提梁之道,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饮茶时候的那份优雅、淡定和从容,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历史传承。

关键词  紫砂壶;怀古提梁;造型特点;历史传承

中国的陶瓷艺术之中,紫砂作为一种特别的存在,滥觞于明代,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我们饮茶方式的转变和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紫砂壶成为了茶座之上不可或缺的冲泡利器,同时许多的文人雅士和宜兴的紫砂匠人合作,把书法、绘画等等艺术形式融入紫砂壶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令人啧啧惊叹。作为一种实用的饮茶器具,紫砂壶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泥料的选择,在过去由于紫砂矿料非常的多,且容易开采,所以基本不存在假紫砂泥料的问题,而随着紫砂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况且紫砂源头黄龙山矿区已经封闭管理,所以我们在今天要特別注意紫砂泥料的纯正性。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让紫砂壶成为了集功效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品,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安身立命之本,经过千百年的演绎传承之后,至今依然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一探其中的奥妙。

1  紫砂壶“怀古提梁”的造型特点

紫砂作品“怀古提梁壶”(见图1)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复古造型,和现代流行的紫砂器型有些反向而行的味道,重要的是把其中的古韵凸显出来,带给我们一些历史的韵味。此壶壶身如同一个古陶的罐子一般,上面部分非常的宽阔,而在下面则逐渐地收拢,给人一种亭亭玉立的感觉,非常的典雅秀美;壶嘴的搭配也非常短小精致,弯流微微上扬,出水非常爽利;壶口的位置则是嵌入设计,壶盖凸起一点点,和壶身的贴合非常紧密;点缀的壶钮也是传统的造型设计,没有多余的装饰;此壶的关注点在于提梁的形态设计,古朴之中别有一番韵味,宛如飘带一般地跨越两端,宽阔的空间和壶身遥相呼应,形成了虚实相接的空间形态,无论是在形态的设计方面还是在韵味的彰显方面,都是游刃有余、无可挑剔。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翻阅了许多的古代紫砂壶样,尤其是提梁壶在过去曾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怀古提梁壶”,造型的设计特别具有古典的韵味,能够找到最早的“吴经提梁壶”的影子,泥料的选择也是最为基本的紫泥,色泽也是非常的迷人,看起来简约的形态其实蕴藏着紫砂的提梁之道,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饮茶时候的那份优雅、淡定和从容,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历史传承。

2  紫砂壶“怀古提梁”的历史传承

在今天发掘出土的紫砂类器型之中,最早的就是明代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吴经提梁壶”,现在珍藏放在南京市博物馆。从历史上来看,提梁壶的存在或许由来已久,我们最为熟悉的“东坡提梁壶”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真实存在的证据,但是在民国的时候,紫砂匠人们根据传说的形态,结合紫砂本身的特征,制造而成的“东坡提梁壶”参加了国际展览并荣获大奖,也算是完成了对于东坡先生的历史致敬。作为茶具的一部分,紫砂壶的器型也是和饮茶方式的改变联系在一起,在明清时候,煮茶的方式逐渐地演变成为了冲泡茶叶的习惯,于是端把设计的紫砂壶多了起来,而提梁壶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以其优雅的造型和比较大的容量,在某些场合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茶馆之中,“牛盖提梁壶”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在田间地头,“软式蛋包提梁壶”也有着非常多的用武之地。当我们把紫砂壶的历史放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之中,可以发现紫砂艺术的发展和大环境的变化一脉相承,特别是在今天生活和工作节奏非常快的情况之下,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追慕古人生活,寄托思古情怀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件紫砂作品“怀古提梁壶”可以说是逆当下的紫砂发展潮流而动,把最基本的紫砂光素器之美和提梁的艺术形式完美地呈现在我们广大的壶友眼前,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这件作品的解读和欣赏,理解作为全手工成型的艺术作品,紫砂一直从古代的历史文化之中汲取养分,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给我们。

3  结  语

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当我们在把玩摩挲紫砂壶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无限魅力,紫砂质朴的材质和低调的色泽非常适合我们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意识,在加上紫砂艺人的复古演绎,赋予了其中更多的文化内涵。紫砂的形态包罗万象,从圆器的流畅自如到方器的横平竖直,从花器的栩栩如生再到筋纹器的韵律十足,都展示出了紫砂艺术的特点和韵味,让我们沉迷于其中流连忘返。

参 考 文 献

[1]钱建生.返璞归真 浓浓秋意——紫砂“秋韵丰收提梁壶”创作谈[J].江苏陶瓷,2014(1):77.

猜你喜欢
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玩转紫砂:收藏看准潜力股 (七)
挂在树上的茶壶
泡壶
谁玩谁呀
紫砂壶: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过眼的繁华
购买紫砂壶4忌
紫砂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