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新
摘 要:在理想化国土空间背景下,联合交通运输、国土空间互动关系,制定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掌握交通体系规划思路、组织建议、技术路线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社会经济发展对综合交通发展提出新要求,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以此展示出组合效率,确保综合运输体系的高效性、通畅性与安全性。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围绕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展开讨论,以此维护交通运输效率与质量,实现高效化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长期建设发展中,相应促进了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有效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交通主管部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准实施交通基础发展规划,为交通系统奠定良好基础。遵循交通一体化发展理念,合理划分综合交通系统,包括线网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运输枢纽系统、支持保障体系,重点分析交通运输规划相关问题。
1 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必要性
在国土空间要素中,综合交通运输具备保障性、支撑性、服务性作用。综合交通要素、国土空间要素,可以凸显出综合交通运输跨区域性。上述要素处于固定位置。在行政区域内,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客货运输需求,并且呈现出跨区域特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具备连续性、跨区域性、开放性优势,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与服务也为跨区域式[1]。在城市区域化、城市化背景下,注重编制和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应当深入分析区域统筹协调。
虽然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成就大,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运输水平,应当注重高质量运输需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短板问题比较多,多表现在区域间服务水平、通达能力方面。图1为综合交通体系框架图。
2 跨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总体能力不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
在新时代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多种运输方式面临发展困境,多表现在综合运输能力不足方面:主干线运输紧张,运输任务量大;未形成高速公路网络,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低,无法发挥出综合效益[2];沿海地区交通饱和,扩建压力大;山区交通短板明显,建设成本高;港口缺口大,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存在压船压港情况。由于综合交通系统面临“瓶颈效应”,跨区域交通运输通道数量比较少,交通能力不足,导致综合交通系统存在不良影响。
2.2 综合交通一体化水平低,运输衔接度不足
在长期发展中,管理体制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运输方式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运输方式的协调性与衔接性不足。综合交通体系运输通道不畅通,且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制约比较大,无法发挥出水陆联运优势,也不能展示出对外窗口能力,对交通系统发展影响非常大。综合运输枢纽运行期间,并未发挥出特有作用,导致运输方式、换乘方式转换不畅,相应增加交通物流成本。城市道路网、跨区域公路网衔接性能差,未形成公路网络,且干线存在严重的街道化现象,城区与交通干扰影响大,部分路段超负荷运行,对城市交通影响非常大。城市出入口疏散功能不完善,存在严重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且市中心对外交通、城市交通协调度比较差,不同运输方式衔接度差,对综合交通运行效益影响非常大。
2.3 交通网络结构矛盾多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内,综合交通线网结构不平衡问题严峻,铁路与水路运输不畅通,凸显出交通网络结构矛盾。资源配置不合理,会导致低值货物、大宗货物、初级产品长距离运输时,公路网超限超载问题严重。当前,综合交通网络,并未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综合运输需求结构,导致网络结构性矛盾突出,不仅不满足科学发展要求,还无法实现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大,无法发挥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作用和价值。
3 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对策
3.1 合理划分系统层次
第一,对外交通通道:承担区域对外交通运输功能,不仅可以作为区域与周边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沟通通道,还可以作为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国家综合交通系统主动脉,可以有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客货运输。区域对外交通通道,包括干线内河航道、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等,因此必须注重高效化发展。
第二,区域交通干线网络:积极承担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次城市间、次城市间客货运输功能,涉及到核心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注重对外交通通道衔接,关联港口、公路运输枢纽、铁路枢纽、机场等功能区[3]。区域交通干线网,覆盖跨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可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区域交通干线网络,涉及到快速交通线网、一般交通线网,因此必须注重畅通化发展。
第三,支线交通网络:支线交通网络,可以有效补充上述网络,在跨区域综合交通系统中,具备重要作用,可以延伸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功能,同时可以承担各区域客货运输集散。支线交通网络,可以满足农村地区客货运输需求,应当满足服务化要求,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支线交通网主要为农村公路,因此必须注重通达化发展。
3.2 运输枢纽系统层次划分
第一,区域枢紐港站:在跨区域综合运输中,区域枢纽港站属于中转基地,可以作为对外客运运输节点,承担辐射全区域运输网功能,有效主导运输港站系统、综合运输体[4]。在空间分布上,区域枢纽港站,包含对外交通通道、区域交通干线网交汇部位,联合多种运输方式,可以扩大服务覆盖面。如图2所示。
第二,区域型运输站场:在跨区域运输组织中,区域型运输站场属于重要节点。在跨区域运输系统中,积极承担对外运输、区域运输功能,有效作用于跨区域运输中。在空间布局上,区域型运输站场,多分布在区域交通干线、支线交汇部位,服务范围覆盖某一区域,同时与中心城市相连接。
第三,农村集散型运输站:农村集散型运输站,能够提供基础集散运输组织服务,在空间布局上分布运输网络节点,将其作为跨区域运输重要节点,服务范围覆盖农村地区。
3.3 建立跨区域综合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线网、综合运输港站系统,涉及到以下层次关系:第一层次,注重研究区域内最高层次,扩大辐射范围,加强功能作用。通常情况下,注重研究区域对外交通通道,是否处于上层干线网络组成。第二层次有效补充第一层次,承担区域周边城市的交通运输服务[5]。第三层次,主要是延伸和完善第一、第二层次,为中小城镇提供交通服务、运输服务,建立完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利用区域综合交通线网、区域运输枢纽层次,遵循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做好整体化研究,优化调整总体发展,确保不同交通线网、运输港站合理性,高效完成交通與运输服务,提升交通流高效性、安全性。在不同运输方式下,货物运输可以实现无缝衔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重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预测交通运输需求,做好适应性、承载力评价,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增加跨区域经济产业、客货运输量,确保跨区域交通运输规划方案合理性。为了确保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合理性,必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化对策与方法,从合理划分系统层次、运输枢纽系统层次划分、建立跨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等措施入手,处理好综合交通系统总体能力不足、综合交通一体化水平低,运输衔接不佳、交通网络结构矛盾多等问题,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尔辉,陈海伟,李远安,等.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研究——以广州地铁12号线槎头车辆段为例[J].交通与港航,2021(1):45-52.
[2]汪玚.擎综合运输大旗 行交通强国之路——记交科院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交通现代化创新团队[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0(6):70-71.
[3]杜建文.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与道路工程建设问题思考[J].四川水泥,2020(11):277-278.
[4]马小毅,张海霞.国土空间规划构建期大城市交通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市第三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20(9):100-105.
[5]陈平.绿色交通理念的县、乡、村公路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基于祁连山生态保护为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