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解释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

2021-09-17 09:53:14李雅雯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动识别剖面断层

李雅雯

摘要:油气地震地质解释方法就是利用地震资料及其导出信息进行地质解释和油藏描述,不管手段、工具和利用的信息对象如何,都可认为是对地震信息和属性特征的有效挖掘和利用。基于工作的相关性,针对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主要是根据地震信息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本文将对地震构造解释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地震解释、断层识别

1  断层识别解释方法的历史背景。

就解释工作而言,通常包括剖面解释、平面解释、连井解释三个环节,它们彼此衔接,相互联系。根据使用的资料性质,地震资料解释又可分为二维解释、三维解释和正在发展之中的全三维解释。一般来说,勘探一个未经钻探的地区,先应用“重、磁、电”等物探方法来确立盆地的基本格架,根据资料结果确定勘探目标并布置测网,采集地震资料,最初的地震解释工作局限于只能从剖面解释开始,再经过平面解释展示的区域形态,达到提供钻探井位的目的。断层在油气的运移过程中既可能起通道作用,也可能起到封堵作用,作为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大输导体系之一,研究难度也是最大的。所以断层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 针对构造油气藏的常规存在和分布特点,断层的刻画显得格外重要,准确合理的断层识别关系到构造图的精度,不但指导圈闭及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同时控制着油田的注采关系,对油气开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断层识别解释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常规断层识别方法

地震记录是以剖面的形式获得,剖面解释是最重要的基础解释工作。油田断层构造带常规解释方法主要是通过地震剖面及对比确定井断点技术进行断层识别,以研究分析追踪大套构造层,确定解释层位等,针对不同解释区块内地层资料获取程度、开发阶段、井控范围等,断层识别技术主要视觉和利用井的钻遇信息,对断层进行解释的一种技术。从直观的视角可观察到反射波同相轴上的明显错断或振幅增减以至于消失等突变。一般在断层发育的周围波形凌乱或出现空白带,或出现区别于周围的特殊波形,都是利用视觉分辨率的因素来识别断层;同时通过地层对比识别井断点的技术,可有效的定位断层走向及剖面所在位置,利用井震结合提高垂向分辨率的解释精度,使断层组合更加合理。

2.2  其他断层识别方法

2.2.1  地震属性技术的解释及应用

地震属性数据十分重要,能够揭示地震资料中隐藏的信息,地震属性可定义为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特征、统计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表征介质特征的反演参数等,其目的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通过利用它们能够反映地震资料中隐藏的信息,并可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储层岩性、物性或油藏参数相关的、直接用于地质解释和油藏工程的信息,进行诸如油气检测、沉积解释、储层参数估算、多道相干分析等应用。在众多的地震属性中,利用对不同参数的选取,例如敏感属性、储层特性及各类振幅属性等,来反映波阻抗差异、地层厚度、储层的孔渗性及流体成分变化等特点。基本地震属性一般主要包含时间、振幅、波形、速度、相位、密度、频率、吸收衰减、AVO属性,以及最为广泛和流行的相干性、曲率、方差体等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研究与应用广泛及最为成熟的技术属于相干体技术,该技术是将地震资料相似性以相干属性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通过变化突出断层、微断裂、岩性或地质构造的整体空间发育特征,能够定量识别出断层,提高了断层解释的精度。

2.2.2  自动识别技术的解释及应用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科技进步,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自动识别技术也被尝试作为地震数据体中对层位、同相轴、断层及断层面等追踪识别的新型重要方法,同时进行着广泛的研究与实践,自动识别技术不但避免了因人的主观因素参与而产生的识别误差,也极大的降低了解释工作的复杂性与多解性,同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断层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信噪比差异体完成断层的自动识别。

2.2.3  图像处理技术的解释及应用

不论是层位还是断层,通过解释及属性提取等,在地震图像中都会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通过采用二维层位线约束和基于角点检测联合分析提取断点特征位置,通过结构方向滤波技术和地震道相似处理等增强图像中的断层,形成对同相轴波峰和波谷不同颜色表示的剖面双极性显示技术,利用显示图像识别提取断层线,不但使断层的显示更加突出,并且可以检测出一些原先不能被识别出来的微小断层,是一项实现了将地震数据以图像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的技术。

3  断层识别解释方法的发展趋势。

断层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且对油气藏勘探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意义,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断层识别方法从人工解释到自动追踪,有着明显的科技进步性,技术人员在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地质条件的断层识别方法同时,更创新细致到攻克微小断层、变形断层、重力异常断层等实际存在的复杂问题上,通过运用以應用水淹层、低阻油层定量解释或岩性、地层特点判别构造发育带或智能算法自动识别等多项技术方法研究与实践确定下步攻关方向。总览当前断层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未来断层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更加精细和大胆的展望。如下:

1、寻找新的对断层及断层面具有明显响应的地震属性;

2、结合岩性、地层及沉积环境特征识别断层的技术应用;

3、构造破碎带微弱小断层信号提取的方法研究;

4、三维空间断层产状、空间距离的自动计算及追踪方法。

结论

近年来各类断层识别方法的研究与进步,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断层识别的准确程度,但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还需要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凝练、再创新,在以应用日趋发展的断层识别技术条件下,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生产资料等信息,作出符合研究区域特性的准确判断,要严谨务实的利用好多种断层识别手段提高解释工作的精度和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剖面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从二维到三维,使得各类方法的进步与研究成为突破发现新勘探目标的重要手段。地震解释技术的发展能够获得比常规地震勘探资料更加丰富的信息,可以有效降低单独使用地层资料造成的多解性,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为油田油藏精细开发及滚动勘探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地震属性分析在储层中的应用[J].陈军,陈岩. 石油物探2001,40(3):94-95.

[2]地震属性分析在轮南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熊冉,刘玲利,刘爱华等.  特种油气藏1006-6535(2008)02-0032-03.

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猜你喜欢
自动识别剖面断层
三点法定交叉剖面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中,一种做交叉剖面的新方法
自动识别系统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8
基于曲线拟合的投弃式剖面仪电感量算法
电子测试(2017年12期)2017-12-18 06:35:46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金属垃圾自动识别回收箱
基于IEC61850的配网终端自动识别技术
电测与仪表(2016年6期)2016-04-11 12:06:38
兰姆凹陷稳频工作点自动识别技术
计测技术(2014年6期)2014-03-11 16:22:12
断层破碎带压裂注浆加固技术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2
关于锚注技术在煤巷掘进过断层的应用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06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
地震研究(2014年3期)2014-02-27 09: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