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宾,黄永鹏,庞荣锋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脑梗塞是目前临床上常见于神经外科的一种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疾病,而ICU脑梗塞则以病变范围广、程度重为特征,危险性极高[1]。ICU脑梗塞常由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进展极快,其临床症状多已较为严重,典型表现为大块型神经功能障碍,如严重意识障碍、持久昏迷、偏瘫、感觉障碍等,因此,对ICU脑梗死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刻不容缓[2]。临床指出,减轻ICU脑梗塞全脑水肿是治疗该类患者的首要手段,具体为积极脱水治疗[3]。而有研究指出,伴随着患者脑水肿的变化,颅内压也相应变化,因此,对ICU脑梗塞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从而制定特定时间个体化脱水方案,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增强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4]。以往,临床通常结合影像学表现和经验判断颅内压变化,并制定脱水治疗方案,缺乏客观性,无法把控最佳脱水时机[5]。随着床旁超声的普及,不断有临床提出,颅内压变化可通过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有效体现,避免了经验评估的主观性[6]。然而,目前,该技术应用于脱水方案的制定并不十分广泛。因此,本研究学者利用床旁超声测量ONSD,影像学结合ONSD变化指导ICU脑梗塞患者脱水治疗,探究其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ICU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大中面积脑梗塞的诊断标准[7]:大面积脑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中面积脑梗塞小于一个脑叶、3.1-5CM;(2)均需进行脱水治疗;(3)均不伴有眼部疾患(无法观察ONSD);(4)均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基础器官疾病者;(2)中途退出治疗者;(3)合并严重心理疾病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1~81岁,平均(61.2±19.23)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9岁,平均(61.2±18.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体温控制、神经营养、内环境平衡的维持、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经验制定脱水治疗方案(如脱水治疗的起始时间,药物用法、用量及调整,是否联合用药,疗程的时间等);观察组通过影像学结合ONSD变化制定脱水治疗方案。受检查者平卧,头保持正中位,闭合双眼,双眼用硅胶膜保护,动作轻柔,避免引起病人躁动影响检测,必要时可适当镇静。床边用9 MHz超声探头检查;经眼眶眼球横径(长轴)检查视乳头后3 mm处ONSD范围,每眼检查不少于3次,记录每眼平均值。
(1)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水疗程时间、ICU住院天数、开颅减压例数、死亡例数;(2)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衰、肾衰、低颅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
采用GCS评分标准[8]评价患者昏迷程度,满分为15分,包括睁眼、语言、运动三方面,睁眼最高4分,语言最高5分,运动最高6分,分数越高,昏迷程度越轻。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用χ2检验,P<0.05 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观察组的脱水疗程时间、ICU住院天数、开颅减压例数、死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n(%)]
组别 脱水疗程时间(h) ICU住院天数(天) 开颅减压例数(例) 死亡例数(例)对照组(n=38) 6.23±1.23 9.22±2.02 10(26.32) 6(15.79)观察组(n=40) 4.01±0.98 6.48±1.87 4(10.00) 1(2.50)χ2/t 8.788 6.208 4.967 4.213 P 0.000 0.000 0.026 0.040
观察组的心衰、肾衰、低颅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观察组的睁眼、语言、运动等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睁眼 语言 运动 总分对照组(n=38)1.63±0.23 1.62±0.22 1.71±0.27 5.78±1.04观察组(n=40)3.01±0.68 3.48±0.87 3.40±0.89 9.73±1.87 t 12.126 13.088 11.467 11.603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一直以来,鉴于ICU脑梗塞主要病理表现脑水肿,因此脱水治疗为其首要治疗手段,其疗效提高的关键在于脱水时机的良好把控。现有多量研究表现,颅内压升高是预示病情进展的主要指标,其对脱水治疗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9]。因此,采取有效手段监测患者颅内压并在恰当时机脱水治疗则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以往,限于国内医疗水平并不发达,临床并未实现广泛的颅内压监测,ICU脑梗塞患者脱水治疗的方案主要根据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经验来制定,由于经验判断偏于主观,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脑水肿程度,往往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延误治疗时机、脱水过度或不足,难以实现个体化疗程,获得预期效果[0]。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报道利用床旁超声监测ONSD,用来评估升高的颅内压,均取得良好疗效[11]。床旁超声具有动态、实时、无创的优势,并具有客观性,且大多数基础医院ICU已开展床旁超声技术。
本研究中,经床旁超声测得ONSD,由此判断患者颅内压升高水平,选取最佳时机对患者行脱水治疗,其具体机制有:首先,脱水药物可将抑制自由基反应效果达最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其次,其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血黏度,使得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聚集现象减少;最后,其还能在有效时机内减轻脑血管阻力,恢复脑灌注障碍,减轻脑组织缺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脱水疗程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影像学结合床旁超声测量ONSD能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得益于脱水时机的精准把控,使得脱水效果达最大化,避免了不必要的长脱水时间。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开颅减压例数、死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了影像学结合床旁超声测量ONSD能明显增强治疗安全性,得益于脱水时间的缩短,避免了大剂量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的优势在于研究指标较为全面,具有科学性。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缺乏全面性。
综上所述,影像学结合ONSD变化指导ICU脑梗塞患者脱水治疗有较好效果,安全性较高,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