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寅
摘 要 紫砂壶产于江苏宜兴,它有着天然雅致的气息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无论是乡野田间还是文人案头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它以优越的实用性和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为人称道,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世间珍奇虽无数,但唯有紫砂壶以一种质朴安静的姿态独立于世间,它仅是静静地站着,无需搔首弄姿、无需刻意引人眼球,就能给人高雅恬然的气质。本文以紫砂壶“汉铎”为例,浅谈其审美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汉铎;美学设计;文化意境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古文明国家之一,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些文化艺术中,紫砂壶可谓独树一帜,紫砂壶产于江苏宜兴,它与生俱来便有着天然雅致的气息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无论是乡野田间还是文人案头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它以优越的实用性和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为人称道,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紫砂壶的衷心赞美,他将紫砂壶比作珠玉一般珍贵,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经过紫砂艺人们数十道精心的工序方才成型,人们能用它泡出一壶好茶,经过仔细呵护和泡养又能散发出温润如玉的光泽感,可不譬如珠玉吗?世间珍奇虽无数,但唯有紫砂壶以一种质朴安静的姿态独立于世间,它仅是静静地站着,无需搔首弄姿、无需刻意引人眼球,就能给人高雅恬然的气质。
1 “汉铎壶”的美学设计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经历了由粗朴到繁缛、复而简约的审美变化,在这几百年的历史中,紫砂壶已经演变出千般造型,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其中,“汉铎壶”是十分经典的传统器型,它起源于清代,相传由著名文人梅调鼎所设计,“汉铎”的造型取形于古代樂器汉铎,以乐器入壶,紫砂艺苑多有创见。“汉铎壶”为光素圆器,十分注重线条的勾勒和几何形体的塑造,此壶线条流畅、线面转换周正舒坦,显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在造型上,比例协调、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从多方面诠释了古拙浑厚而不乏俊逸精巧的紫砂艺术风格。整体观之,此件“汉铎壶”(见图1)从壶式上看上部略窄,及至底部渐宽,壶身浑圆饱满,重心下垂,整体造型颇具金铎沉稳之感;平嵌盖,钮呈圆柱状,中部饰以一凸出弦纹,兼顾了其造型的美观性及提拿时的便捷性;壶嘴为有力的一弯直筒形,口部略微外扩,出水畅顺,极速有力。整个壶体刚劲有力,令人感受到“汉铎”传统壶式的魅力。此壶通体不施任何装饰,泥料细润,置于案上则倍显其窅然高古的气韵,它以透彻裸胎之美展示着紫砂泥质最本真的魅力。此“汉铎壶”身如钟,平嵌盖,拱桥钮,流直口平,耳把外圆内平、形简古朴,深受商周秦汉之金石气韵感染,博古而通今。在装饰上,作品采用陶刻的装饰技法,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字体浑厚有力、入木三分,此壶以骨撑其势、以肉生其韵,展现的不仅是浑朴或庄重,而是地道中国风度。
2 “汉铎壶”的文化意境
汉铎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它形如甬钟,属于打击乐器类。但体积小,铎为方彤,顶部有一短柄,腔内有舌,摇击可发声。铎除了作乐器,还有其它作用,比如:文事奋木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同时,武事奋金铎——它还是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古代打仗时,“击鼓而进,鸣金则退”,这里鸣金即鸣铎,是收兵的信号。此外,壶身的铭文背后也有一个故事。这句铭文是由梅调鼎所著,铭文“以汉之铎,为今壶”。说的是壶型来历为汉代的铎。“土既代金,茶当呼荼”这八个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土代金,表示虽然材质是陶土,但做的紫砂壶却敢价比黄金,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梅调鼎作此铭文时正逢乱世,是清朝的最后时期,彼时他生活穷苦,却也不愿将字画卖给达官贵人、与他们相交,他在自己的门上贴对联“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以汉之金铎为形,希望铸剑为犁,使家国永息刀兵之苦,进而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淡雅的志趣。以史为鉴,紫砂壶“汉铎”不仅表达了制壶艺人个人的仿古之志,也告诉人们应始终怀有生在太平盛世的感恩与珍惜之心,警醒人们要不忘历史,为国家强盛、世界和平而不断努力。
3 结 语
古人云“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经历了时代的沉淀,唯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称得上经典器型。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盛行,紫砂壶到底是一如既往地兴盛不衰还是沦为“快餐文化”,就取决于从业人员是否懂得积累和沉淀,是否能守得住底线?身为现代紫砂制壶人,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向传统挑战,不仅是简单地迎合潮流,更要不断磨练自身的技艺水平,向传统学习,在累积到一定的水平后才能上升到质的变化,真正成为一名制壶大家。
参 考 文 献
[1]杨解东.浅析紫砂“半瓜壶”的田园乐趣[J].江苏陶瓷,2018(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