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周夕茹 王雨婷 陈逸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物流行业的一大细分市场——“同城物流”,拥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同城物流业务量增长迅猛,是我国物流行业下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截至2019年,同城物流累计业务量已达114.1亿件,同城业务收入达751.8亿元。随着新零售发展带来的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碎片化物流需求,消费者对于物流速度、质量等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物流体系在同城物流的运输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强调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因而以消费者多元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协同运作、智能化、智慧型、共享性的物流生态圈势在必行。
作为“商业血管”的物流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既要看到可观之处又要明晰不足之处,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物流行业内外的情况。
1.1.1 传统物流市场不规范
一方面,我国传统物流行业缺乏规制手段,很难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缺少统一的法律去遵循。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水平参层不齐,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1]。传统物流企业通常采用“快递一点接入,中心集散,再统一发往全国”的模式,但对于同城物流而言,却带来了冗余的中间环节,过度的中转、揽件、分拣再发往集散地,降低了快递的寄送效率,导致许多同城的快递件还要几日后才能送到用户手中。
1.1.2 运力利用率低
2020年第十八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众多物流从业者表示行业内运力资源分散,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痛点仍然存在,在城际干线运输和冷链运输方面更为突出[2]。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理顺产业结构,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促进各环节智能化协作,进行路线优化、运力匹配等决策,推动传统物流向一体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1.2.1 智慧物流赋能
伴随着5G进入商用阶段,传统互联网加速向产业互联网升级,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智慧物流的时代已经来临。无人仓、智能公路港、分拣机器人等智能化新基建被各大电商和快递巨头大量运用。在2020年“6·18”电商节中,京东物流的天狼、地狼、秒收等机器人仓火力全开,每小时可实现对3600件商品的尺寸、重量、条码等全数据采集。智慧物流凭借精细化、科学化、高效性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各环节联动,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1.2.2 新零售的发展
近年来,传统电商的增长遭遇“天花板”,与生俱来的明显短板——线上购物体验感不足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新零售这种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应运而生。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新零售的发展为物流生态圈的构建提供了契机,传统物流业需突破原产业内相对封闭且独立的服务体系,打通各个环节,促进利益相关方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
构建物流生态圈,一直是各界学者不断探讨思索的方向。邢文茜(2020)指出智能物流生态圈应打破产业边界,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相互联动[3],薛楠(2014)提出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是构建绿色物流跨域协作的重要途径[4]。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以及张敬伟等(2010)提出的价值三角形逻辑分析框架[5],参考菜鸟网络的平台生态圈战略[6],构建同城物流生态圈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物流生态圈理论分析框架
同城物流生态圈的构建共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内部包括业务间的协同机制、资源共享,外部则是政府支持和技术保障。两大部分相互联动,促进生态圈的有效运转。
为了满足新零售环境下用户快捷且个性化的物流需求,物流信息需打通各环节壁垒,促进内部各参与者业务之间的互补和功能上的耦合。当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后,订单通过物流平台进行处理。高数字化的智能物流平台是内部业务协同机制的核心,依托它来进行资源整合,调配运力资源,生成最优配送路线和方案。例如在同城物流中,商家和用户在同一城市的物流产品将被挑拣出来,联系骑手或者配送方进行直接配送,在几小时内将产品直送到用户手中。配送方面可以与滴滴、美团等网约车平台合作,在贵州、云南等地就采用“交快合作”的模式,快递借助交通网络覆盖的优势,利用客车搭载快递进村实现快递直投进村的效果[7]。这样的配送模式,其一可以加快配送速度和配送的安全性;其二,利用了社会的闲散资源,网约车司机可以获得额外的盈利,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社会化。
新零售模式下将零售数据化。在同城物流生态圈之中,信息无界化上下游全流通,线上的用户信息以数据化呈现,而线下的信息如门店中用户货架前的交互行为分析、路径抓取等也可以被数据化从而形成用户标签,并与线上数据相结合形成用户画像,进而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当然,数据的效用远远不止于此,这些数据与覆盖广、体量大的资源进行整合后将更大地激发资源的活力,创造更多的价值,产生更深远的服务功能。生态圈的参与者可以从资源共享中获利,共赢的合作下也有助于生态圈长期稳定的发展。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风险的存在,因而需要政府协同和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和保障才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共享和深度融合。
我国物流市场缺乏政策引导,对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缺乏统一的法律约束,导致许多物流企业经营不规范,因而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对物流市场进行规制。例如推进物流生态圈内标准化建设,包括做到业务流程标准化,推动圈内标准互认等。随着产业的相互融合与物流生态圈的构建,许多新的领域和新的情况接踵而来,例如资源共享间的风险性问题,产业协作之间的障碍等。政府应主动作为,及时制定和出台物流法规政策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促进生态圈的有效运作,维护物流行业的良好秩序。
技术支持是整个物流生态圈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数据运用方面,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及时为不同用户的订单制定个性化的配送路径从而调配合理的运力,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强化用户的服务体验,只要输入相应的追踪代码,就可随时知晓现阶段的包裹状态[8]对包裹进行实时追踪。在地面的仓储物流与配送方面,以苏宁物流为例,通过智能科技设备与物流的深度联动,实现了“仓-机-人-柜”的全流程无人闭环式配送。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仓储背景下,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已具备对仓库内的货物收、发、存、调等操作进行全面的监测、建议和控制,从而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9]。在新基建的加持下,新能源货车管控配送,机器人的送货上门早已成为现实。技术的支持打通了现代物流的血脉,提高了物流的运作能力。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物流的人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配送人手不够、货物周转速度缓慢、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这次的新冠疫情警醒我们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以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物流生态圈的韧性。
首先,需要具备快速、安全的应急供应链,保证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物资可以按需交付[10]。同城物流生态圈内应专门构建应急的协同供应链,对平日统一调度的能力进行加强,深化业务协同的能力,对供应链作业的各个节点进行跟踪和监控。
其次,进一步发展无接触配送。在新冠疫情时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实行了无人配送和无接触交付验收。目前,无人配送也是城市物流的探索方向之一,通过快递员与机器人之间的配合,可以保障快递安全到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可以填补快递人员的配送缺口。
最后,物流的智能化发展脚步不能停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完善信息处理和服务功能,减少中间环节才能保障特殊时期物流的运输调配顺利进行。
物流生态圈的时代已经来临,要想在新零售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协同有效的物流生态圈需要多方的努力。一方面,内部业务运行需要各参与方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深入协同合作,进行数据资源共享,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对订单进行高效处理,一改传统物流冗余的配送流程,整合社会闲散资源进行高效配送,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需要政企间的协作,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对物流生态圈进行规制,信息技术的支持保障物流生态圈持续稳步发展。除此之外,新冠疫情这个全人类的大考也为物流生态圈敲响了警钟,应急体系的完善建立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