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
——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

2021-09-18 04:47:32王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横机针织纱线

王薇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针织服装按照生产方式不同,分为裁剪类针织服装和成形类针织服装两大类。成形类针织服装包括全成形和半成形针织服装两种,由电脑横机编织完成。全成形针织服装是指下机之后不需要任何裁剪和缝制,可以直接穿着的针织服装。半成形是指服装下机后不需要任何裁剪,只需要适当的缝合就能穿着的针织服装[1]。

针织服装设计相比较机织服装设计而言,针织面料设计是重难点。纱线、针织组织结构和机器三个要素相互组合,构成了品种丰富,风格独特的针织花型。纱线材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面料的风格,丰富灵活的针织织造工艺技法决定了针织物组织肌理与服饰形态特征[2]。针织面料设计涉及的内容繁多复杂,包括纱线材料的选择、针织组织结构的设计、机器的操作等。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针织面料设计的要点,是针织工艺教学的一大难点。

《针织面料设计》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针织时装设计专业(以下简称针织专业)有关针织工艺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并提出教学设计方案,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针织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针织工艺的兴趣。

一、课程介绍

《针织面料设计》是一门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是针织专业在本科第二学期,即大一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课程总共52课时,其中理论20课时,实践32课时。该课程为针织工艺基础课程,因此,培养学生对针织工艺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一)教学对象分析

国内开设针织方向专业的高校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纺织工程专业下的针织方向,主要培养偏针织工艺设计的工科人才;一类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下的针织服装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创意针织设计人才。

针织时装专业于2017年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培养既懂设计又懂针织工艺的复合型人才。进入视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均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和工科类学生相比,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针织服装设计工艺性较强,视觉针织专业学生在学习针织工艺相关知识时会比工科学生更加困难,因此针织工艺相关课程教学应打破传统工科偏重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行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针织面料设计》课程学习之前,学生仅有服装材料学、缝制工艺课程等基础,该课程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针织工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丰富其教学形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

针织时装设计教学主要分设计和针织工艺两大模块。其中针织工艺教学主要包括纱线原料,针织组织结构,成形编织等。《针织面料设计》作为针织专业针织工艺先行课程,包含针织纱线,针织面料特性,针织组织结构等纬编针织基础知识。传统针织知识教学,学习内容偏重理论,通常是以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点讲解为主,实践机会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且针织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困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课程学习结束,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牢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学习的理论知识不会应用,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培养。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理论知识,《针织面料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实践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式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设计和针织工艺分离,课程之间无法很好衔接,致使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针织相关课程,却无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衔接设计和针织工艺,整合碎片化的针织工艺知识,并且能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在针织基础内容讲授完成之后,设计专题训练,以装饰画,壁挂、抱枕等一系列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主题,完成设计、纱线选择、制作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掌握针织工艺各个知识点的关系。针织工艺学习难度较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利用专题训练,可以查漏补缺,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模块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三)实践环境分析

《针织面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纱线材料的认识和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的认识。专业上有多种实践环境,第一个为织片库,织片库中包含上百种针织花型样片,可供学生分析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纱线的使用和针织花型的编织。第二个为参观相关展览,比如带学生去参观纱线展,学习新材料和新技术,以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快速让学生了解不同纱线材料以及其编织出来的效果,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到有关于材料的理论知识。第三个为针织实验室,针织实验室配备各种针型的手摇横机,方便学生学习针织组织结构,学生通过上机编织,有助于理解针织组织结构,为以后电脑横机的学习打好基础。针织实验室除了手摇横机,还按照针织工厂生产流程配套相关设备,拥有数台电脑横机,套口机,洗衣机,烘干机,烫台等,满足学生从设计,制作,到后处理整个流程。

二、课程教学设计

《针织面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由针织工艺和专题训练两块内容组成,其中针织工艺教学内容包括纱线材料的认识,手摇横机上机操作和缝制工艺,专题训练为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从纱线、针织面料以及缝纫等针织产品开发制作的生产工艺全流程知识,为以后针织服装设计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针织工艺知识模块设计

针对现在国内针织时装教学实践课占比较少的情况,专业在设立之初就很重视实践课程,特别是针织工艺的教学,大多以实践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是基础,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的课时,让学生学以致用。该课程针织工艺知识教学内容可设置为3个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又分为6大实践内容和7大理论知识,如表1所示,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

表1 针织面料设计课程知识模块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课程设计打破传统理论为主体,同步设计实践学习环节的教学模式,反转理论和实践,以实践为主,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学习。《针织面料设计》课程手摇横机操作学习知识模块如表2 所示,手摇横机模块教学中,先进行实践,直接讲解手摇横机操作方法编织样片,再讲解线圈,织物组织等理论知识,并通过案例讲解该面料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针织工艺,然后就此针织工艺进行举一反三,延展到其他使用相关工艺的样片,启发学生使用该工艺进行相关设计并进行上机实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

表2 手摇横机操作学习知识模块

(二)课程教学专题实践设计

为了更好的巩固学到的知识,本课程还设立了专题训练,具体的专题教学实践内容以“针织抱枕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如表3所示。专题训练将针织纱线材料、组织结构理论学习以及针织产品工艺制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合理地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最终生产工艺的能力。

表3 专题教学实践内容

(三)考核方式

学生在一门课的学习中,成绩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科学的考核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组成。这就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报佛脚的现象。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程度,《针织面料设计》需要打破传统,寻找新的考核方式。

第一,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实行每节课打分制。由于每节课的内容都不一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上机编织情况等,进行一个打分,保证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的学习中能够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后期针织工艺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学习成绩的评定具有反馈作用,通过成绩的评定,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学习取得了多大的成效,距离自己制定的目标还有多少距离,从而进一步明确近期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第二,丰富考核方式,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核一般都是以实践作品进行考核,该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但是对于针织工艺来说,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适当的加入卷面考试,配合实践作品,作品介绍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三、结语

《针织面料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践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专题训练教学实践,有利于对各个知识模块之间关联性和整合应用性的认识。

猜你喜欢
横机针织纱线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好日子(2021年10期)2021-12-02 07:17:14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全成型织可穿电脑横机 开启智能针织装备新方向
《电脑针织横机电子选针器》行业标准通过审查
中国纤检(2016年8期)2016-10-22 11:51:37
嵌入式静电消除系统在电脑横机中的应用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
南通天元: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纺织(2015年7期)2015-09-07 0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