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2021-09-18 10:06钱洁
江苏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秋思紫砂匠心

钱洁

摘  要  宜兴紫砂从北宋发展至今,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品味百味生活,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紫砂矿萃取之自然,紫砂壶萃取之匠心,自然得之真,匠心得之韵,有多少紫砂匠人寄情于壶,让这看似小小的茶器散发着悠悠古韵,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与向往。

关键词  紫砂;秋思;秋风;匠心;初心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有了生活的灌溉,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艺术之美。而宜兴紫砂从北宋发展至今,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品味百味生活,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宜兴紫砂矿料在宜兴丁蜀孕育而成,它搭载者匠人的文人气息与生活情谊,结合紫砂匠人智慧的结晶,从而创作出一把把文雅之器。

艺术创作自古就有师法自然的规律,紫砂壶同样也不例外。大自然的万般变化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人们在人生的舞台演绎世间百态,大自然在四时交替中演绎季节变换。春去秋来,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小镇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这么美的秋色让我依依不舍,泛起层层思念,“秋思”(见图1)这款壶的构想便由此而来。

紫砂壶造型丰富,主要分为三大类: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器,它们造型各异、工艺精巧、美轮美奂、各有千秋。造型是体现一把壶整体姿态最直观的表达,如何通过造型来表达匠人的心境意蕴,是在创作时需要反复推敲摸索的。“秋思壶”的创作源于对秋的思念,故壶身运用嵌盖的做法来保留饱满的圆形,壶盖隐于壶身中,壶腹中间略向下,好似秋收那沉甸甸的果实,每每捧在手心,仔细品味人生点滴喜悦。秋天是丰收的时节,每一分辛劳都有金黄的收获。人生亦如是,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这样的人生感悟与紫砂壶“秋思”的创作思绪相得益彰。生活中不是忍耐就是等待,我们不妨种下一颗平和的心,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因此,我们若能怀着一颗素雅的心去欣赏、去活着,便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美丽。紫砂矿本是自然天成,是大自然給予我们的馈赠。紫砂素面素心,肌理温润如玉,色泽古雅淳朴,“秋思壶”秉承素雅心,运用原矿紫砂素净温润和简洁明快的线条造型相结合来呈现收获之愉悦。它在创作上愈发成熟安静、从容淡定,在制作手法上继承传统并保持创新,既有古作之形韵,又有现代之雅趣,融入了匠人匠心,根据对于秋季的审美和秋收的内涵,创作出“秋思壶”这样默默无言却又让人感受到独特生活意趣,给人以情感共鸣的作品。

紫砂壶的审美是博大的、宽容的、丰厚的、美妙的,紫砂壶的装饰也需要讲究一定的完整性与艺术性,念之秋岂能不想到秋天的秋风轻轻徐来。秋风过处,五谷飘香,稻浪滚滚,带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丰收的景象。“秋思壶”的壶身采用前后上下对应的四条柔美线条来暗喻秋风,秋风自上而下、自左到右,秋风轻飘,一缕芬芳心头绕,风光无限年景好。饮茶品壶,坐看秋色,仰望云卷云舒,纯净无尘的秋色在心中逐渐升起。这几缕秋风游刃有余地从壶盖舞动到壶身,再从壶身舞动到壶底,这也是这款“秋思壶”重要的手法制作难点,衔接自然、浑然天成,宛如游龙在舞动生命最华彩的乐章,演绎最精彩的歌唱。相互对应的四缕秋风在此处也做了有心思的设计,“四四”谐音“事事”,寓意事事如意、万事称心。清代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有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那些无奈与烦恼,又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一阵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岁月的风尘中飘舞着金黄的落叶。在“秋思壶”柔美的秋风中,手工嵌入金黄色的段泥砂,上密下疏,一点一点铺洒开来,从壶盖飘洒到壶身,由壶身飘洒到壶底,整体望去给人一种高艳的气节。金砂便是秋天飘落的黄叶,已褪下了花开时节如粉嫩少女般的青涩,换上的是一种成熟优雅的美,美的是韵、美的是质,褪不去的是那一点宁静、一点暇想。

一把充满着文艺气息的紫砂壶更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考量局部设计。“秋思壶”的嘴和壶把采用简洁明快的线条,一弯流采用暗接的方式从壶身自然胥出,稳稳向上抬头,与壶身的轮廓巧然合成,既考虑到整体美,又兼顾了壶的实用性;壶把采用月亮弯的柔美线条,壶把稍顺势微微胥出弧度,不失成稳而又略带俏皮,给壶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壶盖的泥片取之于壶身,这是天生一对的开盖做盖法,也是壶整体自然天成的关键所在,必须胸有成竹才能掌握好开盖的技巧与分寸;壶钮设计从舒适自然角度出发,微微凹进的侧面更贴合手指拿捏的弧度,用手工按压法做成点、面结合的棱角,压面处处分明、两两对应,更添立体感,再加以段泥金砂的点缀,与壶盖的金砂相呼应,展现出连贯的艺术效果。

紫砂矿萃取之自然,,自然得之真、匠心得之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紫砂文化与之相辅相成,古往今来,有多少紫砂匠人寄情于壶,让这看似小小的茶器散发着悠悠古韵,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与向往。一壶茶品人生沉浮,守人之初心。原创作品“秋思壶”愿寄情于壶的“秋思”能让我们带一颗素心,褪却指尖的浮华,享悠闲和诗意,与时光对饮,拈花浅笑,在光阴的角落里寻一处心灵的桃花源,任时光散尽、岁月荏苒,暮然回首,而我们仍怀有一颗清澈如初的心。

参 考 文 献

[1]顾顺芳.春竹吟风,清丽劲雅--漫谈紫砂壶“佛肚竹”的创作理念[J].江苏陶瓷,2020(02):53.

猜你喜欢
秋思紫砂匠心
秋思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秋思
WATING FOR THE SUNSET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老艺人的匠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