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眶区带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应用

2021-09-18 03:26张明秋卢凤娟
中外医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区带眼针中医疗法

张明秋,卢凤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康复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患者患病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主要因为一般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运动量减,临床症状不明显,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免疫力功能和新陈代谢水平、反应力都在降低[1]。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内动脉狭窄破裂或者闭塞,从而导致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病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医疗费用高,如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虽然可以生存,但是50%~70%之间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失眠便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中西医的方式干预。针对急性失眠者前期适当可以进行西药治疗,但是西药药物治疗容易使患者出现依赖性,并且对于后期的康复有一定影响,而慢性失眠者无论是原始性还是继发性失眠,临床则推荐选择非药物的中医疗法进行治疗。近年来,中医疗法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该文根据2019年1—12月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展开,探讨眼针眶区带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有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4~83岁,平均(56.75±0.32)岁。观察组患者有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24例;年龄47~84岁,平均(55.38±0.43)岁;所选病例已经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同意,且两组样本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②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4];③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6 h;④所有患者均获得脑卒中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⑤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医嘱进行有关的治疗工作;⑥病史在1个月以上,并在1年内。排除标准[5]:①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者;②存在严重感染头痛手术者;③存在严重的感染,沟通异常者;④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⑤有严重的中风病史,脑梗病灶>1/3者。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眼针眶区带针治疗,眼眶外的穴位距眼眶2 mm处穴区,看眼取穴病位,然后嘱咐患者采用仰卧位和坐位对于双眼的心小肠区、肾膀胱区、上焦区和下焦区共八个区,进行消毒处理。一只手用镊子挟住一次性使用无菌皮内针(规格:0.25 mm×8 mm),另一只手指按住眼睑,快速准确地刺穿针头。然后用专属眼针贴将针柄贴住,并用手按压眼针贴,出现酸胀感为佳。4~6 h/次,即针即走,6次/周,2周为1个疗程。起针时,用右手捏住针柄,慢慢拉出1/2,停几秒钟,然后再慢慢提起。然后使用干燥的棉球将针孔压入2~3 min。压片刻以防止流血。此方法针刺方法和起针均有独特疗法,进针迅速不采取任何操作手法[6]。在治疗前向患者交代眼针眶区带针治疗的注意事项,是按脉络的颜色和形状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选区再配穴,并提前做好异常情况补救措施。针头插入应稳定,准确和快速。穿刺后,患者感到麻木,酸痛或温暖和凉爽,第1周和第2周分别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或者因为病程更长,病情更严重,针次数更多,也可以生效。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针灸失眠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分型,采取循经取穴,选取安眠穴、神庭穴、神门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辨证加减,使用常规0.25 mm×40 mm针灸针,采用针刺手法,如未得气,可以将针的方向改变,然后刺穿,或者用手刮一下针柄,每日下午1次,30 min/次,6次/周,14次为1个疗程,常规起针,及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进行比较,主要从体温、呼吸、心率、无创血压(NBP)、收缩压、舒张压等情况进行查看[7]。②从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几方面进行评分,评估脑卒中失眠患者临床康复情况。采用满分20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恢复能力越好[8]。③根据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的相关指标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焦虑的程度越高,得分越低,代表患者恢复的程度越好,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定,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定,总计分数为4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社会的支持程度越高[9]。④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情况发生指标比较分析。主要从晕针、疼痛、滞针和血肿异常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体温和呼吸的影响不大,而观察组心率、NBP、收缩压、舒张压临床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体温(℃)36.48±0.45 36.68±0.32 2.291 0.013呼吸(次数) 心率(次/min)NBP(mmHg)20.38±1.29 21.44±1.34 3.604<0.001 101.34±2.01 84.39±2.39 34.328<0.001 146.59±2.39 127.30±3.48 28.899<0.001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173.45±12.58 148.25±10.25 9.822<0.001 95.23±1.25 85.26±1.36 34.136<0.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中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 运动能力 肢体痉挛状态 生活能力 精神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14.35±1.71 18.03±1.46 10.351<0.001 15.39±1.39 17.27±1.38 6.070<0.001 14.27±0.39 18.06±0.44 40.768<0.001 13.24±0.44 17.84±0.26 56.925<0.001 15.23±0.06 19.12±0.05 315.003<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PSQI、SS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2.31±0.51)分、PSQI评分(10.95±0.53)分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4.43±0.12)分、PSQI评分(12.38±2.38)分,且SSRS评分(29.41±1.12)高于对照组(27.21±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PSQI、SSR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PSQI、SSRS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HAMA治疗前 治疗后PSQI治疗前 治疗后15.25±2.59 15.26±2.60 0.017 0.493 2.31±0.51 4.43±0.12 25.591<0.001 18.22±0.71 18.69±1.09 2.285 0.013 10.95±0.53 12.38±2.38 3.709<0.001 SSRS治疗前 治疗后14.69±1.24 14.70±1.27 0.036 0.486 29.41±1.12 27.21±1.21 8.439<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情况发生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晕针,疼痛,滞针和血肿异常的发生情况(共10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共22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情况发生指标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社会上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失眠是身体内分泌紊乱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在白天呈现不清醒状态,昼夜颠倒,夜间难以入睡,总睡眠时间短的特点。长期失眠可导致患者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力下降、计划功能下降等现象,从而在日间会容易产生嗜睡的状态,极大影响在院患者康复治疗。中医认为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肾阴亏损所致,而眼针眶区带针是我国传统的以医学理论为依据,通过物理刺激眼部穴区来防治疾病的中医疗法,此疗法可调节阴阳、脏腑、运行气血的功效,从而可通过神经功能改善失眠状态,此疗法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一定优势。人体五脏六腑与眼睛密切相关,现代医家按现代方法逐渐探索,上升到眼与经络的关系。眼针按五轮八廓和五行八卦将眼睛以瞳孔为中心点将眼眶缘分为八象限,即八个区。此八区不以穴位命名,而是按脏腑区域起名。左眼镜像八区依次从目内眦按顺时针分别为下焦、肺大肠、肾膀胱、上焦、肝胆、中焦、心小肠、脾胃。因此,只有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治疗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睡眠状态。失眠还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继而出现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和内分泌的紊乱。男性继而导致阳痿、女性则导致性功能减退等。脑卒中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有70%~80%的患者存在失眠的问题。中医失眠分型分别为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肝郁化火、心虚胆惊型、痰热内扰型、郁扰心神型。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是心、脑、肝、肾、胆等身体部位造成阴阳失调、阳盛阴衰,从而造成气血失和的现象,从而心神不宁,夜不能寐[10]。治疗上主要是以补虚泻实,对于脏腑阴阳进行调整为原则。明代医家王肯堂在《政治准绳》的《目门》中引用华佗的话“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内有大络六,中络八。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宋代五轮八廓总结出“以目代耳。观眼识病”,进而发展成眼针。

