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新平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是通过灰飞虱进行传播的,在我国北方的玉米种植区流行。玉米粗缩病主要对玉米的根茎、叶片和叶鞘等地方产生危害,发病之后的玉米植株变得非常矮,并且不容易抽穗,尤其是在玉米幼苗期感染病毒之后很难存活,这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本文先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以及发生特点进行描述,然后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0 引言
从20世纪开始,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就不断出现,甚至出现多次爆发的情况。玉米粗缩病的出现对黑龙江农场的玉米产量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且对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大面积区域的玉米绝收。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玉米粗缩病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玉米的存活率和产量。
1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玉米粗缩病,但是苗期感染病毒的几率是最高的,当玉米植株感染病毒后,一般会在5~6叶有明显的症状。在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初期,玉米嫩叶上面会出现一些透明的虚线斑点,并且玉米叶的叶脉上还会突起一些白色条状,这些条状长短不一,用手摸起来也特别不平,同时,玉米的叶片还会有蜷缩的情况,心叶也长不出来。在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后期,患病后的玉米植株在长势上跟正常的玉米植株完全不一样,感染后的玉米植株生长特别慢,它的叶片会比正常植株的叶片更宽大,但是比正常植株的叶片更短、更矮,几乎是正常植株高度的一半或者更矮。在发病的玉米植株中,只有少量的雄穗可能会抽出来,但是分枝却特别少,雌穗会稍微短一些,花丝的数量也更少,发病严重的甚至不能抽穗。
2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
2.1 发生面积逐渐增加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玉米粗缩病越来越严重,发生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使玉米受到严重危害,严重的时候大片玉米植株都会发病,这使得黑龙江农场的玉米产量也在大幅下降。
2.2 播种期不同,发病程度也不同
经过分析发现,玉米的播种期不同,玉米粗缩病对玉米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五月份中旬至六月份初期之间播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最为严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的玉米植株占1/5左右,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一块田地的发病率可能达到4/5。在六月中旬左右播种的玉米,发病程度会相对较轻,玉米植株的发病率可能不到5%。
2.3 玉米品种不同,发病程度也不同
不同品种的玉米,抗病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当玉米粗缩病出现时,不同的玉米品种发病程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抗病性比较强的玉米品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会低一些,不过,当前的大多数玉米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表现为中度或者高度,抗病性很强的玉米品种却很少。
3 玉米粗缩病的农业防治措施
3.1 加强监测
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灰飞虱进行传播,所以,一定要在田间进行监测。在玉米播种之前,可以对灰飞虱的越冬基数以及田间杂草患病率进行监测,然后再根据玉米的种植方式,判断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趋势,并及时作出预测,从而使种植户可以有效预防。
3.2 选择抗病强的玉米品种
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根据黑龙江农场的种植条件,选择一些抗病力强的玉米品种,在种植的时候也要讲究技巧,不要在同一区域面积内种植同一品种,应该合理进行布局,将不同抗病性的玉米品种交叉种植。
3.3 调整玉米播种期
结合玉米粗缩病的出现规律,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期。在玉米粗缩病发病严重的时期,可以提前完成播种,这样一来,当玉米粗缩病最严重的时候,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可以有效地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病率。
3.4 及时清除杂草
灰飞虱的越冬场所主要是在田间以及田边的杂草中,所以,一定要及时除草,可以先人工除掉杂草,然后再用农药除去杂草。及时除草可以使苗期的玉米不与杂草共同生长,这样就能减少病毒的传播,从而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
3.5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在定苗期間,如果发现玉米病株要及时拔除,然后对病株进行深埋,降低病毒传染率。同时,要对玉米植株合理地进行浇水、施肥等,加强田间的管理,使玉米能够健康生长,减少病毒传染的机会,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4 玉米粗缩病的化学防治措施
4.1 喷药杀虫
在玉米苗期,如果有地块发生了玉米粗缩病,要及时拔掉玉米病株,避免传染。然后根据对灰飞虱的预测,使用25%扑虱灵,50g/667m2,然后在玉米五叶期前后,每相隔5d喷一次,连续喷2~3次,同时,可以用5.5%植病灵800倍液或者40%病毒A500倍液去喷洒,从而有效防治病毒病。
4.2 使用药剂拌种
在玉米播种之前,可以使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拌种或者包衣,使苗期免受灰飞虱的危害,减少传播率。在进行播种时,使用种衣剂拌种,可以使玉米抗病能力更强。
5 结语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比较严重,对种植户造成的损失极大。本文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病症以及发生的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控制病毒源头,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危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 尚佑芬,赵玖华,王升吉.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J].山东农业科学,2018(8):30-31.
[2] 李晓伟,鹿平.东港市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9(11):25-26.
[3] 巴国超.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19(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