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伴钙化,离癌还有多远

2021-09-18 14:17王敏
家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光团前列腺癌良性

王敏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良性结节居多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散在病灶。甲状腺内钙化较少单独出现,常与结节伴发。钙化可发生于良性结节,亦可发生于恶性结节。目前,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伴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仍以良性居多。但仍需注意几点:

1.“微小钙化”要警惕。根据超声影像中钙化灶的大小及形态,可将其分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微小钙化指沙砾样、颗粒样、针尖样、直径在2毫米以下的钙化点。粗大钙化指伴有声影的强回声光团,如斑片、斑点、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的强回声光团,直径在2毫米以上。边缘环状钙化指蛋壳样钙化或外周曲線型钙化。

大部分学者认为,伴微小钙化的结节通常为恶性,而伴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的结节则倾向于良性。也有研究认为,恶性结节发生局部坏死后,亦可形成粗大钙化,表现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并存或不规则的粗大钙化。总体而言,良性结节中的钙化颗粒较大,微小钙化亦可见﹙一般不超过3个﹚;恶性结节中以针尖样、沙砾样微小钙化多见,数量多,但亦可见粗大钙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中,钙化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只有结合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治疗并非“一刀切”。伴边缘片状、团状、弧形粗大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暂时观察,定期随访(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疑似恶性、结节直径<5毫米、伴微小钙化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随访次数,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结节直径>5毫米、伴微小钙化,以及结节位于甲状腺表面、邻近气管或位于甲状腺上极背侧者,宜进行手术治疗。

乳腺结节伴钙化:留心“可疑恶性”表现

乳腺结节伴钙化的情况很常见,可分为良性钙化和可疑恶性钙化。《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对乳腺钙化的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要区分乳腺结节伴钙化的良、恶性,可通过彩超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来评估。

乳腺良性钙化主要表现为:①皮肤钙化;②血管钙化;③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直径>2.0毫米,多为退变的纤维腺瘤);④圆形(直径≥0.5毫米)和点状钙化(直径<0.5毫米);⑤营养不良性钙化。

乳腺可疑恶性钙化主要表现为:①不定形钙化,钙化点小而模糊,双侧、弥漫分布多为良性表现,段样、线样及成簇分布时需进行活检以明确性质;②粗糙不均质钙化,钙化点直径多为0.5~1.0毫米,多有融合,形态不规则;③细小多形性钙化,比不定形钙化更可疑,大小、形态不一,直径常小于0.5毫米;④细线样或细线样分支状钙化,多提示乳腺癌可能。

乳腺良性钙化者可暂时不治疗,定期随访即可。乳腺可疑恶性钙化者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进行下一步治疗。

前列腺结节钙化:与前列腺癌无关

前列腺钙化有时也称前列腺结石,多由彩超检查发现,可单发,也可散在多发或呈团块状,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这些钙化灶通常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少部分患者可有下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排尿不畅、尿痛,甚至血尿等。部分较大的钙化可引起腹股沟和下腹部不适,称为盆底疼痛综合征。

需知道的是,前列腺钙化与前列腺癌无关。前列腺钙化的形成原因目前尚无明确结论,可能与血钙水平升高、前列腺导管中的前列腺液流动缓慢及前列腺炎症有关。在年轻男性中,前列腺炎症是导致前列腺钙化的最常见原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则是老年男性前列腺钙化的常见致病因素。当然,一些微小钙化灶也可见于前列腺癌,但两者间无明确的直接关联。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前列腺钙化的措施。无症状的前列腺钙化一般不需要治疗,有明显不适症状的前列腺钙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相应治疗,如抗感染治疗、盆底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猜你喜欢
光团前列腺癌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放电救急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超声对胎儿心室内强回声光团的诊断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