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探析

2021-09-17 05:13黄荣杰时树菁
关键词:志愿服务人才培养融合

黄荣杰 时树菁

引用格式: 黄荣杰,时树菁.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探析[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90-96.

中图分类号 :G64;G41   文獻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12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90-07

英文大标题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and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校; 志愿服务; 人才培养; 融合

摘要: 志愿服务内含的志愿精神及特有的育人意义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与高校的重视,志愿服务日益成为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助推其成长成才;能够推进高校实践育人与整体育人,提高办学质量。审视高校志愿服务现状,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深度认知、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实现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应当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明确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优化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良性运行;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首要职能与神圣使命,高等教育应把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作为核心工作,以人才培养水平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摒弃传统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1]。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实践育人与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融合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拟梳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概况,阐述高校志愿服务对于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针对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志愿服务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概况

在我国,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潮流,但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直至2008年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后,志愿服务活动才开始广泛受到国家与社会的推崇。志愿服务并非形式意义上的义务劳动,从深层次上看它更是一个国家公民美德的彰显,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共青团十八大报告也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予充分重视,对志愿服务精神在我国青年培养与高校人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肯定。中共十九大则特别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3]。

志愿服务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起步较早,萌芽于工业革命初期,后来为挽救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重大破坏,便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从事一定人道主义服务的志愿者,此时的志愿服务还主要处于国家与政府间的活动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渐生活化,也开始步入系统化、组织化轨道,志愿服务意识不断为广大平民百姓所接受,志愿服务活动开始纳入欧美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志愿服务被视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服务学习”,将其视为一种开放体验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旨在在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中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英国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儿童课业辅导、社会劳工就业服务、弱势群体帮扶等公益性活动。日韩等国也将志愿服务视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日本多数高校专门设立志愿服务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程,同时设立志愿服务中心,高校学生志愿者常常成为日本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韩国将大学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教育科目,规定学生一年需要参加4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4]。

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系统化、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但所取得的成效是可喜和巨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强调:“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我国将志愿服务看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高校都把志愿服务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部分高校还创建了体现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例如,吉林大学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平台,提出“让志愿服务成为每个吉大人生活方式” 的口号;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将志愿服务列入本科生必修的实践类课程,并配备相应的教材;南京理工大学成立“兰小杉”志愿服务队,并协同其他社会力量设立“兰小杉”志愿服务基地,为大学生参加支教等社会公益事业保驾护航;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打造出了“红烛志愿者协会”这一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队伍,并实施了诸如“关爱自闭症儿童”“和谐社区”等志愿服务专项计划; 南阳师范学院定期开展“大手牵小手·志愿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融合,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服务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大工程。总之,从政策上看,我国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度支持的;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协同融合成效明显,发展空间巨大。

二、高校志愿服务之于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等教育不仅在于传授书本知识,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高校公认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与载体。以志愿服务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已成大势所趋,大学生志愿服務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景不可估量,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助推其成长成才

其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成才之关键,若思想道德不过关,其对社会的危害将是巨大的。志愿服务内含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告诫广大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更重要的就是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志愿服务是出于自觉自愿,无偿地为他人与社会付出自己的体力、智力等的社会性服务活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在奉献中能获得一种价值感,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中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方式,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使他们走出象牙塔和纯知识的理论课堂,使自己所学知识发挥实际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如运用得恰到好处,便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与热情,即使运用得不够理想也能促使他们检视自己的不足。志愿服务活动的日渐专业化、知识化,促使大学生努力加强理论知识储备,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促使理论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6]。高校志愿服务是一项组织化、系统化的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学生需进行协商并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这会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此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使他们切实深入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所涉及的关系具有多元化特征,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切换身份以更快适应社会上的各种角色,从而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2.推进高校实践育人、整体育人,提高办学质量

其一,高校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如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绝不是在课堂上能说会道而出了校园真正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的学生。在校园中,大学生接受的更多是课堂知识,接触的人更多是同学和老师,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思想往往比较单纯。志愿服务作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校更加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支教,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强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在校外进行义诊,这既可为学生提供接触不同患者的机会,又可为学校节省专门组织实习的资金与精力。

其二,高校志愿服务是高校整体育人的有效模式。高等教育不仅要紧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各项潜能,促进其身心、情感、智力等全面发展。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具有单一的数理思维,也要培养其一定的人文素养;文科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具备人文社会知识,也要相对了解自然科学常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需协调各方面人才,这需要志愿者提前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例如,在看望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动中,大学生需要学些简单的医疗保健知识或其他音乐戏曲表演知识;在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活动中,大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手语或心理学知识。这些都有利于高校从整体上培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整体育人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整合社会一切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形成“高校+”的育人机制,充分调动高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实现由单维教学向双维、多维互动教学转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深度认知

