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铭玲
(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299)
乡村振兴,作为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是关键性基础,农村经济占据现代经济体系的较大比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促进产业振兴。近几年来,通过精准扶贫,我国农民生活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极大农技推广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农业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立足乡村振兴角度,探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问题,探讨一些优化对策。
在我国农业发展体系中,农业推广体系是重要内容,是农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利用农技推广,可促进农民吸收最新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立足目前农技推广现状,农技推广主要以农村农民为服务对象,以农村区域为服务领域。通过先进农技的推广,协助指导农民农业生产和生活,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农民教育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目前,农技推广体系在传统入户传授的基础上,还可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农业知识的有效传递,教授农民怎样利用农业知识,有效提升生产能力。而农技推广体系的运用、建设,需依靠多方努力,对所有有力资源和因素进行积极调动。为此,除专业农技推广部门外,还必须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科研院校等其他部门的合作。
首先,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目前,在农村农业系统中,农技推广体系归属基层农技部门管理,而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有些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属于专科或高中水平,缺乏专业性的推广人员。对于新招聘或调入人员,在上岗以后,对农技推广知识的培训力度不够,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整体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农村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在基层农技站管理中,主要采取双重管理方式,农技推广所受约束因素较多,农技人员整体能力降低,对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诸多阻碍。另外,在双重管理方式下,限制了农技推广人员的职能效用,农技队伍的协作能力、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增加了农技推广难度。
其次,政府投足保障不足。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农技推广属于服务性公益事业,农技推广主要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技推广所需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拨款,渠道较为单一。在实际推广工作中,政府拨款额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使得农技推广的资金经费得不到保障。同时,针对农技推广体系,政府的财政投入,以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主,例如区域开发,在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上花费较少,为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机会较少,使得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第三,政府不注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在农业农村体系中,推进体系的完善,主要是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体系建设是否能够高效推进,由政府重视度、关注度所决定。现阶段,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政府不够重视,机构建设力度不够。尤其是乡镇基层,虽然设置了专业农技推广服务站,配置了相关设备,但实际推广工作主要注重宣传、检查,落实举措较少,使得农技推广形式化严重,不能真正引导、帮助农民吸取先进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导致农技推广整体效果较差。同时,对于农业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也存在成本风险,部分农民风险承担意识较为薄弱,导致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存在阻碍。
第四,农技推广的服务配套建设不完善。近年来,我国提倡打造服务型政府,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更是如此,诸多地方政府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促进农技推广服务,但因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农技中介服务市场十分不完善,加上起步时间较晚,使得农技推广的服务配套建设不完善。
首先,提高农技推广力度。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提高农技推广力度是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业农村事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结合农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技推广力度,按照当地农业农村的生产实际状况,将农技技术运用至具体生产过程中,与农业农村部分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农业技术资源,促进体系建设的多样化发展。
其次,提高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让更多农民接受农业生产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学习农技新知识。在实际推广时,加强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利用宣传,让农民能够初步了解农技新设备和新技术,促使农技意识、思想观念的有效转变。在实际推广中,农技人员可通过电视、农村广播、新媒体等方式,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对于农村偏远地区,农技人员可入户宣传,加强技术示范,引导农民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提升农民参与农技新技术、新设备学习兴趣。(如图1所示)。
图1 农民参与农技新技术、新设备学习兴趣调查
第三,提高财政投入保障。在农业体系中,农技推广作为一项服务性、公益性的事业,为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服务于农民,政府部门需提高财政保障力度,对于农技推广设立专项资金,提升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待遇,以确保农技推广的有序开展。
第四,有效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处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按照农技推广工作任务,对农技人员数量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人员的编制充足,并保证持证上岗。同时,在人员到岗以后,需加强农技推广的知识培训,尤其是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培训,有效丰富农技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其技能水平。此外,农技人员必须转变农技信息服务观念,参与数字化的农业知识培训,积极学习先进推广方式,为农民创造更为优质的农业技术服务体验。
第五,提高信息技术的融入力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发展为信息时代。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中,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被广泛推广和运用,与人们生产、生活不可分离。农业发展想要跟上时代步伐,对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使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技推广网络平台,农民通过移动客户端即可实现农业技术信息、知识的搜索和浏览,或了解最新的农业咨询和动态,为农民创造自我学习平台,促进其整体能力的提升。
第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提倡种养殖一体化,实现农牧结合,促进农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和优化升级。针对种植业生产,优化生产结构,减少玉米种植,大力发展饲料牧草等种植,推进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通过养殖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依据区域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条件,对优势特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此外,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实现和产销对接和农商互联,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促进农业生产的服务化发展,构建配套完善、农业全覆盖的和农技服务体系。
总而言之,在农业经济体系中,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占据重要地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需要更多农业力量、技术的投入和保障。为此,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需结合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政府投足保障不足,政府不注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农技推广的服务配套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通过提高农技推广力度、宣传教育力度,加强财政投入保障,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力度,促进我国农技推广事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最终助力乡村经济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