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肛瘘术后伤口 换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09-17 04:09赵兵吴至久唐学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肛瘘换药纤维细胞

赵兵,吴至久,唐学贵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可能与肛腺感染,中央间隙感染等因素相关[1]。肛瘘发病机制复杂,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手术是根治肛瘘的唯一方法,防止复发和保护肛门功能则是治疗的关键[2]。肛瘘一般具有病程长,且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长的特点。如何减少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增强肛瘘术后愈合效果是治疗肛瘘探索的方向。有研究认为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or external use,Rh-bFGF)能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显著[3]。由于Rh-bFGF能够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在肛肠科术后伤口换药中被逐渐使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为了缩短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本研究选择将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应用于肛瘘术后伤口换药,探讨其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4]的患者。具体标准: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同时患者对本研究具有良好依从性,均为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溃疡性肠炎或克罗恩病;伴有全身严重合并症者(如糖尿病,血液病,传染病等);伴有严重心脏病患者;伴有脑血管疾患者;伴有瘢痕体质患者;18岁以下未成年人;妊娠及哺乳妇女等。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腰腧穴麻醉下行低位肛瘘切除术,手术方式一致,术后均常规予以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从术后第二天开始用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用碘伏消毒后,肛内用肤痔清软膏外敷于马应龙痔疮栓头部塞肛,肛瘘伤口用混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扶济复,规格35000IU,国药准字S20020024,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将纱条上端塞入肛内瘘管内口处,下端均匀铺盖在瘘管创面上,最后再以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早上换药一次,直至伤口痊愈。对照组患者伤口术后换药用普通油纱条代替混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理盐水纱条,方法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平均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从办理入院到出院的平均住院时间。(2)伤口愈合时间观察肛瘘患者从手术日开始到肛瘘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间。(3)治愈率及复发率 所有患者术后换药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治愈:肛瘘术后创面达到完全愈合;复发:肛瘘术后伤口处重新有瘘管形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6,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天) 创面愈合时间(天)观察组 30 7.28±1.85 19.57±4.25对照组 30 9.58±1.56 26.43±3.23 t值 5.206 7.111 P 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评价[n(%)]

3 讨论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多数为肛周脓肿破溃或者切引流后形成,因其病理变化复杂,部分患者临床疗效欠佳,术后甚至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肛瘘术后切口迁延不愈或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功能受损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5]。肛瘘是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旁硬结,肛周局部反复出现破溃流脓、潮湿、疼痛及瘙痒等。有报道发现每十万人口约有8.6人患肛瘘,平均年龄约为38.3岁,男女比例约为1.8∶1.0,小于15岁的肛瘘患者多为男性[6]。肛瘘手术会形成肛门开放性伤口,术后肛瘘创面愈合在其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如何加快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速度和质量,是所有肛肠科医肛生关心的问题,肛瘘术后的正确用药对术后创面的愈合起重要作用[7]。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适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的愈合。Rh-bFGF具备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对成纤维细胞、真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等来自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起到增强修复及再生的作用,它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创面上皮化过程及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8]。肛瘘术后伤口的修复过程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反应期、增殖分化期、肉芽增生期和组织重塑期等过程。Rh-bFGF可以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9]。本次研究观察组肛瘘患者术后使用混合Rh-bFGF的生理盐水纱条伤口换药,对照组患者则常规使用普通油纱条进行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临床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者在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认为,在肛瘘术后早期,Rh-bFGF能减少渗出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E2含量等而具有抗炎作用。到伤口生长中后期,可以明显加快肉芽组织生长[10]。因此,本研究认为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可能是通过减少创面渗出以及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以达到促进肛瘘伤口愈合的作用,而肛瘘术后治愈率与复发率可能主要与手术操作方式相关,与创面生长快慢无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通过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肛瘘术后换药中的使用,加快了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了肛瘘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因术后换药带来的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瘘换药纤维细胞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分枝杆菌感染中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