随着社会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虽有了相对认知,但仍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一些特别目的被动地参与这一活动的现象,这体现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缺乏深刻认知。在人们的意识中,志愿服务是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抑或是基于某一信仰而进行的慈善活动,其实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活动中的一项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活动[7]。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简单地把志愿服务活动理解为帮助弱势人群免费做好事,还有部分学生把这一活动当作赚学分、赚资历、评优评先的一种手段,更甚者是看别人做这一活动觉得好玩儿便盲目跟风。例如,为了搞形式主义的宣传,养老院老人的脚同一天内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志愿者洗了十几遍,做好事的条幅一拉,拍个照、发个朋友圈便一哄而散,这显然是把志愿服务的意义狭隘化了。这样一来,“新鲜感”一旦消失,志愿服务活动便很难持续下去,最终也会降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高校大学生虽然大多数已步入成年阶段,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居于校园内,社会接触面比较窄,因此高校志愿服务要想实现其育人效果最大化,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尤为必要。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多由学校志愿服务类型的社团和各个二级学院学生会志工部负责,组织建设与管理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在组织机制上,大多数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学校与二级学院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有时出现重叠现象;在招募志愿者方面往往也是以临时性的通知为主,并没有将活动的特色与志愿者的个性相匹配。其次在指导机制上,活动开始前需要精心筹划,活动进程中需要各种保障,活动结束后需要进行总结,这些工作则需要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需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然而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全程大多由学生自己进行,缺乏相应的指导。另外,很多高校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监督与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缺乏经费保障,在活动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同时,对优秀志愿者也没有专门的激励举措。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长效育人机制的构建。

3.志愿服务整体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往往以捐款救灾、支教助学、探望孤寡老人、关爱残障儿童等形式开展,尽管这些为大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了难得的途径,但是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惯性思维,并因缺乏活动形式的创新性,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与个人所长将活动内容多样化,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上不能达到最佳优化状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往往是在学校周围,不能形成广泛的覆盖面;不少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接续性与持久性,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抱着走马观花式的心态,形式主义色彩浓厚。此外,一些活动组织者对志愿服务并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对服务对象没有充分了解与调研。比如,在养老院探望老人活动中给老人演唱聒噪的流行音乐、表演时尚的辣舞,这些都不是老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在关爱残障儿童活动中,没有考虑他们的心理状态,无意中会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以上种种现象都会损害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既挫伤了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又背离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反映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亟待提升。

四、以志愿服务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

以志愿服务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明确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

首先,高校应实现志愿服务课程化。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高校志愿服务要想实现育人效果,离不开课堂知识的传授,如果只是单纯地安排学生参加活动,不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以课程的形式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常态化的重要途径,对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至关重要[8]。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专门设置了志愿服务的相关课程,将其作为实践课的重要部分并配备了教材。此外,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上,学校宣传部门应承担主责,善于利用各种类型的宣传媒介,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例如,可利用广告栏张贴各种志愿服务标兵的海报,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进行诸如抗疫志愿医生、学生等人物事迹推送;开展多种形式关于志愿服务的比赛,如征文、演讲、简报制作等,以此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配套活动,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明确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既可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又可深深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义。

2.优化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良性运行

首先,高校应搭建特色化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基本上没有建立固定的服务平台,大多由学生会组织或者学生个人联系,并没有建立学校与服务机构的官方联系,这样会造成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序性。因此高校应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开展校地、校馆、校企等多元化服务模式,建立持久性的志愿服务平台。高校应着眼于从学生专业特色、个人特长出发设置不同的志愿活动,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去景区作志愿导游,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街头、社区开展普法宣讲,社工专业的学生则可去养老院慰问老人等。其次,高校应规范组织体系。在学校层面应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校团委应成立专门的志愿者工作部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二级学院学生组织也应成立志工部并配置主管老师,加强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的组织建设。再次,高校应建立认证与表彰体系。高校应对志愿者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建立志愿者库进行定期注册,实行积分制,针对优秀的志愿者设置荣誉标兵等奖励,并根据积分对志愿者进行评级,通过对志愿者的奖励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高校应开展高质量的培训。为了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有必要聘请专业性强、热心公益的老师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指导,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的志愿服务模式,使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创造性地开展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从自发走向自觉。

3.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对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

不同于社会人士开展志愿服务,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涉及面包括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等多元关系,旨在在志愿服务中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需要“横纵联动”的多方面支持与保障。首先,应进一步做好高校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国家、省市、高校应针对高校志愿服务现状专门出台关于高校志愿服务培养人才的政策规定与实施意见,实现多方齐抓共管,促使通过志愿服务培养高校人才的模式纳入规范化轨道。其次,应加强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的安全保障。社会充满复杂性,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須以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学校层面应成立主抓学生活动安全的领导小组,志愿服务队伍也应专门选出一名安全组长, 在活动开始前进行安全教育、安全调研,在活动过程中时刻留心安全隐患。再次,应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大多数高校都有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报销规定,但要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单一的学校经费来源是不够的。学校可以设立志愿活动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老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社会多方面筹措资金,如可以在志愿工作服上印上企业的名称以从爱心企业获得捐助,这样既可实现爱心传递,也可在募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

[2]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EB/OL].(2008-10-09)[2021-06-10].http:∥www.gov.cn/irzg/2008-10-/09/content_1116582_2.htm.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8.

[4]  张万兵,李英,陈应琴.高校“服务学习成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91.

[5]  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N].人民日报,2013-12-06(01).

[6]  李娜.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C]∥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全国学校共青团201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19.

[7]  彭干三,任源梅.志愿服务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17(7):22.

[8]  宋青楠.推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的可行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8(22):194.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人才培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