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陈
摘要: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但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仍处于较为短缺的局面,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应采取恰当的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本文从节水意识、工程建设、技术革新三个方面,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研究案例,探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希望对提升农田灌溉的有效性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0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为推动农业高效化发展,逐年加大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投入,引入大批新型节水技术及节水设备。但就实际效果来看,虽然部分地区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农业生产人员在日常劳作环节,仍然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
1 普及农民节水意识
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节水技巧,通过各种灌溉方法,降低用水浪费,缓解水资源压力。若想推动地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政府应发挥自身管理职能,借助报纸、广播、网络等信息传播手段,多层次宣传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为响应国务院《农田水利条例》,201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农田水利条例〉办法》,加强农田水利系统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传统农田灌溉模式中,农民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为促进农业节水增效,普及农民节水意识,可以发挥价格杠杆进行水资源配置,根据农户土地耕作面积及土壤、农作物情况,配置农民年度取水量,超出取水量将不允许进行用水。将农民用水量转化为用水使用权,允许将用不完的水进行转让、出卖,以实体价格的方式强迫农民提高节水意识,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可以实行阶梯制度收费,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推动节水灌溉战略发展[1]。
2 完善灌区工程建设
切实提高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施改造力度,尤其对于灌区输配水渠道、田间工程等配套设施进行优化,加大对于高耗水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发挥示范工程的带头作用,推动周边区域水利工程发展。此外,还要保证水体质量,强调“废水利用”理念,主要包括再生水补给、活水循环等方法,充分利用引水技术,在水体治理完成后对残留污染物的密度进行稀释,强化水体的流动能力及自净能力,辅助配合解决水体水质问题。可以将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或是储蓄净化后的雨水,作为补充水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生态补水。尤其是部分水体置换周期长的水流区域,通过压力泵的作用带动水体流动,改善水体动力,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3 节水灌溉技术革新
在传统农田水利工程中,部分地区农作物种植还是要依赖于自然降雨,现有的农业灌溉条件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且山灌区管理处的雨水储存能力较差,需水量较高,普遍的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对当地农作物的成长及资源可持续化发展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节水灌溉工作虽然处于高效发展阶段,但水资源紧缺形式依然严峻。将高效节水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农田灌溉用水量,应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优化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水平,降低资源浪费的同时满足农作物成长需求。
在节水措施应用环节,应从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入手,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式节水灌溉与微灌式节水灌溉,两种喷灌方式在使用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主要适用于露天环境中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局部溢出的水能够流到其它区域实现灌溉效果,并且结合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灌溉技术的自动化发展,满足多种地势条件的灌溉需求。而后者通常是在大棚中,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其优点在于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能够将土壤中的肥料与水充分结合,提高灌溉效率[2]。
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更具科技性的灌溉技术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技术人员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特点分析,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实验研究,在不同地理条件下选择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满足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用水需求。保水剂就是一种以高吸水性树脂为原材料的高分子吸水储水技术,它在遇水膨胀时可以将水储存起来,达到节水作用的同时,在天气气温较高或气候较为干燥的时候将储存的水分再释放出来,科学抗旱,尤其适合山灌区等河流流域较为稀缺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实际农田节水灌溉时,应倡导农民使用信息技术,发挥地理信息检测控制系统的作用,切实保障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效果,达到水资源节约目标。
4 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術发展研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体现,能够有效推动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考虑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实用性,优化节水方案,发挥其对于调整地方产业结构、提高水分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改善当地农田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思敏,董宇欣,吕杨.基于FDRE的节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1,29(1):97-101.
[2] 查恩爽,肖霄.吉林省西部潜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风险分析-以洮儿河扇形地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48(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