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友
基层工作,离不开与数字打交道:上报工作进度,需要数字来说明;总结工作成绩,要靠数字来体现。但数字也是检验一个单位、一名干部工作作风实不实,有没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最有效的镜子。
前不久,中央第六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某省反馈督察情况时公开的一个细节,让人哭笑不得。据督察组透露,该省住建厅发布的省会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高达100.92%。
按理说,一个地方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工作完全做到位,其集中收集率最高也就100%,这多出的0.92%是怎么来的呢?
督察组认为该省住建厅对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作重部署、轻督促,对任务完成情况只调度、不核实。不仅如此,其向督查组两次提供的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数据都不一致,有明显的出入。
如此看来,这0.92%是怎么多出来的就很清楚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是因工作上的渎职而“多”出来的。
不要说是专业的管理部门,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只要工作中稍微有点责任心,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却出现在了经过层层审核,甚至领导签发的上报或公开发布的文件中。
了解党政机关上报或发文程序的人都知道,一份上报或对外发布的文件,需先由工作人员拟好文件,再经部门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层层审核,之后才能签发。因此,出现这类常识性的问题,粗心大意是不能搪塞过去的。
正因如此,才说这多出的0.92%,体现出来的是工作只重部署、不认真督促,只看下面上报的数字、不认真检查具体落实情况,更可以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其实,像这种事,在基层不是一件两件,不少地方都能找到。
前不久,笔者到一个农民收入较高的村采访,村干部在谈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说,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4万多元。当时,笔者就追问:“你们村经济发展得这么好,农民才这么点收入吗?”这位村干部肯定地说:“是的,就1.4万多元。”
显然,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没有经过认真统计,甚至连调查分析都没有。因为,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7131元,重庆市公布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16361元。所以,一个经济发展处于中上水平的村,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肯定不止1.4萬多元的。
据笔者所知,基层对上报数字很“慎重”,比较重要的数字,不是一般工作人员、部门负责人能够擅自作主上报的,都要经过单位的主要领导审核同意才能上报。
按理说,经过主要领导审核上报的数字,应该不会出错了。然而,很多时候,恰恰是在这层审核中,会不按统计原则来确定上报的数字,而是按领导的要求来确定。
数字体现工作开展的进度,展现一个单位的工作成绩,甚至体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因此不管是上报的数字,还是向社会公布的数字,都应是真实的,应是经得起科学推敲、历史检验的。
“落实落细”这四个字,经常出现在官方的文件和对工作的要求中。而检验一个地方的工作落实如何、做细没有,从其上报的数字中,就可以看出其工作作风如何,有没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