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素有“百鸟之王”的美誉,其体态优美、羽色华丽,是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常客,也是缅甸等国古代王权的象征,对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目前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全球性濒危”等级。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至爪哇的广大区域,后来经历了剧烈的种群收缩,目前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及东南亚的局部区域。自新石器时代中期(约6000年前)以来,绿孔雀种群急剧衰退,种群缩减幅度达200倍。历史气候变化对于绿孔雀的分布变迁没有显著影响,而人类活动强度则与其有效种群数量以及当前的存活状态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些发现表明,自史前以来的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且,绿孔雀的现存种群存在严重的近交现象,迫切需要加强栖息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以维持其应对未来环境变化的进化潜力。(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1,https://doi.org/10.1098/rspb.2021.0073)
肌肉、神经等软组织为重建生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信息。然而在一般的印痕化石中,内部软体组织极为罕见。即使偶有保存,也通常表现为被压扁的痕迹,立体信息几乎完全丢失。琥珀作为一种特异埋藏化石,具有远高于印痕化石的保存潜力。此前研究者已从新生代波罗的海琥珀、多米尼加琥珀、瓦兹琥珀中的多种昆虫化石中识别出肌肉组织,但在年代更为久远的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昆虫肌肉仅有过一次报道,发现于一种膜翅目昆虫中。对缅甸琥珀中的原鞘亚目副齿边眼甲属新种薄脊副齿边眼甲(Paraodontomma leptocristatum)进行显微CT扫描,发现标本保存较好的内部软组织结构,其中后胸部分的肌肉保存最为完好。在显微CT下,缅甸琥珀中的昆虫标本通常表现为一个空腔或一个同质的高吸收度实体,内部结构的保存非常罕见。这些肌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皱缩,可能表明其保存时经历了快速的干尸化过程。本次肌肉的发现还进一步证明了缅甸琥珀潜在的埋藏学价值。(Papeis Avulsos de Zoologia, 61, e20216128)
古喙鸟(Archaeorhynchus)体型只有鸽子大小,是热河生物群真鸟类的一个重要分子。因其不发育牙齿而成为了现代无齿的鸟类与具有牙齿的反鸟类分化的重要证据。一件产自热河生物群的古喙鸟标本体型较小,骨骼的愈合程度较低,代表了古喙鸟的幼年阶段。其解剖特征明显适合陆地行走,比如后肢较长,趾爪较短且弯曲程度较低。新标本最重要的信息来自于一团黑色的飞羽印痕。如此发达的飞羽出现在体型娇小的幼年个体身上,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特征。这表明,古喙鸟在体型明显小于体成熟时就已经具备一定的飞行能力。而现生鸟类具备飞行能力时体型则已经达到体成熟大小。此外,新标本的腹部保存了一些尚未完全消化的种子化石,但未保存胃石,体型更大的古喙鸟则保存胃石。对现代食种鸟类的研究表明,处于不同个体发育阶段的个体可能更喜欢不同大小的种子,这说明古喙鸟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改变了食性。(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1,https://doi.org/10.3389/feart.2021.604520)
羊绒鼯鼠属隶属啮齿目松鼠科鼯鼠族,仅知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是体型最大、分布海拔最高的滑翔哺乳动物。其身体全长超过1米,体重达2.5千克,生存的海拔高度可达4800米。羊绒鼯鼠的进化与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和亚洲南部大江大河水系的变迁有密切联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中国西藏、印度锡金和不丹)和东段(中国云南贡山和泸水)的羊绒鼯鼠种群与西段(巴基斯坦)的种群依次被恒河和雅鲁藏布江隔开,彼此之间有显著的牙齿结构和毛色差异,遗传分化也以百万年计。因此,喜马拉雅山中、东段与西段的两个种群被命名为两个新物种——西藏羊绒鼯鼠(Eupetaurus tibetensis)和雪山羊绒鼯鼠(E. nivamons)。羊绒鼯鼠具有鼯鼠中最高的齿冠,食物大多由富含单宁等有毒物质的针叶组成,对研究哺乳动物的高海拔适应和植食性进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21, zlab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