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贷消费的潜在风险研究与化解路径探析

2021-09-16 11:08河南大学屈和欣杨帆
商展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信贷消费大学生

河南大学 屈和欣 杨帆

近年来,国内大学就读比例不断攀升,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使之成为各信贷平台的潜在营销对象,也成为以移动支付为载体的小额信贷服务最具潜力的市场。据实证调研数据,大学生消费欲强但尚未摆脱经济依赖、消费方向多元、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辨别能力较弱的问题。在虚拟货币与移动支付的交互作用下,金钱以数字形式展现时,更易产生消费冲动。另外,许多大学生对信贷消费的相关电子合同、责任认定书等一知半解甚至不甚了解,对信贷消费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对风险的预测和自身的消费心理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虽然大学生使用信贷消费是意思自治的表现,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具备本体特殊性、社会牵连性(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牵连家庭乃至社会)、国家活力源泉属性(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劳动力),为了保护大学生自身权益、稳定社会宏观效益、保障国家长远利益,国家必须对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进行管控。

1 信贷消费所产生的社会潜在风险

1.1 多重贷款

信贷消费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借贷人的借款额度在商家所规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各信贷消费公司根据借贷人的信用指数和还款能力来确定不同人的额度,利用大数据的测算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在信贷消费市场中,商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行业内存在着信息壁垒,借款人的总借款额是无法预知的,多个小额信贷平台累积起来的总额度亦较为巨大,比如蚂蚁花呗额度为500~50000元,京东白条最高借款额度为15000元,加上许多专属借款平台如美团、百度等,总借款额度已经远超单个商家根据个人信用所确定的额度。各借贷平台之上缺少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管理部门,于是这个潜在的社会风险便出现了。

1.2 债务牵连

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家庭、社会与国家的一员,以往学界普遍研究的是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风险,忽视了大学生所具有的其他属性。大学生身份的多重性使信贷消费风险得以蔓延,由此引发了债务牵连的现象。债务牵连是指基于家庭伦理,父母不忍债务摧毁孩子一生而替子女偿还债务,导致个人债务转为家庭债务的现象。实践中这样的例子早已有之,合肥某职业技术学院一个95后女生于某向多个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30万元,并提供了“裸条”担保,本息共计50多万元,父母无力偿还贷款,无奈将房产变卖用来抵债[1]。

1.3 风险转嫁

债务牵连是大学生的债务牵连到家庭,而风险转嫁则是信贷公司将信贷还款风险层层转嫁给社会的现象。相关专家认为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当“蚂蚁花呗”借出10亿元后,十亿元的债权可以继续融资借贷,但银行抵押的制度使得10亿元无法融入近10亿的资金,于是资产证券化复杂设计便得以产生。10亿元的债权被分成ABC三层(如图1)。A占70%,为7亿元(固定利率6.1%),B占25%,为2.5亿元(固定利率7.5%),C占5%,为0.5亿元(蚂蚁花呗总利率减AB利率),由C为B做担保,B为A做担保。若贷款无法收回出现亏损,则层层亏损,AB两层被理财产品购买者所购买,高风险的部分则由蚂蚁公司内部购买,但由于缺乏巨额资本金,其内部存在着交叉购买,当风险来临时,层层转嫁给AB,信贷业务的风险已经层层转嫁给社会。[2]那么讨论风险转嫁与大学生有何关系?本文认为,从蚂蚁花呗的信贷发放比例来说,消费信贷占70%左右,其中大学生信贷消费更是主要的市场。风险转嫁的源头是风险的诞生,也就是无法收回贷款,从借贷者角度来说就是无法还款。源头的治理显然是必要的,如果对信贷消费的主要群体——大学生进行限制和引导,使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无“用武之地”,那么转嫁社会的风险的扩张程度势必会下降。因此,国家必须对信贷消费市场中最大的蛋糕——大学生群体进行规范引导,防止这种信贷消费风险由个体蔓延至整个社会。

图1 ABC收入群体的债权分配比例

2 大学生信贷消费风险预防与管控

2.1 大学生经济自律

对于大学生信贷消费风险的预防与管控,首先需要讨论大学生主体自身,大学生从含义界定上是应试教育下高中生的“进阶者”,而不是独立成熟的青年学生,突然掌握每月生活费的自控权利,其经济自律的实现往往具有滞后性。据调查,京津地区消费超支的大学生占22.45%,在郑开地区出现超支的则占15.96%,在超支的前提下,京津地区有25.22%的大学生选择使用信贷消费,郑开地区有15.17%的大学生选择信贷消费,并且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对信贷消费的风险有所认知。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信贷消费等相关风险的了解仍然浅薄,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消费风险是因为大多数人因为家庭、社会、自身等限制因素对信贷消费有所抵触。大学生自身应当不断累计信贷消费常识,积极关注信贷消费社会问题,对信贷消费风险有所认识,形成经济自律的独立人格。

