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珠 谈 静 陆 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无锡 214001
我国糖尿病患者1.164亿人,其中老年(≥60岁)糖尿病占20%以上[1]。由于糖尿病治疗及恢复慢的特点,长期住院治疗不现实,需要在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2019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包括江苏等6省市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2],作为新兴的护理服务模式,其研究处于探索阶段[3]。而老年糖尿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更需要个体化,在护理需求中存在特异性。因此本研究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角出发,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针对老年人群制定“互联网+护理服务”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20年5—11月在无锡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年龄≥60周岁;②符合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③无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言语表达清楚;④患者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有智能手机和微信APP,能够完成调查表。排除标准:①沟通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②近期出现危急重症无法配合完成调查者。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形式等。②糖尿病基本特征及治疗情况:包括病程、合并症、并发症等。
1.2.2 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是万巧琴等[4]进行汉化,重测信度为0.83,Cronbach's α为0.62,包含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共6个维度11个条目,总得分范围是0~77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2.3 互联网+护理服务内容需求调查表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记录饮食上传及反馈指导等13个条目。度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需要”“非常不需要”,依次计为5~1分,总分13~53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需求度越高。预调查50例,回收50例,回收率100%,测得该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924。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核对录入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前经过统一培训,问卷填写过程中有疑问,采用同一性地语言进行解释说明。收回的问卷逐一筛查,对问卷填写时间<5 min、不符合逻辑的问卷予以剔除,以确保问卷质量。问卷共发放110份, 回收问卷104份,回收率为94.5%。
研究对象的年龄61~88岁,平均(71.75±6.93)岁,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医疗支付方式、合并症的数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SDCA)与“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无相关性(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及需求因素分析
“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平均得分(44.01±9.98)分,需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依次为意外情况下的医护人员呼叫(3.73±1.03)分、获取专家信息并预约挂号(3.64±0.87)分、在线查看检查检验结果(3.49±0.83)分。见表2。
表2 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各项目得分情况(±s,分)
表2 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各项目得分情况(±s,分)
项目 得分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3.46±0.90定期进行健康评估 3.34±0.93记录饮食上传及反馈指导 3.21±0.94记录运动上传及反馈指导 3.15±0.93记录用药上传及反馈指导 3.27±0.90居家监测指标上传及反馈指导 3.31±0.92在线问诊,咨询健康问题 3.45±0.86病友网络交流和经验分享 3.11±1.05定期学习健康保健知识 3.37±0.92意外情况下的医护人员呼叫 3.73±1.03获取专家信息并预约挂号 3.64±0.87在线查看检查检验结果 3.49±0.83定时复查等提醒 3.45±0.89
3.1.1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 本次调查得出总需求处于中等水平,这与陈醒等[5]的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可见目前本地区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互联网获取护理服务不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可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范围局限,获取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信息有限[6]。同时子女工作忙,双方互通信息少或彼此之间形式的认知差异影响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不想麻烦子女。此外不能熟练使用互联网产品,也是影响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应采用简单易行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7],保证患者可操作,才有利于护理服务的实施。
3.1.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内容分析 本研究结果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意外状况下的医护人员呼叫、获取专家信息并预约挂号、在线查看检验报告的服务需求、定期复查提醒和在线问诊方面需求更为迫切。主要原因为:①糖尿病需要长期居家管理,如果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进行实践和可操作,就迫切需要医护人员协助;②三级医院长期存在看病难、排队长的问题,新冠疫情使老年患者预约就诊、操作更为不便,迫切需要可以在线查看检验报告、结果咨询等功能;③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8],对互联网技术具有在线咨询和定期提醒的信息及鼓励性质的服务功能可以满足一定的心理、社会支持[9]。
3.2.1 年龄 本研究显示,年龄与“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这与王妮娜等[10]的研究类似,可能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活动和机体功能下降,老年患者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更担心因自身身体状况给子女造成或增加负担[11]。当然本研究的纳入的大于85岁老年人数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调查。
3.2.2 受教育程度 根据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越高,刘珍等[12-13]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受教育程度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这也对医护人员在构建互联网服务平台时要注重模块设置的人性化需求、疾病知识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兼顾不同人群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充分满足不同特点的患者需求。
3.2.3 其他因素 本研究中性别、年龄、医疗付费方式、糖尿病病程和合并症、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无统计学意义,与陈醒等[5]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调查的样本量较少,且调查地点选择在综合性医院的专科病房内,调查的人群较局限有关。调查还显示,病程<1年的需求更大,可能与是初发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了解,担心居家过程中的治疗,迫切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有关。其次,自我管理水平高的患者需求更为明显,有研究[14]表明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行为,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因此,在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化服务策略,使患者获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相关决策的权威信息,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研究不断深入,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护理服务变得便捷,但本调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的需求程度不是非常强烈,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传统的医疗护理思维模式有关。其次本研究创新性地加入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作为自变量教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了糖尿病长期管理的特点,以便未来在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结合老年人群的认知水平和心理以及糖尿病管理的特点,将传统媒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获取和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更便捷,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15],增强自我管理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