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赵丽丽 罗欢 袁淑宁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领域已普遍应用,利用该项技术的培养特点,通过对培养基和消毒技术的改良,结合艺术插花和微景观制作的方法,在透明容器中制作出由多种植物材料组合、观赏期较长的瓶内植物景观产品。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瓶内植物景观产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已被普遍应用,在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在密闭的培养瓶内,只要有足够的光照,适当的温度,就能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水和营养物质正常生长,在较长的时间内无需人为浇水和施肥,而且通过透明的培养瓶和培养基,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植物各个器官生长的状态。基于以上特点,通过对培养基的改良和筛选,结合艺术插花和微景观制作的方法,在较大的透明培养容器中制作出观赏期较长的瓶内植物景观产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植物材料主要来源于市場采购的切花和配叶,主要选择以花头较小的鲜切花品种和较小的配叶为主,包括微型多头月季、雏菊、勿忘我、情人草、满天星、多头康乃馨、尤加利叶、白网纹草、薄荷等。也有一部分植物材料从野外采集。
1.2 方法
1.2.1 培养基制作
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主,经过高温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待其温度下降至60℃左右时,添加不同浓度的抑菌剂(1.5%次氯酸和开放式培养专用抑菌剂)后,倒入已提前用70%乙醇消毒的透明培养容器中并加盖。等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备用。也可在培养基中加入色素以提高其观赏型。
1.2.2 植物材料的处理
为了保证产品的美观性,植物材料须具有花蕾或已开放的花朵,因此不能进行消毒处理,制作时将材料上已经破损、受伤的叶片摘除,在其表面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然后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植物材料整理成所需状态备用。
1.2.3 瓶内植物景观制作
根据植物材料的特点、培养基的颜色、容器大小,结合艺术插花和微景观设计原则,将植物材料进行组合搭配,在透明容器内制作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瓶内景观。由于采用固体培养基,且添加了适量的营养物质和杀菌剂,植物材料在瓶内不仅可以进行随意造型,而且保鲜期也较长。
1.2.4 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
根据容器大小,对制作好的瓶内植物景观产品进行外观包装设计,可采用透明包装纸或镂空纸盒包装,前者方法简便,产品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后者不仅能很好地展示商品,而且也提升了产品的商品性和观赏性,更适合作为礼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瓶内植物景观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改良后的MS培养基不仅可满足植物生长对于水分和营养的需求,而且由于在其中添加抑菌剂后可延长产品观赏期,添加色素后可提高其观赏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本产品的观赏期可达15~20d。
采用不同大小的培养容器,开发出不同类型的瓶内植物景观产品,作为家居装饰或趣味礼品均有不错的效果,可弥补现有产品体积较小,植物种类单一等不足之处,填补市场空缺。
2.2 瓶内植物景观产品的优势
(1)无需养护管理,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盆栽植物虽然可以长期养植,但需要进行精心的日常管理,这对于工作节奏快、休闲时间少的人群而言较为麻烦,本产品则无需进行特意管理,只需将培养容器摆放在有一定光照的位置即可,不仅观赏性强,也是非常好的“懒人植物”。
(2)环保卫生:与盆栽植物、水培植物、艺术插花和普通植物微景观产品相比,本产品采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培养基即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也避免了土壤、基质或培养液翻倒后对环境的污染。
(3)生产成本低:由于瓶内培养的需要,植物材料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选择花店中一些边角料来制作,而且培养容器可以重复利用,培养基制作好后也可放置较长时间,因此比普通插花和微景观的制作成本低。
2.3 产品还待改进之处
由于采用密闭培养的方式,塑料容器的瓶壁很容易挂水珠,影响了观赏效果。后期研究可对培养容器进行筛选。
由于在同一种培养基中培育不同的植物材料,导致不同材料的保鲜期有差异,在后期研究中可着重选择保鲜期相近的植物材料进行搭配,有较好的观赏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陆琪瑶,邱悦,凌巧.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构建微型景观初探[J].现代园艺,2018(7):18.
[2] 胡月,刘飞,钟富强,等.迷你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销售[J].现代园艺,2016(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