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 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宣城校区全日制本科生规模为12000人,各类研究生达到1500 人左右。宣城校区位于宣城市南部文教创意园区薰化路以西、科技路以南、彩金湖以东、环城南路以北,是属于宣城市高教园区用地。校园规划用地面约为209 公顷(3135 亩),其中校舍用地约142.3hm2(2135 亩),科技产业园建设用地约为26.7hm2(400 亩)、教职工生活区为40hm2(600 亩)。校区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60 万m2。
这个项目在规划完成后,规划、建筑、景观的设计都经过许多轮的推敲,是工作室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共同设计研究的成果。这个过程笔者也有幸加入其中,现在就来以此作为实例,分析基于皖南地域性的校园整体设计。
宣城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部,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校区用地范围内地势高亢,属于丘陵地貌,主要山体呈西高东低趋势,东侧有一溪流自南向北汇入扬子鳄湖。场地西邻彩金湖,北靠体育中心,东与职教园隔路相邻,遥望扬子鳄湖风景区和夏渡森林公园。
宣城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山水田园城市,有着皖南建筑文化熏陶。本设计也以创造生态型三水园林化的校园为主要思想。
结合皖南古村落风水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保留了用地内西部的三个山头,将其作为整个校园的绿色背景。其次从东边的河流引水在校园中心低洼处形成湖面,并自然的引入原有的四个冲沟,这样山麓和水面的互相依存就形成了“三山四水、鸟翠墨香”的独特格局。借山为屏,融其为景,引水则流,聚水则汇,如图1 所示。
图1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鸟瞰图
水系作为校园的灵魂,将校园中心区划分为几个簇群式岛状组团,由南至北依次成为公共教学组团、公共实验组团、学院组团、工程训练中心,建筑群体因势而建,实现优质的功能分区,体现了校园规划弹性生长,构建地域特征肌理的原则。在校园中心地势缓和的区域,我们采用了传统的团状布局模式,由于用地的西面和北面狭长我们采用了带状布局模式。
同时,在山水良好的肌理的基础上我们叠加了理性脉络,设计了一条环路,建立了东西和南北两条轴线,控制整个校园的序列,形成了多个视觉焦点和场所中心,形成了“一环两轴、一水四岛”的规划结构。
我们在设计中遵循皖南民居以院落组织空间的模式,我们采用方形庭院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合。局部底层架空,曲径回廊,穿插绿色平台,在适当的区域向外部庭院敞开,形成皖南民居的灰空间模式,形成连通交错的互动平面格局,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的交流平台。
校园景观是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结合点线面的自然景观要素,营造一个现代高校与水转山绕的山水自然的景观意向。
大致介绍了校园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特点之后,接下来我们将从校园形态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宣城校区的校园核心外部空间是中心湖面及其滨水空间,它将校园主要的功能组团都串联起来,是我们展现“三山四水,鸟翠墨香”的重点区域。
(1)串联着主要的教学组团,是师生的必经之地,形成主要的交流空间。
(2)借鉴皖南古村落中的亲水景观处理,形成亲水平台,小桥,景观小品等,使水元素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
(3)中心区界面的处理,空间变化丰富,楼、台、坊、塔交相呼应,移步景异,用白墙黑瓦控制了核心区的边界线。
(4)在滨水步道的处理上,蜿蜒曲折,用建筑物、植物对空间进行转折、穿插,为人们在其中的交流提供了皖南古村落偶遇式的真实体验。
本案中组团之间主要是通过山包、道路、水面、步行绿廊来进行划分的,结合地势形成坡地的自然活动空间,结合水面形成一些活动广场或者在步行绿廊中加入活跃元素。
基地内竖向高差较大,单体建筑间可以形成阶梯式的小型广场空间,通过建筑的立面围合,尺度适宜。建筑和建筑的围合形成了半开敞的院落空间,和环境有机的结合。在建筑外部局部加入了一些阴角空间,给学生提供小尺度的趣味交流空间。
我们在本案的设计中灵活的运用了庭院、露台、门廊、室外平台等开放空间。如图书馆的方案中我们采用了“街巷”概念,在图书馆的入口空间加入了一个狭长的纵向院落空间。又如在二期教学楼的设计中,将建筑形体围绕着庭院进行扭转、围合,结合皖南民居灰空间的处理,底层局部架空,绿色空中平台的加入,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空间将自然引入教室,同时屋面也局部的引用了“四水归堂”的概念。在宿舍建筑中,局部的结合了室外绿色平台,使学生的生活起居也和自然相融合,如图2 所示。
图2 宿舍区的街巷空间
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学生生活区引入的学生街。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皖南的地域特色,我们在用地南部的宿舍区设计了一条学生街。在平面上有皖南传统街巷的特点,步行空间变化丰富,空间景观渗透,阴角空间的灵活运用。
在界面的处理上,宿舍建筑采用坡屋顶和局部平屋顶的形式,由东往西逐渐升高,有着韵律的天际线。学生宿舍的底层加入了公共功能如商铺、活动室等,打破以往宿舍单一的功能,加入活跃的建筑体块,通过立面的围合、宿舍入口、庭院空间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皖南地域特点的学生街空间。
我们在此次设计中,主要建筑的形体都是以方院为主要单元空间,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穿插组合院落,依附地形形成组团,整片校园的建筑形成有皖南地域特色的生长肌理。在立面和高度上,参考皖南名民的立面比例,在形式上进行演变,坡屋顶的模式也用现代的手法演绎,开窗形式也富有地方特色,局部运用皖南特色的建筑细部,使建筑具有皖南地域性的内涵。
本案中的标志性节点主要有南门的牌坊、滨水的广场及图书馆、山顶的厚德亭等,都是具有皖南地域特色的标志性节点空间,串联起了校园主要轴线空间,增强了外部空间的节奏,如图3所示。
图3 标志性空间图书馆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根据校园形态设计的方法来说明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在设计中是如何控制校园形态的,如何将皖南地域性实际运用在校园核心外部空间、组团间的外部空间、单体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校园街道空间、校园入口空间、建筑物形体规定、标志性节点空间这几个方面的校园形态构成要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