针刺疗法可通过对于患者的眼部穴位进行治疗,利用中医学上“观眼疾病”的说法,结合眼部和身体经络的内在连续,从而实行针灸疗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取穴少、操作方便、副作用少,能够避免西药治疗带给患者的依赖性,从而降低药物的代谢和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但是相对来说,中医治疗见效慢,需要患者能够有较好的依从性[11-12]。因此,将存在失眠患者用用眼针眶区带针法进行治疗,不但能解决失眠的困扰,很大程度上从睡眠角度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该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根据生命体征进行比较可知: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体温和呼吸的影响不大,而观察组心率、NBP、收缩压、舒张压临床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看出,在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治疗上加强中医疗法眼针眶区带针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状态和心率状态,提高患者临床症状。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精神健康,还会引起其他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因素。据有关调查,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穴位刺激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在生成,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发生脑部萎缩。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当中,特别是长期服用镇定药物的失眠者,中医疗法是众多失眠患者中的首选办法,更能从根本缓解睡眠质量[13]。因此,良好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中医疗法可使患者放松心情,平稳血压,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在临床上效果显著。该研究中,由表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中运动能力、肢体痉挛状态、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看出,加强眼针眶区带针的治疗,可让患者能够更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治疗,从而加强运动能力和生活状态的改变。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2.31±0.51)分、PSQI评分(10.95±0.53)分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4.43±0.12)分、PSQI评分(12.38±2.38)分,且SSRS评分(29.41±1.12)分高于对照组(27.21±1.21)分(P<0.05)。该结果与肖文武等[5]《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的HAMA指数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HAMA指数评分为(6.667±0.410)分和(6.333±0.954)分,治疗后两组的HAMA指数评分为(2.000±0.048)分和(3.230±0.072)分结果相同。由此说明,眼针眶区带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普通针灸治疗带针时间短,带针时制动,疼痛明显等不良状态[14]。而眼针眶区带针是结合现在医学中医经络学为根本,能够刺激相关穴区,疏通全身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方便,简单易学,不易出现不良反应,更容易被大众接受[15]。该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中晕针,疼痛,滞针和血肿异常的发生情况(共10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共22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5.00%)(P<0.05),由此说明,眼针眶区带针的使用相比常规针灸治疗失眠,能够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眼针眶区带针用于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临床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区带眼针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眼针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观察
酸枣仁汤加味联合眼针疗法治疗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运用QC方法提高辽河油田重点区带评价优选质量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良里塔格组预探阶段有利区带评价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