2.2 企业承担相关责任

消费信贷的作用在于实现了消费的跨期均衡,使将来的消费提前到即期实现。但还是要以偿还为前提,因此,保障消费信贷的需求者是合格消费者,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是保障消费信贷以及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3]。大学生承贷能力不是很高,并且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4],企业自身应当有足够的认知,不应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急于拓宽市场;企业应当在提升信贷消费的门槛、降低利息、保护大学生信息、抵制过度营销等方面给社会满意的答复。积极兑现公众承诺,将信贷业务真正投入在小微企业的帮扶上。此外,由于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各平台的借贷信息无法互通,导致大学生多平台信贷,叠加的信贷使大学生深陷贷款陷阱。对此,应当积极开展行业内的合作,配合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主动提供相关信息。企业应当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做有良知的企业,对影响国计民生的业务要在符合国家发展利益、符合法律、符合社会道德的前提下开展,形成企业自律。

2.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额信贷的危害早已深入人心,而小额信贷在最初的信贷消费中所实施的“旱中甘霖”营销(本月借款下月还款可以免息)使其金融产品打开销路,小额信贷的风险不在于额度大小而在于借贷人群数量、叠加的小额信贷数量。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小额信贷的过度扩大会产生社会总体向负债方向发展,因此,必须从社会宏观上发力,限制信贷消费过度膨胀。对于社会环境的营造方面,本文认为应当注重如下两个方面。

2.3.1 由上及下——公众舆论引导

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与社会的媒体和教育部门都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国家与社会的媒体应当积极将社会中信贷消费问题报道出来,深刻剖析成因,邀请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提供建议。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工作者应当发挥优势,弥补民间媒体报道的不足,积极与民间媒体展开合作,将事实客观地展现给公众,引导公众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门方面,大学生脑力成熟但心智尚不成熟,刚刚接触社会的他们对于信贷消费知之甚少,自我思辨能力尚弱。不同于“温室”培养的高中生,在学校、教师、家长的监管下成长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般很少受到约束,故大学需要充当学生的“家长”,定期组织思想教育,年级辅导员要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做时刻关心学生的“旁观者”,同时在年级里开展防范信贷消费风险教育,直接针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和价值辅导。

2.3.2 由下及上——公众内部宣传

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工作者,如今自媒体时代方方面面都能印证这一点。在面对信贷消费的潜在社会风险时,不仅要靠国家与社会中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宣传,还需要民意的自省与传播。如散沙般的群体意识需要有内部的“精神领导者”——民间媒体与民间活动。对于大学生认知信贷消费风险的途径而言,应当选取更容易确信并接受的信息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抖音和B站等视频平台、知乎和贴吧等交流平台、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等。鼓励并支持平台工作者和民间媒体自发的讨论有关信贷消费的风险知识,累计大学生该有的信贷消费常识,充分展现出理性的论争与思辨,促进大学生消费理性和贷款理性的自我启迪。

2.4 提升政府行政规范能力

当前政府部门对于大学生信贷消费出台了相关通知意见,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放贷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2)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3)做好舆论疏解引导工作;(4)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业务中违法犯罪问题查处力度[5]。本文对相关部门提出三方面的建议,第一,提升政府经济分析能力,如蚂蚁花呗等信贷公司,利用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设计,仅数年就形成了巨大的杠杆,政府在事前缺乏有效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巨大的,像蚂蚁花呗这种与大学生信贷消费紧密相关的企业,行政主体必须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管控市场的风险。第二,相关部门应当紧跟时代,设立专门的行政部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自然体现了各个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但更应设立专门的信贷消费监管部门,更好地行使行政权力。第三,政府应当实行前瞻性政策备案。商业是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许多金融策略和技术革新都从商业内部诞生。换言之,政府的技术监管永远跑不赢商业发展,政府需要广泛听取相关行业人士或专家学者的意见,吸纳相关人员作为专项问题智库成员,制定相关的政策备案,避免出现制定政策措手不及或制定政策失误的状况。

3 结语

对于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兴起,社会中没有共识、常识性的认知,政策上没有充足的经验,法律上没有完备的制度规则。首先,化解风险须多主体发力,大学生要坚持经济自律,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其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做有社会良知、有民族国家意识的良企;再次,社会要形成良好风气,警惕浮躁物欲,教育部门与相关社会团体应当合力抵制崇尚物质与符号的不良消费观对大学生的侵蚀;最后,国家层面要提升自身的行政能力与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对社会信贷消费市场的监管与引导,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针对大学生因信贷消费欠债的问题,在立法上构建完备、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在司法上需要作出符合社会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判决,在执法上要注重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和牵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防控和化解由大学生信贷消费引发的各种风险。

猜你喜欢
信贷消费大学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