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2021-09-15 05:52欧阳军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3.001

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1978年,邓小平在与外宾会谈时也指出,中国不但要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改变中国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在推动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把世界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5]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比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明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于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明确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明确政治建設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关于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明确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论成果,既立足中国实际,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极大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理论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6]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7]“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8]正因为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被削弱,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舆论,以为中国是搞资本主义,或者以为中国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但是经过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他们慢慢懂得了,中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西方又有人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但是中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非但没有“终结”,反而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曾说过:“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但站住了,而且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来看,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11]这一重大意义就在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使中国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力图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并将其当作中国对世界应当承担的责任。1955年,毛泽东就说过,“现在,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我们在整个世界上应该有这个职责”。[12]1956年,毛泽东又说:“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13]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也反復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4]

1984年,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目标。[15]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中央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党的十九大承诺,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16]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成功实现。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7]这意味着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中国让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本身就是对全球减贫事业、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18]

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据统计,2013~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28.1%。2013~2016年,如果没有中国因素,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放缓0.6个百分点,波动强度将提高5.2%。[20]中国通过各种各类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援助包括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技术支持、人员支持、智力支持等,此外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成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据统计,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21]另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这期间,中国还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大洋洲和欧洲等地区122个国家和20个国际和区域性多边组织提供了援助。[22]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承诺,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世界共同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同世界各国政党一道,为世界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23]

在推动中国不断发展的同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长期以来,现代化即意味着西方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绝不是人类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道路,西方的现代化模式绝不是唯一的模式。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道路所具有的独特性及独特优势。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依靠殖民扩张和掠夺而发展的模式有本质区别。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24]中国共产党宣布,“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25]中国现代化道路也是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主张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谓相互尊重,就是要相互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价值理念。所谓公平正义,就是要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所谓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通过协商和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26]显然,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既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实践相异。

中国不但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新道路,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现代化”是高频词,共出现了40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或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述,如统计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等。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现代化的表述要丰富得多。在“十三五”规划中,现代化一词出现了12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农业现代化;其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现代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大。从1964年周恩来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起[27],到“十四五”规划的制定,“现代化”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四个现代化”,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军事等各个领域。

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放,在立足中国的同时积极融入世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对世界的责任,始终坚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28]这是邓小平早已提出的主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29]他强调,全党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0]他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特点决定的。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3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的政党因利益而结合,只代表部分人的利益。其目标主要是参与竞选、赢得选票,组织形式大都比较松散。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2]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也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33]可见,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统一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致力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34]中国共产党之“大”首先表现在党员人数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当时只有50多名党员,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比2019年底净增323.4万名,增幅为3.5%。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86.4万个,比2019年底净增18.2万个,增幅为3.9%。其中基层党委27.3万个,总支部31.4万个,支部427.7万个。[35]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拥有这么多的党员。中国共产党之“大”也表现在其具有强大的组织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36]中国共产党之“大”还指中国共产党有大抱负、大担当,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最后,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目标。革命年代,毛泽东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黨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37]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38]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宣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3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从而为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4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在香山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与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DJ056)

欧阳军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主要著作有《历史与思想:中国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共和大业——聚焦1911》(合著)等。

注释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4]习近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

[5][6][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66、37页。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7页。

[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8、346页。

[11][16][25][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12]《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500页。

[13]《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116,54页。

[17]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

[18]《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习近平 祝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2021年3月10日,第1版。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2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0页。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484页。

[2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2021年1月。

[2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日,第2版。

[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47页。

[26]宋涛主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文集》,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9年,第13~14页。

[2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3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

[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10页。

[30][31][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77、74、67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

[3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新华社,2021年6月30日。

[36]习近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求是》,2020年第15期。

[3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

[38][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69、547页。

[40]宋涛主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文集》,第17页。

责 编/张 晓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